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孩子们会过得更轻松、更快乐么?《广州日报》记者面向家长开展了寒假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63.89%的受访家长称,今年寒假比往年更忙碌了。家长花更多时间陪孩子、一起规划寒假生活,使自己变得“更加忙碌”,这体现了寒假生活的积极变化;而一些家长给孩子报多个非学科素质教育培训班,以及给孩子找“私教”进行隐形学科类培训,这种“更加忙碌”则是不理性,甚至违规的,是“双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界面新闻2月2日)
这个寒假也是“双减”效果的试金石,因为这没有了学校的直接监督,只有一些家长的随心操作,这使得“双减”被一些家长单方面地无情拆解,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些家长越来越忙了,报了更多的班,或给孩了找“私教”。但这背后则是寒假的孩子们越来越不轻松了,由此“双减”的效果会因一些家长的随心操作而大打折扣。而寒假的时间就这么多,报班找“私教”了,就等于变相剥削了孩子们玩的时间。
但这并不是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存在,因此这就需要社会的警惕,注意到这种情况的不正常,否则,就会变得见怪不怪,这会使“双减”的大部分效果付诸东流,这是社会不愿意看到的倒退。而一些家长明知要保持“双减”的效果就需要家长的努力配合,但为数不少的家长为何还要给孩子报班或找“私教”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想法的裂变。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认为,不可能所有的家长都遵守“双减”的规定,而一旦有家长给孩子报了班或找了“私教”,那就等于在起跑线上先于了其他孩子一步,而其他的孩子也就等于“落伍”了,但哪位家长都不会甘心孩子的“落伍”,因而就要奋起直追,你报一个班,我就要报两个班,你找两个“私教”我就要找三个“私教”,相互攀比,犹如一轮又一轮的军备竞赛。
因此,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一些孩子的假期反而变得沉重起来,但这是谁的责任?这当然是家长的责任,是家长怕别人家的孩子超前了,所以就让自家的孩子更加超前;怕自己的孩子“落伍”了,所以就要让自己的孩子先走一步。“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双减”面前普遍形成了家长们的一种不安的心理状态,家长这种不安的失衡状态,在猜测中迫使自己朝着“双减”相反的方向努力,这倒使得“双减”变得更加沉重了起来,社会也由此感到了压力。
家长们的这种失衡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孩子轻松起来,另一方面却又怕自己的孩子因轻松而被落下一步,左右不是,内外不安,在不断地猜测中焦虑地度日如年。可以说,对于目前的“双减”局面来说,是家长们占据了局面的主导地位,现在和未来“双减”的效果如何,球已经在家长方面,这要看广大家们如何使用发球权了。
在这 “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为数不少的家长给孩子报了班或找了“私教”,这让一些孩子们没有过上轻松的假期,这反映的是面对“双减”这道大题家长们的焦虑之心。因此,在“双减”这道大题面前,家长们的思想也要面临做减法的问题,减掉焦虑之心。家长们要减掉对其他孩子家里无端猜测的心理,不要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先走了一步,从根本上消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猜测。面对“双减”这道大题,家长们首先要轻松起来平衡起来,只有家长们轻松了,孩子们才能真正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