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蛇年刚到没几天,就有4位名人去世,最小的只有37岁

如史我聞 2025-02-10 11:33:19

文|烟尘

编辑|烟尘

蛇年来临还不到半个月,就有4位名人相继离世;

他们之中有隐姓埋名几十载的科学家,也有法医界的铿锵玫瑰。

但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那位37岁正值壮年的网红;

两天前他还在别人的婚礼上又蹦又跳,两天后却突然传出死讯。

而这名37岁小伙离世的原因,更是给我们敲了一个大大的警钟……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摸一摸你那挺拔的脊梁,有一根就是黄老给的!”

2025年2月6日,新年的热闹气息还没过,竟传来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离世的消息,享年99岁。

黄旭华的一生那真是“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因为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在其中担任总设计师,为了保密需要,他从此与家人断绝联系,连他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去了哪里。

在艰苦的条件下,黄旭华带领团队一步步往前走,即便没有现代高科技设备,也没有现成的公式,他们也丝毫不畏惧。

经过无数次试验失败,越战越勇的他们终于攻克了核潜艇最关键的技术难关。

在经历了漫长的13年后,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

1970年,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交付海军,那一刻黄旭华的心情可以用难以言表来形容。

黄旭华院士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在他的引导下,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他首创了“水滴形”艇体设计,至今在全球还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黄旭华用毕生精力铸就了国之重器,让中华民族挺直腰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万千言语汇成一句,黄老一路走好。

“法医界铿锵玫瑰”王慧君

2025年2月3日,法医界的铿锵玫瑰王慧君凋零了,享年69岁。

她是我国法医学领域首位博士后人员,为我国的法医事业可谓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到国内的法医体系不是很完善,王慧君就牵头建立了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完成了从法医学教研室到法医学系再到法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王慧君还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工作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法医界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她主持了各级各类科研基金16项,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科研经费共计75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王慧君教授还是我国SARS病人尸体解剖第一人。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刀解剖了首具SARS病人尸体;

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SARS病程中的病理学变化,其研究成果为全球SARS的病理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慧君教授的一生是为法医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她的离去是让人惋惜的存在,但她的精神却长存于世。

彝品小米

2025年1月31日,彝族歌手、演员、网红“彝品小米”因突发心脏病离世,年仅37岁。

正处于壮年的他离世消息一经传出,就让许多网友觉得难以置信。

只因在1月29日的时候,他还精神饱满地参加了盐源县的一场婚礼,担任主持人并演唱了《眼泪》。

当时他与来宾互动热络,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常,相隔两天他就因心脏病发作离世

这突如其来的离世消息,让人不禁疑惑年纪轻轻的彝品小米,到底为何与心脏病产生了联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与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关系。

作为一名博主,他长期熬夜直播,甚至在1月初还曾在凌晨三点吃泡面,长此以往的熬夜,身体怎么会好?

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了彝品小米的心脏不堪重负,让年纪轻轻的他就这样离世了。

彝品小米的去世也提醒了我们再忙碌的工作、再耀眼的光环,也比不上健康的身体重要。

按照彝族习俗,彝品小米的遗体在2月1日举行了“齐人”仪式,2月2日正式“送山”,其亲朋好友纷纷选择送他最后一程。

在追悼会当天,其家人那哭红的双眼,让看者无不感到心酸。

“敦煌学术巨人”项楚

项楚先生于2025年2月4日离世,享年85岁,他的离去让整个学术界都感到无比痛心。

为何这样说,原来在敦煌学领域项楚先生敢称第二,那几乎没人敢称第一。

1950年代初,项楚先生开始涉足敦煌学领域,包揽历史、考古、宗教等多个方面;

这看似极其艰难的领域,却成了项楚先生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项楚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敦煌变文集》的研究。

项楚先生凭借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成功破解了《敦煌变文集》这本书中的许多难解之谜,使得这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重新焕发光彩。

除了敦煌学,项楚先生还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主编的《全宋诗》《全元曲》等大型文献集成,填补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空白,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项楚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一位懂得因材施教的名师。

他对学生的培养,重在“言传身教”,重在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他的学品、人品、风骨,赢得了学生们的敬仰和爱戴。

学生们对于项楚先生的离世,也是倍感惋惜:

“我最喜欢上的就是项楚先生的课了,怎么突然就离世了?”

“项老师,您的学术遗产就是我们永恒的财富,希望您一路走好!”

结语

生老病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当看到那些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离世,心中难免会有一颤。

希望上述的这些名人一路走好,也希望生活的各位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中华网、红星新闻

0 阅读:13

如史我聞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