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诸葛亮溘然长逝,整个蜀汉陷入了沉痛的哀悼之中,后主刘禅亦是悲痛万分。然而,恰在这般哀伤的氛围笼罩之时,有一个人所上的奏疏,却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这凝重且哀伤的气氛。
有个人名叫李邈,在早年的时候,就因为与刘备发生了争执,对着刘备不断抬杠,以至于差点就被砍头处死。好在后来是诸葛亮出面,替他向刘备求情,如此一来,李邈才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逃过了一劫。
后来他得以升职,担任了安汉将军以及丞相参军之职。但在马谡失街亭一事上,他凭借引经据典为马谡说情,结果又让诸葛亮对其好感尽失,最终被打发回了蜀中。
李邈说出“大小为庆”这番话,可把刘禅气得不轻,刘禅一怒之下,当即就命人将李邈打入大狱,而后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其诛杀了,就因为李邈这话实在是太过分,触碰到了刘禅的底线。
蜀汉时期,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相较于其他一些政权而言算是相对温和的了。可即便如此,李邈居然仅仅凭借着说话这一行为就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这不得不说也真算得上是一种“独特”的本事啦。
然而,在诸葛亮离世之后,蜀汉着实陷入了极为严峻的危机当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诸葛亮故去,蜀汉竟又延续了29年才走向灭亡。那么,从诸葛亮逝世起,一直到蜀汉最终覆灭这段期间,蜀汉究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在诸葛亮离世之后,蜀汉境内最先凸显出来的矛盾冲突,便是魏延和杨仪二人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了。
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呢,他俩就彼此不对付,互相瞧着都不顺眼。而且他俩吵起架来那可相当激烈,闹得最凶的一回,魏延甚至都直接把刀给抽出来了,可见当时矛盾激化到了何种程度。
亏得有诸葛亮在那里坐镇,另外费祎也从中进行调解周旋,如此一来,他们两个人才暂且没有把矛盾闹得越发厉害起来。
就连远在江东的孙权都对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有所知晓。在费祎出使之时,孙权就曾询问费祎:倘若有朝一日诸葛亮离世了,魏延与杨仪定然互不相容,到了那个时候,你又准备如何应对呢?
彼时费祎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好在一同随他出使的人站出来说道:“那两人不过是有私仇罢了,并非存有反心。当下正值全力谋求统一的时期,这就好比不能因为害怕风浪,人就从此都不乘船了,不是吗?”
在诸葛亮离世之后,魏延果真是不情愿为杨仪去承担断后的任务。
杨仪让费祎前去试探魏延的想法。魏延对费祎讲,丞相府的那些属吏跟着回去便好,他自己要留下来率领军队继续作战,并且还邀请费祎与他一同联名,以便向部将宣告相关事宜。
费祎察觉到情况不妙,赶忙去安抚魏延,说道:“我已经明白您的想法啦,我这就回去劝说杨长史。他本就是文官,对军事方面并不精通,肯定会听您的安排!”
最终的结局是,魏延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并且还被夷灭三族。而杨仪呢,也硬是把自己给折腾到了绝境,生生把自己作死了。杨仪和魏延这两人情况颇为相似,都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安排实在是太委屈了,为此,杨仪还多次向费祎倾诉抱怨呢。
杨仪的满腹牢骚越发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竟然口出狂言说道:“想当初,要是我率领着那一大支军队去投靠魏国的话,又怎会落得像现在这般凄惨落魄的境地?”
