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进入乱世,61岁已称霸一方

梨评历史 2024-09-27 16:27:21

对于后唐来说,孟知祥的身份有些尴尬。

一方面,他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当朝皇帝李存勖,是他的堂舅子,也算后唐的皇族之一,有着这样的身份,一辈子高官厚禄,铁定是跑不了。

但另一方面,这个身份严重阻碍了他的仕途,毕竟和李存勖这种千丝万缕、若即若离的关系,注定掌握不了实权。

因而在后唐建立之前,孟知祥最高的官职不过是马步军都虞候,位列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之下,属于第三号人物,权力有限。

而在这个位置上,孟知祥一干就是十五年,一直干到五十岁年纪,至于三十五岁之前,他的官职是左教练使,负责训练士卒,类似于禁军教头一样,也是没啥实权的官职。

在军权为主的唐末五代,孟知祥前期,的确碌碌无为

古代五十岁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了,什么叫知天命?意思就是这辈子什么情况,自己已经一清二楚了,对于孟知祥来说,没有意外,这辈子大概就是这样了。

没想到李存勖居然奇袭汴梁成功,灭了后梁。

而李存勖定都的是洛阳,自然得离开龙兴之地太原,迁都前,看到孟知祥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的份上,李存勖任命他为太原尹,让他好好照看太原。

至此,孟知祥才算有了一些实权,但远远不如主政各地的节度使。

好在孟知祥也拎得清,开开心心上任去了,只是他也没想到,前半生碌碌无为的他,在知天命后,居然扶摇直上了。

在太原尹任上没三年,他又要升迁了,这一次,他要当节度使了。

原来前一年,李存勖任心腹大将郭崇韬为招讨使,命他和魏王李继岌一同征讨前蜀。

当初坐冷板凳的时候,孟知祥就刻意结交众人,在后唐里留有很深的人脉,恰好,郭崇韬就是结交的对象。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郭崇韬出征前,向李存勖推荐,让孟知祥作为平蜀后镇守西川的最佳人选,算是为孟知祥日后入蜀埋下了伏笔。

郭崇韬出兵很顺利,仅仅六十多天,就灭了前蜀。

覆灭前蜀

前蜀既然平定,孟知祥就该走马上任了,临行前,李存勖特地将孟知祥喊进宫,明面上表示“吾闻蜀土之富,无异于此,以卿亲贤,故以相付”,但实际上,李存勖却暗中交代:一到蜀地,就地诛杀郭崇韬。

孟知祥大吃一惊,在他眼里,郭崇韬忠心耿耿,更何况已经灭了前蜀,立下如此大功,怎么能说杀就杀呢?

但李存勖却坚持让他动手,孟知祥无奈,只能表示,自己入成都后,会暗中观察,一旦郭崇韬有异心,就地诛杀,如果没有,就剥夺其兵权,将其遣返回来。

说实话,此时的李存勖也不知道蜀地究竟是什么情况,自己只是听说而已,就同意了孟知祥的建议。

那么蜀地现在究竟如何?为何李存勖要杀郭崇韬呢?

实际上目前蜀地还算平稳,只是灭蜀后盗贼四起,郭崇韬不得不派人平叛,这才没有立即班师回朝。

其实他只要写封信,告知李存勖一声就好了。

但要命的是,郭崇韬千不该万不该得罪了李继岌以及监军的宦官。

李继岌虽然是主帅,但真正指挥的是郭崇韬,因而灭蜀之后,人人都去郭崇韬那边烧热灶,李继岌这边门可罗雀,这让李继岌有些不满。

当然,这一切郭崇韬并不知道,反而跟李继岌说,日后继位,将这帮随身监军的宦官都杀了。

这话是现在能说的吗?要说也得李继岌继位后再说。

好巧不巧,这些话传到了监军宦官李从袭耳中,当即又怕又恨,恨不得立即杀了郭崇韬。

但郭崇韬现在势大,只能等机会。

果然,机会来了,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军再度哗变,带动了河北各州的叛乱,然而,此时后唐精锐都被郭崇韬带走了,因而立即下诏让郭崇韬带兵回来平叛。

李存勖

但左等右等,郭崇韬还是没有班师,一帮宦官就进谗言,说郭崇韬要自立。

这下子,本来因叛乱开始不信任武将的李存勖也开始怀疑起来了,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才有了孟知祥临行前的秘密嘱托。

尽管有了孟知祥的保证,但谁能知道郭崇韬到底有没有二心?在孟知祥走后,李存勖又派心腹马彦珪入蜀,让他试探一番。

说实话,此时的李存勖还是犹豫的,但刘皇后认为,一来一去,试探时间太长了,如今局势危机,应当立即处死,而后让儿子带兵回来。

而又怕李存勖不同意,刘皇后先斩后奏,私下命令让儿子就地诛杀。

而这一切,孟知祥还不知道,等他走到成都的时候,郭崇韬早已被杀,已经无法挽回了。

至于李存勖,如今郭崇韬已死,有没有二心不重要了,反正都死了,又下令诛杀其全家。

一帮宦官眼见郭崇韬身死族灭,害怕郭崇韬好友报复,诬陷李存乂和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也要谋反。

