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北邮15位研究生,针对导师郑凤师德师风问题,抛出洋洋洒洒、分门别类的23页举报文件,一时舆论哗然。随即,学校以雷霆之势对郑凤做出处理决定,成功避免了丑闻进一步发酵。郑凤事件,作为极端个案已然落幕,但其折射出的诸多阴暗话题,却依旧有待讨论,比如,寒门是否还能再出贵子?
在学生们举报郑凤的文件中,罗列的几大罪状有一条,是要负责为其女儿做事,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郑凤老师指使一众研究生做枪手,为其初中在读的女儿参加创新比赛,提供包括调研方向、制作材料、撰写报告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几位北邮研究生通力合作的参赛结果,竟然以落败告终。这件事,确实带有几分黑色喜剧的效果。
有的人生在罗马。一方面,举报郑凤的15名学子,都经历十数年读书深造,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而后进入全国知名高校读研深造,本是万千学子中的佼佼者,结果不逢明师,沦落至当牛做马。而另一方面,郑凤的女儿虽尚且初中在读,父母却早已煞费苦心地为之铺路。即便举报文件的创新大赛以落败收场,但郑凤女儿以初中生身份有此经历,已全然可以碾压90%的同龄人了。
如果给郑凤事件一些假如。不难猜想,如若郑凤事件没有东窗事发,郑凤所带的研究生们,大概真的要永无出头之日了,而且一批接一批接受荼毒。而郑凤女儿碾压90%同龄人的人生履历,大概率是要在顺风顺水中不断拓展丰富,直到将来有一天,面对公众时坦然表示,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都等于零。当然,还有一种假如,如果郑凤对学生们的压制能收敛点,或者对学生们的好处能多给点,是不是郑凤事件就真的永不见天日了呢?或者换句话说,一个郑凤倒下了,是不是还存在着更多的升级版郑凤,在以更为隐性的方式压榨学生,服务着自己一家?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好奇的是,到底什么神仙人物,或者什么神仙人物的子女,才能打败郑凤的女儿,以及郑凤指使的研究生团队,这就很值得玩味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天下父母所处的社会位置都固有不同,有的父母确实能够为子女的人生铺路,但更多父母则是终其一生自己也没活明白,更何谈为子女作长远之计。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风云激荡的几十年,社会上,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批掌握相当行业资源之人。而中国人骨子里历来刻着封妻荫子的思维定式,毕竟“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这就导致了近几年,十数年寒窗苦读不敌“身份”世袭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时刺痛社会神经,背后虽确有客观因素,但也是个不得不防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其肆意发展,寒门将越来越难再出贵子,而社会阶层也将会朝着日益固化的方向不断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