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私修国史,武能勒石燕然?你知道写汉书的班固有多猛吗?

2025-01-26 19:54:00

当提及班固这一名字时,后世不少人的初始反应,大体上会呈现出两种情况。

其一,他乃是再度开通西域的班超的兄长。其二,由他所撰写的《汉书》,在后续发展进程里,成为了二十四史之中位列第二的历史典籍。

然而,提及班固的人生究竟有多传奇,恐怕不少人都不太明晰了。大家往往会下意识地认为:一个从事撰写历史的人,其本职工作不就是老老实实地撰写文稿,再做些相关的研究事宜吗?这又能有什么传奇之处可言呢?

这分明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历史错觉!它完完全全符合历史错觉的特征,在人们对历史的认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此刻所提及的这一状况,恰恰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那一种呢。

其实,班固此人,其传奇般的经历,与他弟弟班超相较,可是毫不逊色的。并且,班固所呈现出的传奇色彩,更多体现在精神与文化方面。对于后世诸多纯粹从事文学创作的文人而言,班固的一生,差不多就是他们理想当中梦寐以求的人生模板。

简而言之,此模板情形如下:生于文化世家,自幼家中往来者,皆是各类院士或顶尖大学教授。成人后,承继父志,耗费数十载撰写历史。在此期间,既获皇帝首肯,还顺带练就极为出众的文笔,进而荣膺当代第一文学家之称。

后来到了晚年时期,史书撰写完成后,便跟着军队外出游历一番。就这么随意走了一遭,竟亲眼目睹了一个封建王朝达到鼎盛,还见证了那存续几百年都未被灭掉的敌国走向覆灭。并且还在敌国议会大厦的墙上,留下了自己所写的一篇文章,甚至还替皇帝完成了封禅祭天之事……

这不就是典型的大男主爽文模版嘛!

历史上真实的班固究竟有多厉害呢?一个身为史官的人,居然能够直接投身到战争当中,这着实令人好奇。而且,他竟然还获得了勒石燕然这般了不起的功绩,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开端得追溯到一个文化世家的那份坚持之上。

班固的家族可不简单,其祖上并非寻常之人。在西汉时期,班固的姑奶奶可是汉成帝极为宠爱的妃子呢,还被封为婕妤。那时她在宫中的经历堪称一段主线剧情,这位班婕妤备受恩宠,离皇后之位仅一步之隔。

令人惋惜的是,那位凭借才华闻名的班婕妤,曾为汉成帝诞下一个儿子,可这孩子刚出生便不幸夭折了。更为遗憾的是,没过多久,汉成帝的后宫中来了一位名叫赵飞燕的女子。她入宫后,凭借极为出色的舞技,迅速将班婕妤的风采抢了去。

当年的那段往事,实实在在地对西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产生了直接影响。试想一下,要是班婕妤的孩子未曾夭折,那班家极有可能成为西汉时期最为显赫的外戚家族,如此一来,班固的爷爷说不定也会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呢。然而可惜的是,班婕妤后来失宠了,班家也就错失了这样的机遇。

然而,对班家而言,这实则是件好事呢。要知道汉成帝执政之时,已然处于西汉的末期阶段了。倘若那时班家当真成了那一朝的外戚势力,那么后续恐怕就得被西汉裹挟着,一同走向覆灭的结局,去给西汉陪葬啦。

在西汉那时候,班家虽说称不上是最为顶尖的外戚势力,但其影响力着实不小。就拿班固的爷爷来讲吧,他在年轻时便与王莽相交甚欢,两人的关系亲如手足。要是班家在西汉始终保持着得势的状态,那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会随着王莽一道,被后来兴起的绿林起义军给灭掉的。

班婕妤失宠之后,班家便渐渐隐退,转而踏上成为文化世家之路。班固的爷爷在晚年时选择闭门自守,一心钻研学问。而正是这一抉择,使得班家幸运地避开了诸多麻烦事,得以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发展。

后来,待班固的父亲班彪长大成人时,正逢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之际。彼时的班彪尚年轻,对于家族所做的相关决定未能全然理解。于是在那几年当中,班彪在外闯荡折腾了好些年,还接连投奔了数位割据一方的枭雄人物。

到头来,折腾了数年之久,班固的父亲也未能弄出个什么名堂来,反倒在这过程中渐渐领会到了家族的一番苦心。而后,班固的父亲便前去投靠了割据河西五郡的窦融,还在关键的时刻,力劝窦融向刘秀投降了。

