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玛莎·麦克萨利发起一项议案,要求中国偿还美国债券持有人持有的、由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行的“黄金债券”及利息。
一、
这位玛莎参议员,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退役后从政的女战斗机飞行员,曾六次前往中东和阿富汗执行任务,也是美国空军第一位指挥战斗机中队的女性,在美国有不小的知名度。也正因为如此,她提出的这项议案,也在美国吸引了不少眼球。
玛莎在议案里称:“中国多次未履行对美国的义务,抢走了美国家庭的钱和工作。该让这种不讲道理的事结束了。我们要让中国对自己的债务负责,对新冠疫情负责,我们要求中国偿还欠美国家庭的1.6万亿美元。根据国际法,中国有责任偿还这笔债务。如果中国拒绝偿还,美国可以用来抵消中国持有的8500亿美元美国国债。”

令玛莎失望的是,美国参议院给她的议案浇了一盆冷水:“这件诉讼很难提起,因为这件事已经非常古老了,实践起来会很困难。你必须具有法律创造性。”
玛莎并不是第一个把这批债券当作“政治筹码”,炒作中国议题的美国人。早在1979年,美国公民杰克逊等9人便向美国伯明翰市法院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说中国清政府于1911年发行了600万英镑的湖广铁路借款债券。但从1938年起,中国便停止支付这个债券的利息,本金也一直没有偿还。因此,杰克逊代表所有持券人要求中国政府赔偿损失一亿美元,外加利息和诉讼费。
在中国政府没有绝出庭的情况下,伯明翰市地方法院于1982年做出“缺席判决”,“判处”中国政府赔偿原告损失41,313.038美元外加利息和诉讼费,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不支付这笔款项,就扣押它在美国的财产。这个判决,也一度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二、
说起所谓的“湖广铁路债券案”,就得要从十九世纪末说起。
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其经济实力早已超越了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也让美国感到必须大力扩展海外市场。而人口众多的中国,也被美国视为巨大的潜在市场。

然而当时西方列强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并在中国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尤其是中国的沿江沿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更是早已被列强瓜分殆尽。正如美国驻华公使康格说的那样:“除了直隶一省外,事实上,没有其他地方剩下来给美国了。”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美国积极争取清政府的铁路投资权,将美国对华商品输出扩大到资本输出, 以使美国在全中国享有均等的投资机会。
1909年,美国得知清政府准备修筑湖广铁路,并打算向英、法、德三国银行贷款后,美国国务卿指示驻英大使转告英国外交部, 美国对该项贷款很有兴趣, 希望能与英国合作;同时美国总统塔夫脱让美国驻华大使亨廷顿·威尔逊,以“ 非常突出的方式” 通知中国:美国坚持要求“ 加入湖广铁路借款” , 倘若中国拒绝, 美国将视为不友好的举动。
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 美、英、法、德四国最终达成了一项协定, 允许美国参加湖广铁路贷款, 贷款总额为 600 万英镑, 由四国平均分担, 美国获得 600 万英镑借款总额的 1/ 4, 即150 万英镑。修筑铁路的一切材料的订购, 也尽可能在四国间平均分配。1911 年 5 月 20 日,清政府于批准了这一协议。

清政府的借款合同规定,清政府以建筑湖广铁路的名义,向英国汇丰、法国东方汇理、德国德华和美国花旗等银行借款600万金英磅,上述各银行得以清政府名义发行债券销售。该债券票面额分为100英磅和50英磅两种,年利5厘,半年付息一次。
三、
令美国没想到的是,合同签订不久,清政府便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美、英、法、德等国政府压力下,新成立的民国政府表示承认这笔贷款,将负责按照合同偿还本金和利息。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于经济以及各种原因,民国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对债券的偿付。为了解决此事,国民党政府在1937年与美国就债券进行谈判,美方要求中国在1939年内付清债券的利息和本金。但由于当时的蒋介石政权贪污腐化,哪里有钱偿还?因此谈判并未达成一致。
谈判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民国政府停止了对债券利息的支付。按照合同,到了1951年应该偿还的本金,而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表示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因此这种债券也变成了废纸。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到了1979年11月,美国人杰克逊等9人却在美国向新中国提出起诉,要求中国偿还他们的债券本息。

