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话版《道德经》——《德经》二十章:孔子言传,道家更推崇身教

万丈豪气文化 2024-12-09 02:06:43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马王堆版)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传统版)

《德经》第十九章最后的“为天下贵”的人是君主,所以这一章开始就大谈治国之道了 :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得“道”的君主,以正道治国(“之”是“治”之误),以奇道用兵(奇和正相对,即以“非正之道”来用兵,出奇兵的意思,往往能获胜),以不刻意作为而得天下。我为何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呢?因为天下各国君主或统治阶级互相勾心斗角(天下多忌讳),而人民越来越贫穷。人民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多,国家就会滋生混乱(人民要造反)。人民知识越多,奇巧之物就会越来越多(所以会引起“贪欲”),导致法律越来越彰显,盗贼也就越多。所以有圣人说:我什么也不做民众就能自我进化;我喜欢清静(无为),民众就会自我修正(慢慢沉淀,河水归于寂静,水就清了);我不刻意作为,民众自然就会拥有财富;我追求“无欲”,民众自然也就追求简朴了。

比起孔子的“言传”,道家更推崇“身教”,用自身的行为来教化民众,就是榜样的力量。放到今天来讲,也就是树立“偶像”, 只可惜现在的偶像往往只是一种“人设”,崩得很快。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

3 阅读:22

万丈豪气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