凭借这一贡献,班固的父亲在刘秀以及窦融那里,皆收获了满满的好感。待东汉开国,刘秀当即许以优厚的高官厚禄,打算招揽班固的父亲入朝任职。但在这个时候,班固的老爹已然想得通透,委婉地拒绝了刘秀的征召,随后返回家中,继续埋头钻研学问了。

大约就在这一时期,班固呱呱坠地了。

在之后的二十余载岁月当中,班固的人生着实乏善可陈。毕竟这二十多年间,他的父亲始终在家专注于著书立说,一心扑在学问的钻研之上。而班固与其兄妹几人呢,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也慢慢成长为颇具才华的年轻人啦。

在此期间,班固先是于家中接受基础教育。待到十六岁时,便前往洛阳的太学展开学业深造。就这样,当班固二十多岁之际,已然才学出众,颇具才华了。

在不断成长的过程里,班固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待到长大成人后,班固渐渐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父亲为何始终未曾外出担任官职了。

他爹正在从事着一件更具意义的事儿,正因如此呢,才有了当前的这种情况。毕竟他爹所做之事有着别样的重要性和价值,所以才会是现在这般状况,总归是因为他爹在做那更有意义的事情导致的啦。

原来,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班固的父亲班彪始终都在致力于对历史展开研究。班彪觉得,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记载仅仅截止到汉武帝时期的那些事儿。至于汉武帝时代过后的历史,则压根就没有人去进行记录。

于是,班彪认为,自己很有必要为《史记》撰写一个后传,把汉武帝时代之后的那段历史记录下来。

班彪在班固成长的这二十多年间,始终都在为这件事而忙碌不停。

只可惜,撰写史书这项工作规模太过庞大。班彪为此耗费了二十多年的光阴,最终也仅仅是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工作,并且只写出了其中一部分内容罢了。

要是班彪能再多活二十多年,没准他自己就能把这个工作给完成了。可遗憾的是,就在班固二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竟然突然离世,而且还是暴毙身亡的,实在是太可惜了呢。

因此,直至生命的尽头,班彪都未能完成那本《史记后传》的撰写工作。

并且,班彪在世之时,其大部分光阴都耗费在了著书之上。如此一来,待他离世以后,班家所获遗产寥寥无几,仅有满满一屋子的书籍,不过好在他也留下了诸多的人脉资源。

书与人脉这类事物,说它有价值吧,确实好像有那么些价值,可说它没价值呢,也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关键就在于它们没办法直接转化成金钱呐!就拿当时的班固来说吧,他也全然不清楚该怎么把这些东西变成实实在在能拿到手的钱。

于是,在班彪离世以后,班固唯有带着那一车书,领着弟弟与妹妹,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中,班固承接了父亲的遗志,持续撰写这部《史记后传》。

在此期间,班固其实是有入仕为官的想法的。他还特地给刘秀的一位王爷儿子写了封自荐信呢,在信里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用人方面的思路。后来,刘秀的这个儿子刘苍确实接纳并采用了他所提出的建议,只是并没有任用班固其人。

事实上,彼时的班固始终没搞清楚一件事,即做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东汉时期,做官是得要站队的。想当年,班彪是站在窦融一方的,如此一来,班家自然也就算是窦家阵营里的人了。

有个窦家的手下,居然跑去给刘秀的一位儿子写信谋求官职呢。要知道,这位王爷和窦家压根就没什么关联。就这种情况,还指望人家能任用他,这不是天方夜谭嘛,要是真能用了他,那可真就奇了怪了,简直就像见了鬼一样不可思议。

就这样,在随后的八年时光里,班固始终待在家中专注于著书之事。历经这漫长的八年,班固终于等来了其人生里极为关键的一场重大考验。

就在这一年,曾经被班彪辅佐过的窦融离世了。

窦融离世之后,当时东汉高层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窦融为首的整个政治团体,自此开始遭受极为疯狂的打压。窦家自身也未能幸免,随后就被遣返回了老家,而且在此后的整整十年间,一直被困在老家,不得自由行动。

至于班固呢,在过去的那几年当中,压根就未曾得到过窦家的庇佑,可没成想,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受到了牵连呢。没过多久,便有人站出来对班固进行举报了,所举报的内容就是班固私自去修撰国史这一情况啦。

在各个时代,私修国史差不多都是极为敏感的事儿。并非官府不让人撰写历史,关键是怕被胡乱编写。就像有的皇帝品行正直,却不慎得罪了底下的文官,结果那些文人便一个劲儿地去抹黑这位皇帝,这类情况在历史上可并不鲜见呢。

