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剖解:宇宙星体不是球体而是多面体的可能性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2024-01-18 10:26:10

本文原创作者:水木长龙

科学的发展进步需要有“怀疑”的精神,探索宇宙的真貌更是离不开“质疑”的心态。如果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那些知识,认定宇宙就是天文课本上所描述的那样,那么,你将永远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

当向宇宙深处探索的更加深入时,当对宇宙各种现象不断了解的更多时,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从脑海里涌出一种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感觉:我们的宇宙不是真实存在的,至少不是自然演化而成的。

这样的感觉,爱因斯坦曾经感受到过,牛顿曾经怀疑到过,尼古拉.特斯拉这位据说来自地球之外的传奇科学怪才,更是从一开始便对其深信不疑。

我们且不说宇宙如同组装起来的一台巨型机器,宇宙的天体万物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并井然有序地在各自岗位上周而复始地运作着,但从宇宙的总体能量来说,便无法严谨地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或 “质能守恒定律”。

是谁在为整个宇宙的运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量,从而保证天体可以一直运转下去?

我们所观测到的星体,大多都是以近似球体形状而存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真的是真实的现象吗?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如果让一个从未见过风扇的人,去观察正在高速旋转的风扇,然后问他旋转风扇的形状。他一定会回答说风扇(此处指扇叶)是半透明圆形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风扇之所以看起来像透明的圆形,是因为三片扇叶在高速旋转,从而给视觉造成了一种错觉效应。

同样的道理,是否有可能,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星体之所以近似于球体,很可能也是由于高速旋转而给我们的视觉造成的一种错觉效应?

假如,一个立方体,以长、宽、高来建x、y、z坐标系,坐标系原点为立方体的中心点。当以任一坐标轴旋转时,都能得到一个圆柱体。如果圆柱体的底面正好对着我们的视觉方向,我们看到的当然是个圆了。

将立方体换为任一星球,该星球高速旋转,且旋转轴与我们的视觉方向相同,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球形呢?

顺便再进一步更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立方体不是沿一个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而是沿三个甚至多个方向的旋转轴高速旋转,这时你会看到什么样的形状?答案:毋庸置疑,是完美的球体。

再将立方体换为地球,我们来证明地球表面有没有可能是平的。

假如地球不是球形的,而是立方体的,那么地球应该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的。

(1)曾经有人用海面上的船只远去时,船身会先消失于远处地平线,然后才是船帆消失,而当船只驶来时,船帆先被看到,船身后被看到,借此现象来证明地球是圆的。

假如地球是立方体,立方体以对角线倾斜45度浮于半空中,那么,我们是否会得到,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而举例的船只远去驶来所看到的同样现象呢?

(2)以仰望星空所观看到的现象,与船只远去归来所看到的现象,原理等同,同样适用于倾斜的立方体地球,我们不再重复举例。

(3)以月食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应用立方体地球。前面我们分析了,立方体在空中的高速旋转,各个方向的旋转,会使视觉错以为是圆球体,实则非然。所以,月食法证明地球和太阳都是立方体同样适用。

(4)弥补球体无法弥补的现象。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引力强弱并不等同,如果是球体或近似球体,引力基本上应该处处一样才对。但地球上的某些区域,引力非常弱,比如,著名的圣克鲁兹,Hoover水坝,印度反向瀑布,阿拉加茨山等,这些地方由于引力非常弱,导致有的地方水会向上逆流,有的地方汽车在爬坡时不用发动引擎,有的地方人几乎能漂起来。如果地球是球体的,为什么引力会如此不均匀?

现在我们用立方体地球原理来解释这些引力不均的现象,看能不能解释得通。什么地方的引力会比较弱呢?根据万有引力公式,不难得出,靠近立方体八个顶点的地方,引力会弱于其它地方。平均引力:F=Gm1*m2/R^2,而立方体顶点处的引力为:F=Gm1*m2/3R^2(R=a/2,a为立方体边长),仅为平均引力的三分之一。

如果宇宙星体不是以球体形状而存在,而是以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的形状存在,只是以不同方向的高速旋转而造成的错觉效应,那么,我们对宇宙的表面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又如何深入探索其内在本质呢?

如果宇宙星体都是正多面体的结构,那么是否意味着,宇宙有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呢?宇宙规则,万物自然规律,是否有可能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我们的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吗?你觉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2019/05/03)

0 阅读:4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简介:水木带你探索科学宇宙,揭开你不知道的科学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