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四师送军粮

皖北一隐士 2025-03-12 16:38:44

俺庄有一位抗日老干部,名叫韩成溪。按辈份,我要喊他爷爷。他与我父亲关系很好,常去我家聊天。老人在晚年,曾回忆给新四军四师送军粮的经历。为了叙述方便,文中都用第一人称“我”叙事。

1944年8月,彭雪枫师长率新四军四师主力西进,决心收复丢失了三年的豫皖苏(津浦)路西根据地。大军所向,攻无不克,兵锋所指,战无不胜。一路上,攻圩寨,拔据点。伪、顽、匪纷纷溃逃。

数万大军,人要吃粮,马要草料。新解放的地区,受日伪顽匪盘剥,人民度日艰难,没有多余的粮食支援新四军。上级党委决定,从(津浦)路东调运粮食,支援路西据地。

那时,我(韩成溪)任萧铜县股北区支河乡副乡长兼财粮员。1944年秋,小秫秫(高粱)下来了。我把支河乡的城孜集、王海孜、赵闸、张楼、破楼框孜、田湖、小马庄、郭园、陈塘孜等十几个村庄的村民组织起来,用几十辆大车(太平车),装上粮食,从路东根据地运往路西。

当时,动员老百姓运军粮是给报酬的。一人一天给高粱3斤,一头牛8斤,一辆车10斤;牛伤了给治疗,意外死亡,照价赔偿;大车损坏了,政府出钱修理,车全毁,赔新车。所以,群众支前热情也高。

听说要往路西运粮,有群众关心地问我,日本鬼子整天要抓你们这些“老猫猴子”(共产党员),你们怎么自己还送上门呀?我笑着安慰他们说,现在不比从前,小鬼子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咱们有部队护送,鬼子不敢拦咱们!

上级派来了股北区队支援,区队有30多人,带来2挺捷克式轻机枪,20多支步枪,5把盒子枪,还有几十颗木把手榴弹。我们乡队有近20人,1挺捷克式轻机枪,2支盒子枪,10多支捷克式步枪,几支马大盖子(骑枪)。

日制三八式骑枪

临出发前,萧铜县领导用烟盒纸给我写一了一张“介绍信”,说明了铁路边的接头人和暗号。我们在一个月夜出发了。我骑着马,挎一支三号盒子,前后照看运粮队伍。乡队走在前面,区队殿后。

三号盒子枪

我按照约定找到接头人,递过介绍信,他让我原地不要动,自己去岗楼找鬼子说去。大约一小时的光景,接头人回来了。他说,鬼子让过铁路,不过乡长你要留在后边,防止火车撞上大车。大车过完,你再走。

鬼子为什么明知道新四军运军粮,还让过路,不阻拦呢?那时,鬼子已是日薄西山,各处都显出败相了。咱们这里津浦铁路上,鬼子据点不少,可是人不多。大据点十个、八个人,小据点只有三、五人。只要不破坏铁路,鬼子不出据点,更不敢下来作恶。

鬼子知道新四军数万大军已过路西,如果惹恼了新四军,回过头来打据点,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吗!所以,只要铁路没事,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预防鬼子袭击,区队把2挺轻机枪,乡队的1挺轻机枪布置在通道边,封锁鬼子的炮楼出口。其他队员也子弹上膛,准备战斗。

捷克式轻机枪

说也奇怪,那天晚上,月明星稀,鬼子的岗楼离铁路也就十几米远。我站在铁路东边,督促大车过路。看见鬼子在岗楼下巡逻,鬼子也能看见我。但鬼子没有一点动静,既没有叫,也没开枪。

运粮的群众,刚靠近铁路边,开始很紧张,怕鬼子开枪阻拦。可是,看到区、乡队的战士们严阵以待,又看到小鬼子装聋作哑,很快就不害怕了。只听见大车木轮轧在砂石路上的吱吜声,哞哞的牛叫声,就这样,几十辆大车,浩浩荡荡,拉着十几万斤粮食,顺利运到了路西大赵楼村。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