因此,即便发展到现代社会,不少国家依旧制定了相关法律。倘若有人随意乱写一些内容,并且由此给国家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那么其行为是有可能被判定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总而言之,撰写历史一事,向来是历朝历代都许可的,并且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殷切期望能有更多人去深入了解本国历史,以便让历史得以更好地传承延续。不过,国家绝不容许随意乱写历史,更不允许肆意篡改历史,毕竟这会给后世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在当时那个情形下,班固刚一遭到举报,立刻就被拘押起来了。随后,这件事迅速就被传了上去,没多久便捅到了汉明帝跟前,以至于皇帝都亲自来过问此事了。

应汉明帝的要求,没过多久,班固便被带到了京城之中,随即便开启了接受严格审查的流程。

就在这万分关键的时刻,班固的弟弟班超挺身而出,带着班固的部分书稿赶到京城,一心要为兄长鸣冤。之后,班超四处奔走,托了诸多关系,总算争取到面见皇帝的契机。经班超一番详尽解释,汉明帝又认真审阅了班固所写内容,这才明白,班固所为实则是件好事。

在此之后,汉明帝便做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决定。

班固不仅得到了赦免,还被任命为兰台令史,成为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自这之后,班固得以凭借官方身份,径直去撰写历史了。

自此时起,班固便拥有了正式的职位。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班固先是依照汉明帝的吩咐,着手撰写刘秀那一朝的历史。而这部著作在后来被称作《东观汉记》。

自班固所处时代过后,东汉的数位皇帝,基本上在各自在位期间,都会开展一项与之类似的工程。而这些由东汉人亲自撰写的历史典籍,历经岁月流转,最终得以流传下来,并且成为了编撰《后汉书》时最为关键的史料依据。

另外,班固始终坚守着父亲留下的遗愿,持续撰写西汉时期的历史。历经了许多年的时光,班固对相关书稿加以精心整理,于是乎,最终便有了我们后来所见到的那部《汉书》。

班固从被举报“私修国史”起,直至基本完成《汉书》的大致内容,这一过程整整耗费了二十年光阴!虽说其中有几个“表”以及“天文志”尚未修完,不过就整体状况而言,人物传记以及核心的历史部分,班固都已然撰写完毕了。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当中,班固除了进行《汉书》的撰写工作之外,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两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其一,班固凭借著书一事,练就了极为出色的文笔,得以跻身“汉赋四大家”行列,与司马相如、杨雄等齐名。在那二十年的时光里,班固创作了诸多汉赋佳作,像《两都赋》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作品从根源处对汉赋的创作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东汉的文学水准一步步迈向巅峰。

后来在汉章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发生了第二件事。彼时班固是以史官这一身份去出席白虎观会议的。要知道,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白虎观会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它属于一次极为重要的文化会议。毕竟在该会议上,众人最终探讨出了“三纲六纪”,而这直接对之后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班固就是在此次会议当中负责撰写会议纪要的那个人。

可千万别小瞧了写会议纪要这件事儿!一个会议开得是否成功,那得看与会人员的表现。可会议结束之后呢,能不能把会议内容妥善整理出来,还能让其流传下去,这可就又是另外一码事啦!

倘若班固不具备那般出色的文笔以及深厚的历史功底,那么后来那本名为《白虎通义》的书籍,恐怕很难流传得如此之广。要是这本书未能广泛流传开来,那么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是否还会存在所谓的“三纲五常思想”,说不定就会变成一个有待商榷的疑问了。

就这样,班固在担任史官一职长达二十年之后,《汉书》也差不多撰写完成了,而这个时候,班固已然年至五十岁啦!

班固一生中,差不多大半辈子的光阴,都耗费在了撰写历史这件事上。待到《汉书》最终完稿,班固此生最为重要的心愿,便就此达成,也意味着他这辈子在这件大事上的历程已然画上了句号。

因此在这之后,班固便打算去实现自己的另一个梦想了,而这个梦想几乎是所有男人心中都会怀揣着的那一种。

有这样一个梦想,那便是以一介书生的身份,毅然放下手中的笔,投身到军队当中。而后率领东汉的大军,一路奋勇前行,将敌人彻底踏平,让其毫无还手之力,以此来实现自己心中这份壮志豪情。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差不多每一位文人内心都怀揣着一个相同的梦想。那便是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好官,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并且还盼着能著就一部可流传于后世的书籍,得以青史留名。待这些心愿达成后,又想着能跨上战马,去守护家国。直至在某个特别的时刻英勇献身,实现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

几乎所有古代文人都会怀揣着这样的一种情怀。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够像班固那般顺顺利利就将其实现的,说实在的,还真是寥寥无几。

