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对谁都好,亲戚朋友有什么事情,非常热心去帮忙,但是唯独对自己的另一半、家人没有耐心,不是今天将脾气发泄到家人身上,就是明天板着脸不说话。
可以说,他们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外人,而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家人,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总是让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苦不堪言。
为什么有些人对外人和朋友很宽容,对爱人却很苛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对家人会难以收敛自己的脾气?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会习惯性把家当作自己的「心理安全区」,认为家人是最亲近的人,在家自己不会受到欺负,最亲近的人也应该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又因为从小到大的陪伴与爱护,让我们很难在家人面前有效地伪装,所以很多以自我中心的人会变得更加肆意妄为,脾气动不动就上来。
他们潜意识中会觉得,家人和伴侣会给予自己最大程度的包容,在他们面前,既不用担心发脾气承担后果,更不用害怕失去对方,无论自己怎么发脾气,只要事后道个歉,都会被原谅。这让很多人几乎养成了随意爆发情绪的习惯。
其次,在外人面前我们需要扮演一个社会需要的角色。在他们的认知里,外人不会对自己无限包容,不小心说错话,都可能得罪别人,为了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好处,就要营造良好形象。
比如:对着领导发脾气,可能会丢掉工作;对着朋友发脾气,可能会失去朋友甚至受到排挤;对着陌生人发脾气,可能会损坏自己的形象。
当一个人清楚发脾气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如何才能提升两性关系中的亲密度?
都说亲密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但很多人往镜子里看的时候,看到的不是理解,而是不满和指责。
我们常常忘记,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维系,没有人有义务成为我们宣泄情绪的出口。
把伴侣和家人当成"情绪垃圾桶",实际上是在以"爱"为名索取对方的情绪价值,要求对方为自己负责。
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过多地要求自己的伴侣,把对方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部分当做理所应当,同时又不断放大对方所做的还有不足的地方,甚至还会以此来否定对方曾经所有的投入和付出。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总是等着对方做些什么来改变这段关系,却忘记了,爱是一种需要通过一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来培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