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中国地方铁路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地方铁路营业里程2.8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复线率50.4%,电化率69.8%。
我国的地方铁路主要有:
山东:有青(州)大(家洼)、宅(科)羊(口)、坪(上)岚(山)、大(家洼)莱(州)龙(口)、桃(村)威(海)、青(州)临(朐)、枣(庄)临(沂)等铁路。
河南:包括禹(州)郸(城)铁路、朝(阳沟)开(封)铁路、舞(阳)阜(阳)铁路、汤(阴)台(前)铁路等。
广东:如广珠铁路,是连接广州和珠海的地方铁路,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川:有青白江至灌县的青白线,曾由四川省地方铁路管理局与成都铁路局联合经营。还有一些为地方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服务的支线铁路。
浙江:杭温高铁是地方铁路的代表之一,它的建设加强了杭州、温州等城市之间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广西:有一些连接地方城市和资源产区的铁路,如黎湛铁路的部分支线,以及为地方工业和贸易服务的专用铁路等。

此外,像京津冀地区的一些城际铁路,如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地方铁路范畴,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铁路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铁路网的补充,地方铁路能深入到区域内部的中小城镇、厂矿企业、港口码头等,填补交通空白,使区域交通网络更密集、更完善,提高交通运输的可达性和便利性。能为地方资源开发创造条件,将矿产、农林等资源高效运输到市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吸引投资,带动沿线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便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有助于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