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虾蟹西海鱼,湛江东堤码头上鱼记录

市场博物视频号 2025-02-23 00:13:19

2025年1月上旬,湛江霞山东堤码头上鱼记录。湛江人吃海鲜,会分西海鱼和东海鱼。以雷州半岛为界,北部湾为西海,南海为东海。有个说法是“东海虾蟹西海鱼”,鱼是西海好,虾蟹东海靓。霞山东堤码头的就是东海浅海鱼,一起来看看具体有什么海鱼。其他海鲜品类等下一期再整理。

1、【黑鱲,黄脚鱲】当天数量最多、规格最大的,都是黑鱲(黑棘鲷)。湛江海域黑鱲产量是很大的,船捕数量大于黄脚鱲(黄鳍棘鲷)。黄脚鱲看到的规格都小,大的是不是海钓上来的多些?黑鱲大的比小的好吃,但食味明显不如黄脚鱲,两者各种吃法都可,清蒸、煮汤更常见。

2、【红友鱼】红友鱼,紫红笛鲷,大鱼也多,漂亮又生猛。它也是红鱼的一种,用野生的大鱼晒红鱼干,口味不好过那些养殖的红鳍笛鲷吗!红友沿海多,喜欢进入淡水,比红鳍笛鲷常见得多。

3、【金鼓鱼,金钱鱼】大规格的金鼓鱼(金钱鱼)也很多,非常生猛。它的刺有剧毒,肉微苦甘香肥美,风味独特,不少人特别喜欢。烹调建议:清蒸、煮汤、炒鱼球。

4、【泥鯭、花鯭】泥鯭(褐篮子鱼)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且又大又肥,看来冬天是野生泥鯭的食用季。泥鯭本身是很亲民的海鱼,吃法很多,不赘述。平时广州的养殖泥鯭要40左右一斤,太贵了。

花鯭(点篮子鱼)也很多很大,看起来非常野性。养殖的花鯭二十几一斤,不好吃的,不知道野生的食味如何?做刺身应该是极好的。还有数量这么多,可能和养殖逃逸有关。

5、【沙鯭】沙鯭(中华单角鲀)出乎意料的多,而且规格还大。沙鯭也是剥皮鱼的一种,肉质结实洁白鲜美,清蒸、焖煮、干煎、煮汤都可,做刺身也很好,它的肝很美味。

6、【黄鱼/葵扇黄】看到大批黄鱼,仔细一看,并不是常见的金头黄(斑鰶),全部都是葵扇黄,也就是圆吻海鰶。它的身体较宽,容易长到比较大,肉肥美嫩滑,相对金头黄煎最好吃,它更适合蒸。

7、【沙尖鱼】沙尖鱼(多鳞鱚等)是湛江很重要的海鱼,数量也大。但这一天见到不多,有可能南海海域(东海鱼)的沙尖鱼,不如北部湾(西海鱼)产量大。

8、【小鲨鱼】大吻斜齿鲨,是很常见的小型鲨鱼,最大只能到50cm。它的捕获量一直都大,多买是10元一斤。有几个顾客,专门来码头大批买小鲨鱼,估计是要制作鲨鱼干。它全身是软骨,做鱼干不错的。

9、【石首鱼:三牙、滑仔等】石首鱼类的捕获量不小的,但大规格的少,只有几条三牙(红牙䱛),晒鱼干极好。其他小型的勒氏枝鳔石首鱼和叫姑鱼等,统称滑仔,它们的肉嫩滑,但鱼味淡,适合盐淡腌后干煎,或者油焗,也是很好吃的。

10、【连米,银鲈】连米多见,但总是零星混在杂鱼堆里,没有批量。规格也不算大,就是杂鱼。我注意到是因为,在批发市场里面,看到超大规格的长棘银鲈,很大,不知道卖多少钱,好不好吃?

11、【鲻鱼零星】鲚鱼本应很多,但只见到了三条,正好是三个种。最大条的是乌头(鲻,粗鳞鲚),其他两种待定种。鲚鱼少,可能因为数量最多的小型虫鱼,去了冰鲜区,不从这个码头上。

12、【鳗和鳝】各种鳗鱼和鳝鱼,其实不少的,但都是零星,而且种类很复杂,仓促间分辨不了种类。只有这盆常见的匀斑裸胸鳝,我认得,它的肉很糯,卖得不贵。

13、【坑帘】坑帘,就是线纹鳗鲶,数量还是有一些的,长得像海泥鳅,很多人不喜欢。但其食味还是不错的,新鲜的比庵钉(中华海鲇)好吃。它的背刺有剧毒,但是不用担心,渔民在船上,就提前把这根毒刺剪掉了。

14、【石斑鱼和石九公】石斑鱼只看到一条,是杂交到认不出的逃逸品种,码头的渔民也觉得迷惑。石九公(褐菖鮋)也只看到一条。本以为东海(南海)码头会多一点这类鱼,遗憾。

15【岩礁鱼】霞山这里下午总会有岩礁鱼卖,各种色彩缤纷的杂鱼,看着就赏心悦目,不过据说吃起来总体一般。如果家里有条件开个海水缸,养一些就开心了。

16【杂鱼】另外还有不少杂鱼,数量零星的,不一一细说。值得记录的是我摸到了一条活的大头狗母鱼,狗棍鱼的一种,挺好看的。

以上是湛江的东海(南海)鱼,想找时间,去一下遂溪江洪港,北部湾西海的大渔港,对比东海(南海)、西海(北部湾)渔获的异同,希望近期能成行。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