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黄”三要穴——利胆疏肝,清热利湿,还你健康好气色!

沛珊说健康 2024-03-07 23:29:15

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现代人普遍压力大、熬夜、生活饮食不规律,用眼过度....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黄”了呢,有不少人脸部泛黄、口周泛黄明显,甚至眼珠都出现了隐隐的泛黄,一体检下来可能会发现自己有胆囊壁毛糙等问题,西医说“发黄”多是胆囊中胆汁的代谢有问题等原因,中医认为多是脾胃虚弱、肝胆湿热、气血不足等原因,更严重的如黄疸,胆囊炎等肝胆问题紧随其后。今天分享三个”退黄”要穴给大家,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疏肝利胆等作用,可以预防及治疗黄疸、胆囊炎、胁痛。

第一个治疗黄疸的要穴腕骨穴:腕骨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具有生发小肠经气、疏太阳经邪、清小肠湿热,增液止渴、利胆退黄的作用,可以治疗黄疸、胁痛、痉、衄、颊肿、腰痛等疾病,《通玄指要赋》中记载“固知腕骨祛黄”。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而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经腧穴以治疗阳性、热性疾患为主,清除内热,发汗散瘀。黄疸多因湿热内蕴,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为主。取用腕骨以行血清热祛黄,最适宜黄色鲜明之阳黄。

腕骨穴是祛湿要穴,作为小肠经的原穴,小肠受盛胃消化好的食物,泌别清浊,好的清的吸收给脾运化,坏的浊的垃圾给大肠排出体外,所以腕骨穴实际是通过调节大小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现代研究表明证明:针刺腕骨穴可使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蠕动增加。所以历来有不少医家选用腕骨穴来治疗黄疸。

第二个穴位太冲穴: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对于整条肝经的气血有调节作用,根据中医气血理论、阴阳理论,太冲为肝经的腧穴,肝经为厥阴经,厥阴经“少气多血”,且肝主藏血,体阴用阳,故太冲属阴经穴位,主血,重浊下行,主降,能清泻肝火、疏泄下焦湿热,主调血。对于肝胆气血郁滞,疏泄不通的情况太冲穴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个穴位阳陵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而肝胆互为表里,阳陵泉有疏利肝胆,清热利湿,舒筋利节等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胆总管的规律性收缩,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腕骨、太冲、阳陵泉三穴合用,原穴合穴配伍,既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又能疏泄肝胆对于黄疸、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