费祎终究是没能忍住,将杨仪所说的话向朝廷进行了告发。就因为此事,杨仪先是被废黜成为庶人,接着遭到流放的惩处,而最终,杨仪选择了自杀这条路,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就如孙权曾经所言,魏延与杨仪皆是有用之人,故而才获授权力。然而这两位颇具能力者,终究因性格方面的缘故,把自身的前途乃至生命都给断送掉了。
蜀汉的政治状况总体而言是较为稳定的,当然,魏延和杨仪之间所发生的事算是个例外情况。而蜀汉能有这般大体稳定的政治局面,主要得归功于蒋琬,他可是接替诸葛亮职务的重要人物。
昔日,蒋琬曾因饮酒之事,险些被刘备处以极刑。幸得诸葛亮出面求情,说道:“蒋琬实乃关乎社稷之良才,绝非仅能治理百里之地的寻常之才。”刘备念及诸葛亮的情分,最终未对蒋琬痛下杀手。
在诸葛亮开府处理政务之后,便将蒋琬征辟为东曹掾。从这一举措不难看出,诸葛亮对蒋琬着实是极为欣赏的,不然也不会在开府之后就给予蒋琬这样的任用安排呢。
诸葛亮在世之时,始终对蒋琬悉心栽培。其进行北伐之际,更是将丞相府诸多事务交托给蒋琬,让他与长史张裔一同处理,足见诸葛亮对蒋琬的器重与培养之心。
在诸葛亮离世之后,蒋琬获任尚书令一职。没过多久,便被授予假节的特殊权力,其职位也接连得到晋升,先是升为大将军,接着又承担起录尚书事之责。直至公元238年,蒋琬更是得到了开府治事的授权。
诸葛亮离世之后,蜀汉便不再设立丞相这一职位了。不过呢,“录尚书事”的职权,再加上“假节”所赋予的特殊权力,还有能够开府治事,这一系列的安排综合起来,实际上是给予了蒋琬等同于丞相般的权力。
蒋琬其实是支持北伐的,只是他所构想的北伐途径与诸葛亮存在一定差异。他谋划着借助水路来展开行动,将进攻的目标指向魏国的魏兴、上庸这两个郡。
蒋琬为了推行某个计划,安排制造了诸多船只。然而,此计划的推进面临着两大阻碍,一方面是遭到朝中众多大臣的极力反对,另一方面则是蒋琬自身身体情况欠佳这一客观因素,这都给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朝中不少官员对于从水路出兵一事持反对态度。他们心里寻思着:要是选择从水路出兵的话,要是能打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要是输了呢?一旦输了,到时候又该怎么顺利返回?
并且,蒋琬自身的身体状况也欠佳。在他下达造船的命令后没过多久,他原本所患的旧疾便又一次发作了起来。
朝廷将费祎与姜维派往汉中,意图在于让他们去劝止蒋琬。如此一来,蒋琬所谋划的那个通过水路进行北伐的计划,自然也就没办法继续推行下去了。
在病情严重之际,蒋琬依旧没有忘却北伐之事。他于写给刘禅的信函当中,提及了两件事。
有这么一件事,凉州的地位极为重要,于是有人举荐姜维出任凉州刺史,并且还表示:“要是姜维外出征战,在河右一带掌控局势,那我就会率领军队为姜维做好镇守、接应等后续保障工作。”
有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涪县有着水路通畅的优势。倘若东北方向出现变故的情况,凭借其水路通达这一条件,就能较为便利地去应对处理相关事宜,在应对局势变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便利之处。
当年,经由蒋琬大力举荐,姜维得以获擢升,担任起镇西大将军这一要职,同时还兼任凉州刺史之位。
当年冬天,蒋琬展开了进军涪县的行动。然而,此前经历了连番的奔波劳累,这使得蒋琬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病情变得更为严重起来。
到了公元244年,也就是第二年的时候,蒋琬明显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欠佳,有点难以支撑下去了。于是,他便向朝廷提出请求,希望能够把益州刺史这一职位转交给费祎来担任。
公元246年,蒋琬因病离世。此后,其曾经所占据的位置以及所拥有的权力,便过渡到了费祎那里,由费祎承接起相应的职责与权势。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蒋琬离世之后,刘禅便开始亲自处理国家政事了,正如记载所说“琬卒,禅乃自摄国事”。
诸葛亮之后的接班人是蒋琬,而蒋琬之后则由费祎接任。不过,蒋琬与费祎二人所处的地位和诸葛亮相较起来,那可就差得远了,并且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也是呈现出逐级下降的态势。