郭崇韬立下大功,却身死族灭,让一帮人兔死狐悲,尤其是入蜀的先锋康延孝。

康延孝麾下都是河中兵,加上害怕被牵连,直接举兵叛乱。

还没坐稳位置的孟知祥立即联合一起入蜀的行军司马任圜和东川节度使董璋出兵,没几天,就将其剿灭了。

几番大战后,蜀地再富庶,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孟知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治理蜀地,好在孟知祥担任过太原尹,积累了不少主政经验,下令减免赋税、安抚百姓、惩治贪腐、任用廉吏。

一手对百姓的怀德安抚,一手对土匪的强力打击,收复了民心

除此之外,孟知祥又派大军征讨土匪,无论大小,全部诛灭。

靠着一手对百姓的怀德安抚,一手对土匪的强力打击,收复了民心,孟知祥很快就在蜀地站稳了脚跟。

而另一边,李继岌还没回到洛阳,李存勖就死了。

原来先前派的元行钦平叛失利,李存勖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就启用了被软禁的李嗣源带兵平叛。

李嗣源刚到魏州,就被裹挟称帝,带着大军南下直接夺了李存勖的皇位。

而李继岌得知大势已去,加上身边大军也军心不稳,自缢而死。

短短几个月,后唐居然变天了。

消息传到成都,孟知祥又惊又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不过孟知祥没有脑子一热,以为占据西川就可以自立了,旁边的董璋不说,李嗣源坐稳皇位后必然会派人代替自己掌握西川。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立即训练士卒,扩大兵力,兵强马壮,才可以在乱世占据话语权。

同光四年(926年)六月,刚刚登上皇位的李嗣源改元天成,加封孟知祥为侍中。

此举当时为了安抚孟知祥,毕竟李嗣源刚上位,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自己的地位,而不是轻启战事。

但孟知祥又不能不防,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穷川”之计,安排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使,制置两川赋税,意图掌握蜀地赋税,釜底抽薪。

此外,他还得知孟知祥在蜀地征收了六百万缗犒军钱,此前用了四百万缗,还剩二百万缗,就催促孟知祥将钱送过去。

此时孟知祥知道,以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和李嗣源翻脸,就答应可以送二百万缗过去,但其他赋税,却说蜀地连番大战,百姓疲惫,盗匪丛生,为了安抚百姓,断不能缴。

看在孟知祥愿意送钱的份上,李嗣源暂时没有为难他,毕竟先拿钱稳定一下局势再说。

而李嗣源宠臣枢密使安重诲却意识到,此时的孟知祥有了割据的心思,立即安排此前出使过前蜀的李严为西川监军,意图监视孟知祥。

此前李严出使前蜀的时候,就因为大放厥词,又献灭蜀之策,深为蜀地百姓所痛恨。

孟知祥岂会如他所愿?李严一到,就将其斩杀,而后扣留了赵季良。他早就知道赵季良有大才,将其扣下,就是为了让他帮自己治理蜀地。

说实话,安排李严为监军,属于安重诲私下收益的,毕竟李嗣源此前为了安抚各个藩镇,宣布“罢诸道监军”。

如今安重诲不顾诏令,私下安排,属于矫诏了,但安重诲又是李嗣源的心腹宠臣,也害怕孟知祥将此事闹大,让藩镇们误以为朝廷还要安排监军,就将孟知祥被被扣留在凤翔的家属送到成都,堵住了孟知祥的嘴。

此前孟知祥入蜀,家小都没跟来,也让他自立有些顾虑,如今李嗣源将家小送过来,孟知祥再无软肋。

不过,既然李嗣源如此识相,孟知祥也借坡下驴,顺便奏请赵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至此赵季良成为孟知祥的心腹谋臣。

就在孟知祥和李嗣源之间龌龊不断的时候,孟知祥和东川节度使董璋之间也矛盾频频,双方都视为称霸天下的阻碍。

孟知祥和董璋势力范围

不过双方暂时很克制,毕竟如果大打出手,岂不是便宜了李嗣源?

因而双方之间最大的斗争,居然是在经济上,尤其是董璋,安排盐贩子前往西川贩盐,既是为了赚钱,也是想垄断西川盐业,只是不久就被孟知祥发现。

孟知祥二话不说,直接课以重税,东川盐贩子们见赚不到钱,就纷纷逃跑了。

至于李嗣源,也没闲着,于天成四年(929年)在阆州设立保宁军,又让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在遂州整修战备,用意很明显。

