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民长达15年的起义斗争是捷克民族历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一页,它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使捷克取得政治独立,对捷克民族文化的发展,乃至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都有着重大影响。起义军车载兵的创立,战车工事的应用以及在野战中大量使用轻炮兵,都标志着欧洲军事学术的新发展。此外,这场战争在战术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背景15世纪初,以胡斯为首的宗教改革家批判天主教会,主张实行宗教改革。1412年,罗马教皇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受到胡斯等人的尖锐抨击。布拉格群众举行抗议示威,遭到镇压。1415年7月6日,康士坦斯宗教会议处死胡斯。这是波西米亚地区第三位被处死的宗教领袖。
扬·胡斯在康士坦斯宗教会
胡斯被处死后,民众为了纪念他,走上了塔布尔山,上山运动开始,此地也成为日后胡斯派的核心。波西米亚(捷克)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此时驾崩。捷克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而另一边,塔布尔山的民众在传奇军事将领杨杰士卡的率领下,于比尔森以400农民战胜2000重装骑兵,首战告捷。捷克农民战争拉开序幕,杰士卡率领的军队被称为胡斯派军队。
杰士卡时代1420年1月至3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在伏罗茨拉夫召开了神圣罗马帝国会议,会议上宣读了教皇马丁五世发动十字军讨伐胡斯派的诏书。西吉斯孟皇帝立即组成了以德国封建主为核心的十字军。
1420年4月,皇帝率领10万大军入侵捷克,在七月围攻捷克首都布拉格,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7月14日,皇帝的军队对布拉格发动总攻,但防守维特科夫山的部队有力地阻挡了十字军。该山位于布拉格城东,早已周密地构筑了防御工事。在皇帝军队到来的时候,守卫维特科夫山的军民依托工事,击退了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杰士卡在危急关头出现在前线,敌人发动多次进攻,却没有半点起色。在胡斯军反击下,敌人大败而逃,胡斯军取得了第1次反十字军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火炮以及火器的应用规模前所未有。
扬·杰士卡
以后世的眼光看,扬·杰士卡的战术存在一些缺陷——他没能组织火力线,也没有使用纵队战术,但对于帝国军队来说,胡斯军无疑是前所未见的对手。
1422年1月,在库特纳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罗德附近,第2次十字军远征部队又被杀得大败;1422年11月,胡斯军2.5万人在乌斯提附近,击败了第3次十字军远征部队主力——7万余骑兵;接着,1431年在多马什里茨附近,胡斯军又击退了第5次十字军远征军。胡斯战争的影响波及德国,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强大震撼。
1424年,在征讨摩拉维亚的过程中,已经失明的将领杰士卡身患鼠疫病逝,享年64岁。塔布尔派的士兵悲痛欲绝,称自己为孤儿(sirotci)。
马克思对杰士卡高度盛赞,称他:"在战场上,他永远是胜利者。"
杰士卡去世后,由大普洛科普继续指挥胡斯军。
此时的胡斯军队拥有一支波布尔派(杰士卡嫡系)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首创以车载兵和战车工事对付敌重装骑兵的战术。作战时,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情况需要时,战车相互联结。形成战车工事,保护士兵不受重装骑兵的袭击;他们在野战中大胆机动,勇猛进攻,并大量使用轻炮兵;集中使用兵力,重视各种协同动作。
胡斯派车堡
暗藏杀机的胜利在沉寂了3年之后,西吉斯孟不甘心失败,又分别于1426年和1431年发动了第4次和第5次十字军东征。
在反击第4次东征的过程中,1426年6月份,6万名十字军在乌斯齐和1万多名胡斯军队相遇。十字军诸侯觉得自己优势很大,遂中了胡斯派诱敌深入的计谋。经过火炮和火枪的集中进攻,十字军重骑兵精锐首先被击溃,十字军士气大跌,最终功亏一篑。
1.5万名十字军在战场上折戟沉沙,胡斯派缴获了可以装满六十六个仓库的战利品,此后大小普罗可普兄弟乘胜追击,又取得了歼敌1.2万的辉煌战果,第四次十字军联军就此被瓦解。
8月底,大普洛科普第1次率军围攻境外奥地利的茨威特尔城,歼敌数千名,这表明了胡斯军已经转守为攻,把战争推向敌人的统治区。
在大普洛科普率领下,胡斯军于1427、1428年先后进军匈牙利和西里西亚,并远征德国的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等地,攻抵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这一反攻战略,不仅彻底打退了第4、5次远征,而且大大增强了胡斯运动的影响。
罗马教廷和皇帝看到无法武力消灭起义,准备采取内部逐个击破的策略。
致命的背叛胡斯党人分裂为圣杯派和波布尔派,也称作温和派和激进派。圣杯派厌倦了战争,恐惧于波布尔派平等主义主张,准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谈判退出。波布尔派成了圣杯派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昔日的盟友最终拔刀相向。
1432年1-2月,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天主教与圣杯派秘密谈判,圣杯派准备背叛波布尔派。
1432年5月,在天主教会和皇帝的支持下,圣杯派在利帕尼与波布尔派进行了会战。圣杯派出动了步兵2.5万,骑兵数千人,战车600辆,而波布尔派只以步兵1万,骑兵800和战车360辆迎敌。圣杯派以优势兵力佯作强攻,继而退却,大普洛科普判断失误,把敌人假动作当作溃逃,向敌人猛烈地扑去,自己的战车工事防御解体了。
这时,敌军骑兵突然攻击波布尔军的侧翼,并袭击了几乎毫无防御的营地,波布尔骑兵将领恰克率领骑兵临阵脱逃,导致全军溃败;大普洛科普等阵亡。利帕尼之战象征着着胡斯战争基本结束。
利帕尼之战
波布尔的残部一直坚持到了1437年,在西翁之战中才被彻底歼灭;波布尔城则维护了相对的独立,直到1452年才陷落。
而圣杯派出卖波布尔的条件就是:自由传教、演讲胡斯派基督教的福音;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妓女乞丐,只要信主,都可以在圣餐中领杯饮酒;取缔神职人员的财产和世俗权力,恢复使徒式的清贫生活(清教徒特征);对不可饶恕的重罪必须公开处罚。
然而,最后得以实现的只有大家都可以在弥撒上喝葡萄酒……
(素材源于:https://www.allhistory.com/article/5eb65f6dd47fa20001792e62;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