蜀汉的政治在费祎接任之后,出现了一个温和的转变态势。费祎承担起相应职责后,其行事风格、举措等方面给蜀汉整体的政治局面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使得蜀汉政治朝着温和的方向有了新的发展走向。
和诸葛亮、蒋琬相比,即便是再往后看的姜维,费祎所秉持的主张都显得有些与众不同,那便是他并不主张主动发起战事。
他并非是在宣扬投降之类的言论,实际上,他只是不赞同那种带着冒险性质且规模宏大的北伐行动罢了,其态度主要是不主张去开展这样风险性较高、规模较大的北伐之事。
姜维想要北伐,对此他是予以准许的,不过在兵力调配上却有着明确限制,那就是绝不允许姜维带领超过万人规模的士兵去开展北伐之事。
然而在蜀国所处的那种特定环境当中,持有主战的态度倘若不是绝对坚定的话,那便等同于完全不主战了。
费祎就自己的主张向姜维这般解释道:“丞相那般厉害,可北伐也未能成功。咱们又能怎样呢?当下还是专心治理好国政吧,且等着能出现一位有非凡才能之人,到那时再做打算。”
想必姜维听到费祎所说的那番话后,心里怕是拔凉拔凉的了。
咱的确比不上丞相那般厉害,可“等能人”这话实在不妥。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多少年才会出现一个呢?就这么干等着一个如同诸葛亮般的能人,这和直接选择放弃又有啥不同呢?
在费祎还在世的时候,姜维在仕途上的晋升可没受到耽搁。他顺利地升任为卫将军这一要职,并且还得以和费祎一同肩负起“录尚书事”的职责,在当时的政治事务处理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参与权和职责所在。
然而,当下刘禅已然开始亲政了。如此一来,姜维得以升职这件事,到底是因为费祎为人的宽厚平和所促成,还是源于刘禅的某种意向所致,这一点咱们实在是没办法确定。
然而,姜维每次出征之时,都无法带出足够数量的人马。也正因如此,在这一期间,姜维每次率军出征,往往不是“未能攻克而不得不返回”,便是一旦遭遇魏军的主力部队,就唯有选择撤军这一条路可走了。
公元253年的时候,蜀汉这边出现了一桩意外之事。有个名叫郭修的降将,在一场酒席之上,竟然做出了惊人之举,将费祎给刺杀身亡了,此事在当时的蜀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关于费祎遭刺杀一事,此前便早有人对费祎提出过看法,认为他随意与那些新来的、底细不明之人亲近交往,如此这般,极易给自己招惹来危险祸患。
费祎生性极为热情,这已然成了他改不掉的习性。没成想,就因为这样的性格特点,此次竟遭遇了不测。那降将趁其不备,对他狠下毒手,最终费祎被降将刺杀身亡,实在令人惋惜。
有人针对费祎被刺杀一事提出阴谋论,猜测是姜维所为。要知道姜维每次出征都在费祎的节制之下呢。并且《三国志》里也提到姜维性格是“外宽内忌”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似乎姜维存在着一定的作案动机。
姜维向来有着“养死士”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降将郭修,恰恰就是姜维给抓回来的。如此一来,从各方面情况看,一些所谓的“作案条件”似乎也就具备了呢。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缺乏任何证据支撑的猜想罢了,并没有什么实际依据能够证实它的真实性,只是一种单纯的臆想推测,其成立与否尚不可知。
在费祎遭遇刺杀身亡之后,姜维北伐之路便再无阻拦之人了。恰是在这同一年,东吴那边的诸葛恪特意派人来到蜀国,向姜维传达了其想法,提出希望能够与姜维携手一同出兵去讨伐魏国。
此次出征之际,姜维由于军粮供应不足的缘故,并未收获显著的战果。然而在姜维返回成都之后,却被赋予了“督中外军事”这一特殊的权力,使其在军事职权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公元254年时,魏国出现有人前来投靠蜀国的情况。姜维抓住了这样的契机展开出击行动,致使魏军出现死伤超过半数的状况。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姜维把河关、狄道、临洮这三个县的百姓迁移到了蜀国境内,让他们在那里居住生活。
然而就在姜维作战正酣、打得十分起劲之际,蜀国的内部却冒出了诸多问题。
因连年处于征战状态,致使财政方面压力颇大。于是,便开始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咱们不过是个小国,如此频繁地打仗,恐怕不太合适吧?
