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太多计谋没有得到实施,魏延的子午谷之谋就是其中尤为知名的一个。
子午谷之谋,到底是奇谋还是昏招?历来引发了人们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魏延赢面很大,后来邓艾不就取得了偷渡阴平的成功,灭掉了蜀汉吗?就算魏延不能完全取得成功,作为佯攻也能很好地呼应诸葛亮主力行动,配合其挺进关中,从而从根本上扭转魏蜀两国的实力对比。
也有人认为魏延的行动压根就行不通,子午道根本就不适宜大部队出击,魏延率领这么一点兵就没有拿下长安城的可能。
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蜀军北伐乃至蜀国的国运,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
如果我们不对比其他人的成败得失,单纯从军事行动的角度分析,会发现若魏延的子午谷之谋执行得顺利的话,势必会将蜀军引向与魏军的决战。
首战即决战,蜀军获胜的把握有几成?
子午谷之谋是否可行?
让我们先看看地形对行动的影响。
对于子午道内的通行,魏延有如下表述:
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那么问题就来了,魏延能够在十日内抵达长安吗?
先看距离,子午道的长度是600余里。
三国时期士兵在普通道路行进速度如何,我们用董卓驰援洛阳为例。
189年八月,何进和宦官彻底撕破脸开始火拼,董卓在得到袁绍的密信后,率领2000兵马赶往洛阳去洗地控制局面。
八月辛末日,董卓抵达洛阳城北部的北邙山下,找到了逃难中的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太尉崔烈不想让董卓来摘了桃子,呵斥董卓回避,不要吓着小皇帝。董卓可就不乐意了,你们没有一兵一卒,而我手下则是都是精兵强将。你想使唤我,得问我手中的利刃答应不答应?于是董卓指着崔烈就骂:
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
汉代一里等于415.8米,“三百里”换算成如今的里程,约为125公里。和董卓驻地夏县到洛阳城北邙山的距离大致相当。
这也就是说,董卓的2000人用了一日一夜,共行进了125公里,即250里。白天行军速度应该更快,跑个150里一点毛病没有。
但子午道这600里又和平地不同,这里是山道。
那这段山道好走吗?
首先,子午道的通过性一点问题没有。东汉及唐时期,这里均是国家驿道。
虽是国家驿道,但是有个细节值得关注:秦汉时期,由四川、汉中向京都咸阳或长安输运物资,多取褒斜道和故道,不取子午道。
这就说明两个问题:
1、小规模运输和小规模军队行动,从子午道走,一点问题没有。因为朝廷信使也是从这里走的。
2、受地形限制,这条路无法承载大规模的部队行进及物资运输。
因为这里地形实在太多变了。
其路线:从西安市南的子午关,入子午谷二十里后,循西南至喂子坪,入沣水河谷后,翻越秦岭,后折向西南行,过洵河上游,经腰竹岭抵池河镇,折向西北至石泉县,绕黄金峡大弯后西至洋县,遂进入汉中。
也就是说,虽然当中有一段水路方便运输,但是随即又被秦岭所截断。
而这山路全程都是群峰并峙、悬崖峭壁。对行人而言,就是地形险阻、道路崎岖的艰难旅途。
所以虽说正常通行问题不大,但受地形影响,所运输的物资会少一些,行进速度会慢一些。
子午道走势图
当然,这些都是理想的通行情况。碰到雨雪天气,麻烦就大了。
这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雨量主要分布在农历六、七、八三个月。初雪日一般在农历十月下旬,终雪日一般在二月中旬。
夏秋时节,子午道桥梁因洪水所致多有毁坏。而冬季,此地道路被冰雪覆盖,同样艰险难行。
比如230年曹真率四路大军伐蜀,就选了一个不适宜的季节。
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
八月和九月,正好赶上了雨季的尾巴。因为道路被洪水所毁坏,曹真在子午道连修路带行军,走了一个月还没走明白,最后只得草草收兵。
但诸葛亮北伐就有所不同了,诸葛亮选择了一个窗口时间:三月。
诸葛亮在228年三月左右开始第一次北伐。
三月,雪季已经结束,大地解冻了一个月,道路变得适宜通行。此时离雨季还有三个月,打一场大型战役,刚刚好。
当然诸葛亮考虑的是赵云从斜谷道出兵的通行问题。不过两条道路在各季节情况大致相同。
所以对于魏延来说,率领精锐的蜀汉山地步兵,在这个季节以正常速度,用十天通过子午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此时魏延绝不会遇到类似曹真被卡在子午道的情况。
不过这么做,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五千蜀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后勤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受地形限制,蜀军只能轻装前行。
魏延的计划是“负粮五千”,就是说五千作战部队外加五千人的后勤队伍。
估计这些就是魏延算好了的极限运输能力。
但出了子午道之后,后勤保障就更麻烦,“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就地征集粮草,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但好歹这第一道难关“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被突破是没有问题的。
诸葛亮北伐
第二道难关:能否攻下长安城。
魏延之所以要从子午道进军的意义,就是因为子午道出口靠近长安,确实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偷袭效果。
416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灭后秦之战中,也曾利用子午道对后秦进行攻伐,以配合由洛阳、潼关、武关进入长安的主力。
但因为子午道的地形限制了通过军队的规模,从而使得这里只适合派遣偏师进行佯攻。
难道这样说,魏延攻不攻得下长安,意义都不大?
