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来自东北的沈万银今年36岁,是一名健身教练。因为职业需求,他不得不每天进行肌肉训练,同时摄入高蛋白食物,因此沈万银平日里吃肉只吃牛肉,有时候为了方便,还会购买大量罐头牛肉,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不知不觉地损伤他的身体健康。

这是因为牛肉属于红肉一类,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红肉,会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2%,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与红肉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血红素铁相关,而且加工红肉中的盐、防腐剂也都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2022年6月5日,沈万银正在教学员练背,才说了几句话,口干舌燥感再次来袭,口腔中的唾液瞬间蒸发殆尽,只剩下干燥的舌头与口腔内壁紧紧地贴在一起,喉咙也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声音变得艰涩且嘶哑,沈万银连忙拿起地上的矿泉水喝了起来,而这已是他喝掉的第5瓶。
多饮必然会引起多尿,这边沈万银刚刚缓解口干,那边又感到急切地尿意,膀胱如同蓄满水的气球,撑得肚子胀胀地,而且尿意不受大脑控制,根本无法憋一秒钟,沈万银连忙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厕所。回来时,学员都不免调侃:“教练,少喝点水吧,你这跑厕所都跑不赢。”沈万银笑了笑,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天气太热所致。

接下来的日子,多饮、多尿的情况一直如影随形,即使有时候气温并不高,沈万银每天的饮水量也至少3000ml,尿量常常超过2500ml,就在他疑惑不解时,某天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体重骤然下降,短短半个月时间竟掉了十公斤的称。
6月20日这天,沈万银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总感觉瘦了不少,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原本穿着紧绷绷地衣服如今有些松松垮垮,沈万银不信邪地摸了摸自己的胸部,曾经饱满富有弹性的肌肉变得软塌塌地,腿部的肌肉也不再紧实,充满力量的线条已消失不见,沈万银站在体重秤上,看着眼前陌生的数字,终于察觉到不对劲,立马前往医院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在听闻沈万银近期体重严重下降且具有多饮、多尿的症状,立即给他测了一个随机血糖显示15.8mmol/L,于是又让他次日空腹来医院抽血,抽血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最后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10.9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其余未发现明显异常。结合症状及辅助检查,沈万银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B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一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糖尿病出现多饮的原因是由于血液含糖量高,血液处于高渗压状态,于是就会“吸收”组织细胞内的水分以达到组织间液和血液的渗透平衡,从而使得组织细胞缺水。
出现多食则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能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组织细胞,从而引起机体能量不足;出现多尿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从肾小球滤过滤后不能被肾小管从吸收,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出现体重下降是因为机体总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因此需要依靠体内储存的脂肪。
医生给沈万银拿了降糖药,并再三叮嘱他糖尿病主要是在生活上进行管控,因此除了每天按医嘱服药外,还需要低升糖指数(GI)、营养均衡饮食,少吃精细的米面,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沈万银连连点头,他深知糖尿病的危害性,回家后立即开启了降糖之旅,每天吃早饭时都不忘记服药,饮食也是既营养又低GI,烟酒一点不沾,就连作息也变得十分规律。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万银的付出换来了回报,他身体的异常慢慢消失不见了,每日测得的空腹及餐后血糖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去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小于6.0%,这代表着他近两三个月的血糖都控制较好,这让沈万银很是高兴,并坚信只要继续坚持,糖尿病并发症绝不会找上自己,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2023年11月5日,沈万银这天的健身课排得满满当当,一会儿站着指导学员训练,一会儿又亲自演示,一天下来累得腿肚发胀,感觉像有团棉花塞在里面似的,走起路来也异常沉重,而且这天沈万银喝得水也不少,但解小便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每次小便量也少得可怜,不足20ml,沈万银没有太在意,认为水分是通过汗液蒸发掉了。
晚上正在熟睡中的沈万银突然被憋醒,他感觉自己的胸口压了一块巨石,又闷又胀,连带着空气难以吸入体内,沈万银连忙坐起来倚靠在床头柜上,这样的姿势才让他感觉稍微舒服一点,但还是难受至极,沈万银只好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拨打了急救电话。

沈万银被送往医院后,立即被安排做了各项检查。结果显示:肾功:血肌酐为628umol/L,血尿素氮12.6m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0ml/min;尿常规:尿蛋白(+++);电解质:钾离子5.76mmol/L,血磷4.85mmol/L、血钙1.10mmol/L;肾脏B超显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结石;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40%。结合症状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肾衰竭尿毒症期。
听到这个结果沈万银直接崩溃,他红着眼睛质问道:“医生,这绝对不可能!我虽然患有糖尿病,但是这才一年时间,而且这一年来我健康饮食、作息,准时服药,监测血糖也都在正常值,既往也没有肾脏疾病,怎么可能好端端地肾衰竭呢?我不相信!”
医生听后也觉得奇怪,虽然糖尿病后期是可能会引起肾脏病变,但是一般需要十至二十年时间,况且沈万银生活方式也相对健康,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衰竭呢?带着疑惑,医生再次详细地询问关于沈万银的生活点滴,经过一番交流,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医生摇了摇头叹息道:“一切都是有迹可循,肾衰竭并不是无缘无故找上你,虽然你清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还会运动锻炼,看似各方面都滴水不漏,但你在生活中却忽略了这两件事情,这才给了它可乘之机啊,临床上有很多跟你一样的糖尿病患者,同样是在这个地方栽了跟头,从而出现肾衰竭!”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和水等物质都是通过该器官排泄到体外,而肾衰竭则是指因为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症状。肾衰竭在早期可无任何表现,但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水肿等症状。
引起肾衰竭的行为有很多,比如说高盐饮食,盐巴主要通过肾脏代谢,长期食用可能会促进TGF- B1的生成增加,这是一种促纤维化的关键因子,另外高盐还会引起肾脏的氧化应激,使得肾脏结构重构,损伤肾脏。比如不爱喝水,很多人都有会有这样一个习惯,但是不喝水不能帮助肾脏排出身体废物,尿液会变得浓缩,增加尿路结石形成的风险,从而损伤肾脏。

再比如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疼痛就喜欢吃止痛药,遇到感冒就喜欢吃抗生素,殊不知很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肾脏代谢,乱吃药或过量服药都会给肾脏增加负担,甚至损伤肾脏。而沈万银其实生活方面确实做得很好,但是却犯了这个错误。
这个错误就是食用过多高草酸食物。沈万银患病后米饭等碳水食用减少,但是蔬菜会增加摄入,而他平时又喜欢吃菠菜、空心菜等绿色蔬菜,而这一类食物属于高草酸食物,促进肾结石的形成,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黏蛋白、枸橼酸等物质能够抑制结晶的形成呵呵生长,但是当你尿液草酸含量过高时,尿液处于饱和状态,使得草酸钙晶体析出并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结石,损伤肾脏。因此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要食用菠菜、苋菜、空心菜等高草酸食物前,一定要先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
资料来源:
1.钱足平,陈勇,冉燕,等. 糖尿病肾病模型:动物模型、二维细胞模拟及三维类器官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29(17):3632-3640.
2.董政委,杨康,李遇伯,等. 脂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5,27(2):321-328.
3.田文倩,陆静谊,陈丹阳,等.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尿丝氨酸蛋白酶Corin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5,41(2):120-128.
(《22年,东北一男子患糖尿病,一年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这是怎么回事?》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