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fe52e16bb343211f41c77aa7bc135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6d4278a0027996698118be20550dfc.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最近,“血氧饱和度”这个医学名词频频出现在热搜上,许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血氧情况。
医生提醒,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血氧饱和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又该如何监测和改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指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3f59c8539fc6689fdfb2b51ea1038b.jpg)
要弄清楚血氧饱和度,先得从“血液”和“氧气”说起。
人体就像一座工厂,需要源源不断的氧气来维持运转,而运输氧气的“搬运工”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里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物质,它能像“磁铁”一样吸附氧气,再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血氧饱和度(SpO₂) 就是指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血液中“满载氧气”的红细胞占了多少。
如果血氧饱和度太低,意味着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时间一长,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都会受损,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ef5717ab13119630ab5fb568e785eb.jpg)
健康人的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100%之间,如果低于94%就要警惕了,而低于90%就属于严重缺氧,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用手机电量来做比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bf333af08a56f41bd9f7118c2c308c.jpg)
低于90%意味着人体进入“低电量模式”,各个器官开始受到影响。 这时候,身体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比如:
呼吸变急促,但感觉怎么都吸不够氧气
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嘴唇、指甲发紫(这是缺氧严重的表现)
心慌、胸闷,甚至意识模糊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检查血氧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45c31a7479c40037ef79a3bdfa6072.png)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血氧饱和度低的问题,但以下几类人群特别容易中招:
1.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肺部功能下降,血液中的氧气运输能力也会变差。尤其是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人,血氧容易偏低,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比如慢阻肺(COPD)、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病人,本身肺部供氧能力就弱,稍有感染或劳累,就可能出现血氧下降。
3. 新冠或流感等病毒感染者
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可能攻击肺部,导致肺泡无法正常吸收氧气,有些患者即使没有明显呼吸困难,血氧也可能已经下降,这就是“沉默性缺氧”,非常危险!
4. 高原地区居民或旅行者
高原空气稀薄,氧气浓度低,初到高原的人可能会感到头晕、气短,这就是高原反应。如果血氧持续过低,就有可能发展为高原病,威胁生命。
5. 长期卧床或肥胖者
长期不运动或过度肥胖,会影响肺的扩张能力,导致供氧不足,从而降低血氧饱和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e8c99196aeaad6f0e4c537d439460f.png)
想要知道自己的血氧饱和度,其实很简单,不用去医院,在家就能测!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指尖式脉搏血氧仪,价格不贵,操作也很简单:把手指放进血氧仪里,几秒钟就能显示血氧数值和心率。
一些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也带有血氧检测功能,虽然精确度可能稍逊于专业设备,但日常监测已经足够。
如果发现血氧低于94%,要注意休息并观察,如果持续低于90%,建议尽快就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d0d295eb8257a8f5f0874b9604c465.jpg)
如果血氧偏低,别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
1. 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能帮助肺部充分扩张,提高氧气吸收效率。可以每天练习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尽量鼓起肚子,呼气时慢慢收回,这样能让氧气吸入得更充分。
2. 适量运动
适度的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增强肺活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但如果已经有呼吸系统疾病,运动强度要适当,避免过度劳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a0ea334874fda1b44de114583ace0b.png)
3. 保持空气流通
室内空气新鲜,血氧自然更高。特别是在冬天,很多人喜欢紧闭门窗,但空气不流通会导致氧气减少,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
4. 健康饮食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牛肉、菠菜、红枣),能促进血红蛋白生成,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柠檬),有助于铁的吸收。
5. 避免吸烟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肺泡,降低血氧水平。戒烟能提高血氧,还能大大降低肺部疾病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3b758cc46997d4e9e1b34c4ee19c34.jpg)
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供氧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血氧应该保持在95%以上,如果低于90%,就属于严重缺氧,可能会危及生命!
特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新冠或流感感染者等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血氧情况。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健康饮食、保持空气流通等方式来提高血氧水平,降低缺氧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d7d9452f6f3db6508975a22761f5f7.jpg)
血氧饱和度低,不是小事,如果发现血氧持续低于90%,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监测血氧开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2023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手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高原病防治科普手册》,中国登山协会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血氧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