并非如此,魏延攻下长安的意义极其重大。一旦攻下长安,就等于建立了前沿阵地吸引和牵制魏军,这样诸葛亮的蜀军主力就能够安全地从斜谷道出来,而不用担心被魏军给堵在山谷中。
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
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曹爽伐蜀时,就单单从傥骆道走,结果十余万魏军被蜀将王平带着三万蜀军在出口兴势山被堵住,在山谷中进退不得。
而如果派一支偏师先行占领一个前沿阵地,就能确保大军能够顺利通过狭窄道路并在出口开阔地带展开。
所以魏延攻下长安,是诸葛亮兵出斜谷道的前提。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魏延能不能攻下长安?
魏延有着自己的判断:
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当时长安驻军的主将是夏侯楙。这个夏侯楙,就跟浮华子弟差不多,他仗着曹操女婿的身份,以及其父夏侯惇的盛名,以安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他吃喝玩乐无所不精,但是军事能力怎么样?诸葛亮北伐之后,他立马就被曹叡调走,可见的确不是那块料。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长安守军的实力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魏延提到的御史,便是雍州刺史的郭淮,魏延的手下败将。京兆太守是颜旻,主要擅长发展农业和教育,对军事一窍不通。
这样看来,长安守城主将均不是魏延的对手。并且魏延之所以敢这么计划,说明其在城中很可能有内应。如果魏延发起突袭,趁乱攻击,得手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所以克服第二道难关,也绝非难事。
拿下长安或许并非不可能
既然能够连闯两道难关,那是不是说魏延的子午谷之谋可行性就很高了呢?
并非如此。我们得看其最后的落脚处在哪里:
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咸阳以西,包括凉州和雍州的大部分。凉州是曹魏重要的军马来源地。雍州所处的关中平原具有众多人口,还是曹魏的重要产粮区及经济中心。
丢了这两个地方,中原地区将再无宁日,曹魏实力将被大大削弱。
所以当发现长安被魏延占领,诸葛亮率主力打到咸阳以西,曹魏君臣会如何反应?
那自然是拼死也要夺回来啊。
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中指出:
然子午褒斜易出难继,咸阳以西即可定,魏举大兵以争之,而陇右诸郡犄其后,蜀果能守之欤?
到那时,诸葛亮将面临西线魏军和魏军中央军两路大军的反攻。
这势必会发展成为魏蜀两军的一场决战。
问题是,诸葛亮愿意打这场决战吗?
可一伐时的蜀军,远不具备与魏军决战的实力。
1、诸葛亮还没有完全掌握蜀军的指挥权
当时蜀汉的军队,一部分为汉中太守魏延所统领,一部分则被中都护李严掌控。诸葛亮手中本无军队,只是225年为平息南中之乱才拉起了一支新队伍。
因为手中军队有限,诸葛亮在北伐之初还不具备完全的权威,连任命一个马谡都是力排众议。
在指挥不畅的情况下,诸葛亮是万万不可能决战的。
2、蜀军战斗力尚且不足
夷陵之战给蜀军带来毁灭性打击。张南、冯习、马良、沙摩柯、傅彤和程畿等多名年轻将领战死,蜀汉战死投降数万人。
这些年轻将领,本是未来蜀军的中流砥柱。而损失的数万蜀军,大多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兵,是蜀军的核心战斗力之所在。损失了他们,蜀军的规模数量还是战斗力都同时出现大幅跳水。
恢复蜀军的战斗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虽然诸葛亮善于练兵,经过南征和两年的操练,蜀军经验值得到大幅提升,但要具备与魏军一战的实力还尚需时日。
虽然诸葛亮善于创新,但木牛流马、诸葛弩、八阵图这些大幅提升蜀军战斗力的黑科技还正在酝酿之中。
在第一次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都是以突袭为主,避免与魏军直接冲突。
所以在228年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提前散布消息,说蜀军要从斜谷道出击。同时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据守箕谷,伪装成蜀军主力的样子,对战略要地长安形成威胁,迫使曹叡派遣曹真率魏军主力前去防御。
而诸葛亮则虚晃一枪,亲自率蜀军主力进攻凉州,占据了天水、南安、安定等郡。
当曹叡命令右将军张郃率领五万步兵和骑兵前去抵御诸葛亮,并令曹真在击退赵云后向西线靠拢时,诸葛亮并没有打算与魏军硬刚,而是令马谡率领一支炮灰军队在街亭抵挡。
诸葛亮则抓紧将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人口迁移至汉中,挖空凉州人口,为第二次北伐做准备。
这便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所能够做到的全部。
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兵陇西
占领凉州偏远之地,都能够遭到魏军如此猛烈地反击,那么如果诸葛亮冒险攻入关中平原会遭遇怎么样的状况,便不难想象了。
与魏军决战,对当时蜀军而言,是一条万万不能触碰的红线。
否则一旦蜀军再次遭遇重大挫败。轻则失地,重则亡国。
在这样的考虑下,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冒险计划。
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向平坦的陇右前进,进可攻退可守,稳扎稳打。
这是一次理智的决断。
诸葛亮由此挽救了北伐,挽救了蜀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