静,再静,继续静

内心温良文化人 2025-04-14 16:14:48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当你具备了掌控自己,能够随时随地静下来的话,就能过好这一生。

毕竟,人这辈子,生活如同流水一般顺流而下,而人生则需要做到逆水行舟。

只有让自己静下来,才能修身养性,认识自己,理解人性。

最终,能够随时随地给自己的心灵一种安静且祥和的驿站。

如此,静而不争,静而不乱,静到释然、致远。

静,不争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底气,就是拥有不争的智慧和底气。

其实,自己和自己争,自己和别人争,都是愚蠢的。

跟自己争,不过是内耗,跟别人争,不过是消耗。

总之,都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和自我损耗。

你要记住,善待自己,并不是浪费生命,不跟人攀比和竞争,也不是失败。

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任何时候,你带有目的性的争,其实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

因为在整个过程里,你会无缘无故产生更多的压力,烦恼,甚至是焦虑和痛苦。

国画大师大曾有一首打油诗写的极好:

不争长短是非远,淡看名利天地宽。

劝君莫装烦恼事,日子越过越心欢。

无论遇到什么事,遭遇什么人,我们都不要去争长论短,争辩是非。

如此,遇事安详和缓对待,自然能远离浮躁,远离烂人。

最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也的确让自己能够过上了更好的人生。

静,释然

人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自然能够学会慢慢看透,看穿。

然后,遇到事情,自己也能够举一反三,三思而后行。

最终,慢慢也就释怀了。

其实,这辈子是很短的,甚至可以说是苦短。

学会谦让,退让,甚至忍让,因为这只是让自己暂时受委屈,吃了亏。

从长期来看,就会明白人情世故当中的那些是非恩怨,得失成败,从来不过如此。

这样看淡得失,自然也能够让自己在这辈子里过得更加洒脱,活得更加豁达。

丰子恺也言:“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这辈子,都是有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的时候,与其焦躁烦躁,不如学会静下来,慢慢释怀。

然后,对于过去的,不再耿耿于怀,对于未来的,不再忧虑忡忡。

而是懂得珍惜当下,让自己过得更加轻松一点,自在一些。

无论如意或是不如意,都能够让自己的内心过得更加平和一点,平静一点。

最终,对于喧嚣的世界,我们依然能够保持静默的智慧,好好善待这一辈子。

尤其当我们早一点释怀了很多事情之后,自然能够收获到更加如愿,如意的人生片段。

静,致远

苏轼说:

“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真正的力量,是安静的力量,是能持续的力量。

力量一旦持久了,便能滋生万千能量,催生一个人走向成熟,得到成长。

实际上,一个人的内心若是足够安静,那么他就能摆脱外界的诱惑,脱离了低级趣味。

当然,也能够远离外界虚名浮利,拥有内在的精神世界宝藏,甚至彻底让自己改头换面。

如此,拥有了持续的力量,致远的智慧,以及真正做到不急不躁,稳中求进,甚至行稳致远,水到渠成。

余生,静以修身,静以养性,静以致远,真正稳居天地间,收获人生福。

0 阅读:0

内心温良文化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