诸葛亮在世之时,其调度安排极为妥当且有方。即便蜀国处于频繁征战的状况之下,可在民生方面却并未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一切都还能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态势,这都得益于诸葛亮出色的统筹与调度之功呢。
蒋琬主政之时,同样在内政处理方面颇为擅长。只是蒋琬身体欠佳,刚有北伐的想法不久便患病了。也正因如此,在蒋琬当政期间,蜀国并未展开过多战事,而且经济方面也未曾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在费祎主持政务期间,姜维的种种行动始终受到一定的节制。也正因如此,在这一阶段,相关的战争所带来的负担并未无限扩大,而是维持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程度。
然而,在费祎离世之后,情况便全然不同了。首当其冲的是姜维,他差不多每年都要出征作战一回,那规律程度简直比放年假还要准时呢。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事,战争所产生的各项开销自然是会大幅增加的。
其次,在费祎离世之后,蜀国朝堂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原本把控朝政的费祎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陈祗,由他开始在蜀国内部掌握起了朝政大权。
事实上,在费祎离世之后,姜维所拥有的权力已然是最大的了。只是姜维老是往外跑着去打仗,如此一来,他也就没什么多余的精力去顾及朝廷当中的那些事儿啦。
权力的领域向来不存在真空状态,一旦出现空缺,必然会有人补上。而在当时,这个权力空缺就被陈祗给填补上了,他顺势在权力架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那个填补权力空白的关键人物。
陈祗原本是被安排来接替董允之位的,可此人喜好去迎合刘禅的心思,也正因如此,刘禅对他越发宠信起来。在后来尚书令吕乂离世后,刘禅便让陈祗接任了吕乂所留下的职位。
陈祗初登高位之时,费祎尚在人世,故而他行事还不敢太过张狂。然而不过短短两年,费祎便离世了,而姜维又每日忙于在外征战,如此一来,陈祗便渐渐将权力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就官职而言,姜维所处的地位无疑是比陈祗要高的。然而,若论及在朝廷内部所拥有的实际权力的话,情况却恰恰相反,姜维反倒比不上陈祗了。
幸运的是,姜维北伐一事得到了陈祗的大力支持。当谯周撰写《仇国论》之时,陈祗与谯周展开了相互间的辩论。
然而,朝廷之中恰恰缺少一位既具能力又有操守之人。与此同时,外部更是连年处于战争状态。如此情形之下,蜀国的经济状况以及百姓生活,必然是难以支撑下去的。
公元255年的时候,姜维又一次就出征之事和众人展开商议。而在朝廷之上,张翼与姜维之间还为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呢。
张翼提出“国小不宜黩武”的观点,觉得咱们这样的小国,是经不住随意折腾的。然而,姜维并未采纳他的这一意见,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没有因张翼所说的小国需谨慎行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向。
这一年的夏天时节,姜维带领着车骑将军夏侯霸以及镇南大将军张翼等一干人等踏上征程。他们一路进发,在洮西之地与雍州刺史王经展开激战,最终成功大破王经所部,取得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胜利。
夏侯渊的次子乃是夏侯霸。在高平陵发生变故之后,夏侯霸心里明白,自己身为曹魏近亲,司马氏定然不会长期容忍自己存在。于是,夏侯霸便选择了投靠蜀汉,以寻得安身之所。
夏侯霸来到蜀汉,这让蜀汉方面极为欣喜。彼时,刘禅特意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讲道:“你瞧,这孩子可是你夏侯家的外甥。”如此言语,尽显亲厚之意,也表明了蜀汉对夏侯霸到来的欢迎态度。