更离奇的是,1979年11月13日,美国地方法院居然向中国政府发出传票,指名要中国外交部长在收到传票后20天内提出答辩,否则将“缺席判决”。
接到传票之后, 外交部果断地把美国法院传票原件退回, 同时向对方指出,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主权豁免,不受任何外国法院的管辖。
然而美国地方法院无视中国照会,于1982年9月1日作出了“缺席判决”。要中国政府偿还原告4,000多万美元,并声称如果中国政府对判决置之不理,将扣押中国在美国的财产。
这份判决,让美国国内一些反华团体如获至宝。他们上窜下跳,甚至扬言:只要是中国的财产,法院就可扣押。
四、
美国地方法院作出此等判决后, 中国外交部也向美国表达了抗议。美国国务卿万斯为此事专门访华, 向中国政府解释说: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法院判决政府无权干涉。
听了万斯的解释,中方领导人明确指出:你们三权分立这我们不管。 但中国政府只能同你们政府打交道。 老实说,昔日美国欠中国人民的债还少吗? 中国人民要是告起你们来, 你们是无法偿还得了的! 当然,我们并不想这样做,但我要再说一遍,你们的一个地方法院不能管到我主权国家头上来,这没有道理,违反国家主权豁免原则。

面对美国国内要求扣押中国资产的叫嚣声,中方经过研判后一致认为:对方扬言扣押财产这是政治压力,是一种恫吓,不大可能成为行动。因为美国阿州地方法院在缺席判决中规定,为抵偿债券而对中国财产的扣押,必须是与该项债务有关的财产。而我们在美国停泊的飞机、轮船及其他财产,都与湖广债券无关,所以不要被人家沸沸扬扬的舆论吓倒。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派人去美国,重申美地方法院无权管辖中国政府的这一严正立场,使我们处于主动地位。另外,外交部要积极与美国政府交涉,美国虽为三权分立的国家,但遇有涉及国家对外关系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可以议政,议政的结果也会对法院产生很大影响。
带着这三项原则,中国几位法律专家飞到了美国,在法庭了进行了抗辩。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派人来到美国的地方法庭进行抗辩,显示中国政府对于保持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诚意。
第二天,美国国务院给中国代表团中送来了一张请柬,说第二天是美国独立纪念日,邀请代表团参加庆祝活动。
在第二天的庆祝活动上,美国助理国务卿专门与中方团长举行了单独会晤。中方告诉美方:中国政府坚持原来立场,美国地方法院对湖广债券案无权管辖,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我们这次来美国参加抗辩,完全是考虑到中美两国的友谊,如果美国不珍惜这份友谊,我们将马上打道回国。”

知道了中国人的底线后,美国国务院向伯明翰市地方法院发出文件:对于发生在1911年的湖广铁路债券案,美国1976年通过《外国主权豁免法》没有回溯力。
“回溯力”是个法律专用词,这句话的意思是:1976年制定的《外国主权豁免法》虽然在国会通过后已成为一项法律,但它无权管辖并依此审理一切在1976年以前出现的经济案件。
在收到美国国务院的文件后,阿拉巴马州东部法院裁定对杰克逊等9人以中国清政府湖广铁路债券为内容的案件无管辖权,宣布此案撤消。至此,一场涉及中美双方时间长达5年的风波宣告结束。
五、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雷颂歌认为,根据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原则,美国无权未经过中国政府的同意便行使管辖权,将中国列为被告,并作出缺席判决。美国公民持有的湖广债券,性质是“恶债债权”,中国政府也没有负担该债的义务。

从法律上说,“恶债”是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违反该国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的债务。从湖广债券发行的过程可以看出,该债权是美国在中国和其他列强瓜分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建设铁路为名,实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违背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具有刚开的“恶债”性质。根据“恶债不继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应对该债负责。
蹊跷的是,在美国法院明确撤销该案的情况下,美国一些人还拿着这个陈年旧事来炒作,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除了通过这些噱头来博取选民眼球,增加自己政治影响力之外,还有炒作涉华议题,污蔑抹黑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等一系列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惕的。
参考资料:
环球网:《美议员拿着旧中国债券张口就要1.6万亿,还声称“中国抢美国人钱”>
《法制日报》:《中美湖广债券案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