说起来,这件事还真得好好感激一下班家曾经的老东家,也就是窦家。

在窦融离世之后,窦家便被软禁于老家,这一禁就是十年之久。然而,随着东汉再度开启对北匈奴的战事,窦家迎来了转机,得以重新被起用。此后,窦家的势力逐步兴起。直至汉章帝驾崩,汉和帝登基,窦家更是一步步将兵权掌握在了手中。

此后,便迎来了窦宪率领东汉大军出征的情节,其结果便是实现了勒石燕然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段故事也成为了后世所传颂的经典军事篇章,彰显着当时东汉军队的赫赫战功。

窦宪准备出征的那一年,班固已然58岁高龄。对那时的班固而言,人生已几无遗憾之事,唯剩保家卫国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于是在此之后,班固便主动向窦家递上申请,恳请能够让自己进入军中担当职务,以尽那份卫国之责。

双方原本就有着老交情,而且当时班固的弟弟班超在西域发展得极为出色。鉴于这样的情况,没过多久,窦家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任命班固担任中护军这一职务,如此一来,班固便能直接参与到军事方面的各项决策当中了。

至于接下来打仗的相关事宜,班固究竟参与到了何种程度,史书当中并未给出确切记载。不过在那之后,当东汉的大军成功击败北匈奴的主力部队,窦宪做出勒石燕然这一举措之时,班固的人生也随之迎来了巅峰时刻!

“勒石燕然”说的是在当时北匈奴那里有一座燕然山,此地曾是北匈奴王庭的所在之处。窦宪将其攻克后,就想要仿照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做法,在燕然山上寻得一块大石头,刻下一篇文字以铭记这一荣耀时刻,并且还替皇帝在此举行祭天仪式。

在当时窦宪的身边众人里,班固的文笔堪称是最为出色的。如此一来,写文章这样的任务,很自然地便交到了班固手中啦。

就这样,在之后的日子里,班固将自己一生所积累的全部才华都倾注其中,耗费诸多心血,精心撰写完成了一篇《封燕然山铭》,让这部作品承载着他的才学,留名于世。

这不仅仅是窦宪与班固二人人生之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它实则也是属于整个东汉王朝的无上荣耀呢!这一辉煌时刻,见证着窦宪、班固的非凡成就,同时也让东汉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出璀璨光芒,其荣耀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呐。

并且到了当代,班固刻字所在的那处崖壁已被众人寻觅到了,其具体方位就在如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麓这块地方。如此一来,这由班固亲手撰写的文字,径直跨越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岁月,将彼时那一刻的荣耀完完整整记录了下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荣耀,却在不知不觉间沦为了班固的催命之物。这荣耀本应是值得骄傲之事,可未曾料到,它最终竟给班固带来了灭顶之灾,恰似一道催命符紧紧缠上了班固,让他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悲剧性的转变。

彼时的班固已然和窦家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就在勒石燕然过后不久,窦宪回到汉朝便因谋反的罪名被诛杀。窦宪一死,班固作为其身边极为关键的人物,自然难以逃脱牵连,随之就被打入了大牢之中。

彼时的班固,实则并未参与谋反之事,窦宪的种种行径,他亦是全然不知晓。可关键在于,在那样的局势之下,但凡和窦宪有所关联的人,基本都会遭受牵连。因而最终,班固于监狱之中,经受了严刑拷打,不幸直接殒命于狱中。

虽说班固离世之后,汉和帝大为震怒,觉得班固的逝去甚是可惜,还对致使班固死亡的看守予以了惩处。可这一切对班固本人来讲,实则已没有太多的意义可言了。

就这样,班固在勒石燕然过去两年之后,于监狱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六十一岁。

这便是班固所经历的整个人生历程。从他开启人生之路起,到历经诸多世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作为,最后构成了这样独一无二的属于他的一生,其人生中的种种经历、事迹等共同汇聚成了我们所知晓的班固的这一辈子啊。

虽说班固最后的下场着实不佳,可他这一生,那无疑是后世众多文人梦寐以求的。能编撰一朝的史书,跻身这个时代顶尖文学家之列,又有幸见证勒石燕然这般伟大壮举,还亲自撰写祭天文章,这得是多么了不起的荣耀啊!

或许正是由于班固的一生实在是过于超乎寻常了,夸张到了一种程度。以至于在后续的漫长历史进程当中,基本上再难寻觅到有人能够做出与之相类似事情的身影了。

对于班固这样的人,或许我们能用如下一句话,来给其故事画上句号,作为尾声。

自班固之后,便再难寻得如班固这般之人了。班固在诸多方面所展现出的卓越才华与非凡成就,后世鲜有人能与之比肩。仿佛在他离去之后,那样独特且出众的风采就再未重现过,故而才有了“班固之后,再无班固”这般感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