大敌当前,互为仇敌的董璋主动和孟知祥交好,希望结盟共抗朝廷,本来孟知祥还不太乐意,赵季良一句“唇亡齿寒”点醒了他,立即将女儿嫁了过去,双方结成了同盟。

结盟之后,双方先下手为强,董璋进攻阆州,孟知祥攻打遂州,然后重兵防御剑门关,将石敬瑭带着的朝廷大军阻挡在蜀地之外。

长兴二年(931年),遂州被攻破,而阆州也在之前被董璋攻下,拿下阆州后,董璋直接阆州刺史李仁矩全家杀害,气的李嗣源当场下令,诛杀董璋留在洛阳的家小。

事已至此,董璋算是和朝廷不死不休了。

然而此时的朝廷眼看战事不利,不愿深陷其中,打算和两川和解,但董璋全家被杀,决定谋反之路走到底,至于孟知祥,其实有意和谈的。

然而董璋不和谈,他只能选择继续和朝廷硬抗,毕竟东川在董璋手上,总好比在李嗣源手上吧。

一旦李嗣源拿下东川,孟知祥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

尽管孟知祥全力援助董璋,但董璋的花花肠子也不少,一方面接收孟知祥的援助,一方面却防着孟知祥一手,得知董璋要攻打重镇利州,就表示自己愿意派兵替他防御剑门关。

但董璋可不愿意将这个命脉放在孟知祥手上,任凭劝说,就是不乐意。

结果防御不足的剑门关被石敬瑭拿下了,这可要了老命了,拿下剑门关,就打通前往蜀地的钥匙了,董璋也害怕了,也不怕孟知祥占便宜了,直接邀请孟知祥帮忙。

而孟知祥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方面派大军驻守剑门关南边最为重要的剑州,一方面派兵进入梓州,梓州是东川北面的大门,占据这里,可以从地势上占据优势。

好在孟知祥及时守卫了剑州,让石敬瑭吃了不少苦头,眼见剑州拿不下,石敬瑭转头攻打另一个要点龙州。

孟知祥早就料到石敬瑭会从这里进攻,重兵埋伏,让石敬瑭吃了个大亏,狼狈宣布撤军。

至此,两川危机暂时结束了。

说实话,此时如果孟知祥趁机拿下董璋是有机会的,但孟知祥放弃了。

毕竟东川是董璋经营多年的老巢,自己初来驾到,站不稳,一旦石敬瑭卷土重来,万一董璋下属直接选择投降,那么前功尽弃,孟知祥宁愿董璋继续待在东川,也不愿意让朝廷染指。

当然,该防备还是要防备的,一旦没了朝廷这个外敌,自己和董璋迟早要有一战。

而在大战之前,就得做好准备,当即派兵拿下了忠州、万州、夔州,就是防备朝廷大军从这里入川,先行做好准备。

石敬瑭回洛阳后,没受到什么惩罚,反而严惩了力主讨伐的安重诲,新上任的枢密使是范延光。

范延光和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思同认为,此时朝廷不易动军,不如趁两川火并坐收渔利。

李嗣源一听有理,毕竟孟知祥和董璋谁也不服谁,双方迟早有一战。

长兴三年(932年)四月,董璋率所部兵万余人,打算直取孟知祥,却遭到陵州刺史王晖的反对,认为现在不是出兵的时机,但董璋却坚信自己可以大胜。

然而董璋这个人打仗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精锐都放在前锋里,结果在鸡踪桥一战战败后,前锋八十余名健将全部交代,只剩数十骑逃回。

此前董璋还玩离间计,写信给孟知祥部下,说“感谢你们帮助我”,如果董璋获胜,还好说,如今败退成这样,孟知祥怎么会信?

这边董璋带着十余人败退后,王晖一看,董璋败退如此,就和董璋的从子牙内都虞侯董延浩结伙带了三百人想约他与孟知祥和谈,遭到其拒绝,有派指挥使潘稠帮他谈谈。

结果潘稠直接砍了董璋的头,将其送给了孟知祥。

至此,孟知祥得到了两川之地,而后上书朝廷,表示“替”朝廷除掉了反将董璋。

对董璋形成包围

本来李嗣源还打算坐收渔利了,结果不到十天,董璋就战败了,而且董璋还是进攻的一方,只能默许孟知祥兼领两川。

长兴四年(933年)二月,眼看孟知祥彻底割据了蜀地,李嗣源无奈,封孟知祥为蜀王。

孟知祥开心地接受了,但没有学其他割据势力称帝,毕竟李嗣源还在,威望还在,自己不愿意当出头鸟,但如果李嗣源不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年十一月,李嗣源驾崩,继位的是没啥军功的李从厚,且一直冷眼旁观后唐传承问题的孟知祥知道,不服的李从珂必然夺位,后唐必然内乱。

而后唐内乱,正是自己称帝的好时机。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准备好的孟知祥在成都自立为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

后蜀建立

这一年,孟知祥六十一岁,距离孟知祥入蜀地仅仅十年,当时他的身份仅仅是西川节度使,面对的是一个刚刚被后唐所灭的残破蜀地,而如今,他的身份是蜀国开国皇帝,达到了人生巅峰。

想想前五十年的碌碌无为,这一刻的孟知祥无疑是最开心的。

只是孟知祥有称帝的命,却没有长寿的命,在位仅六个月,却突然病逝,将大好江山,留给了年轻的太子孟昶。

2 阅读:174

梨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