当下的魏国,已然是司马家掌控大权了。在这样的局势下,夏侯霸对于讨伐魏国的战事表现得极为积极,一心想要投身其中,为相关战事贡献自己的力量,其积极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一场战斗当中,王经所率领的部下里有数万人不幸战死沙场,魏军为此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面对如此局势,王经已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被迫退保至狄道城,以此来暂作抵御和坚守。
截至此刻,依旧是蜀军占据着优势地位。正因如此,姜维等将领持续对狄道城展开围攻行动,他们满心期望着能够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大战果,从而在这场战役中获取更为辉煌的胜利。
然而在这个时候,魏国国力强盛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魏国派遣征西将军陈泰前来解除困境,姜维所率领的军队兵力有限,根本无法与魏国前来救援的军队相匹敌。面对如此情形,姜维无计可施,最终只得再次退兵而去。
再把目光转回到蜀汉朝廷的内部情况。在陈祗还在世的时候,宦官黄皓就已经逐步开始得势了。而陈祗呢,为了去迎合刘禅的心思与想法,不但没有对黄皓采取打压的举措,相反,竟然还和黄皓彼此勾结在了一起。
在陈祗还在世之时,朝廷的局势便已然十分混乱了,不过他总体上是对姜维的北伐行动持支持态度的。然而待陈祗离世之后,黄皓开始得势,如此一来,姜维所开展的北伐事宜便不再像之前那般顺遂了。
历经连年的艰苦战事,财政方面已显吃力之态,百姓们对此状况,心中难免生出埋怨之情。就在这蜀汉朝堂之上,也渐渐有了一些主张投降的声音冒了出来。
在朝廷之中,居然有人这般说道:刘备之名里的“备”字,有着准备周全的含义呢,正因如此,蜀汉政权得以成功建立起来。然而刘禅名字里的“禅”字,是有推让之意的,所以,蜀汉政权也就差不多要被“让”出去啦。
朝廷已然如此状况,宫里亦是出现了危机。那黄皓日益得到刘禅的宠幸,与姜维之间的关系随之愈发恶劣起来,以至于姜维最终按捺不住,向刘禅进言,恳请能将黄皓处死。
姜维提出请求后,刘禅满不在乎地回应道:“那黄皓不过就是个负责跑腿办事的小臣罢了,又何必跟他计较、闹得不愉快呢?”
姜维见此情形,也只好以好言相劝后离去。之后,刘禅安排黄皓去向姜维赔礼道歉,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对黄皓痛下杀手,让其得以继续留存。
就连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都认为姜维作战却没什么功绩可言。他还曾有过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把姜维召回,并且让姜维交出手中的军权,只担任一个益州刺史的职务便罢了。
处于如此艰难的境况当中,姜维干脆借着刘禅不同意斩杀黄皓的契机,向其提出要在外面屯驻兵力的请求,就此不再返回成都了。
蜀汉发展至后期阶段,国内的局势已然变得极为焦灼。彼时,外部的敌人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对蜀汉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剧,而其内部呢,各种矛盾也是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始终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民生与战争之间矛盾不断,宫廷里头和朝廷之中同样矛盾频出,而朝廷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各类矛盾可谓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地冒了出来。
在刘备向诸葛亮求问兴复汉室之计时,诸葛亮为其规划了著名的《隆中对》。彼时,诸葛亮曾这样提及:“一旦天下的局势出现变故……将会怎样怎样去行事。”这般谋划,为刘备后续的发展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当下,诸葛亮昔日诸多的谋划大多未能实现,唯有“天下有变”这一情形倒是真的出现了。魏国那边司马家大权独揽,已然形成了魏国局势的一种“变”,这也算是当初诸葛亮所提及情况中的一种发展态势了。
然而,就当下的蜀国而言,不管是各类资源方面,还是民众之心所向,都已经无力去把握这样的机会了。
夏侯霸归降蜀国之后,有一回,姜维与他闲谈起来,姜维问道:“如今司马家已然牢牢掌控住魏国的朝政大权了,不知您觉得他们是否存有去讨伐其他国家的打算?”
夏侯霸对姜维讲道:“当下司马家正忙于处理内部的事务呢,暂时还无暇顾及外面的情况。可魏国有一人名叫钟会,别瞧他年纪不大,一旦让他掌握了权势,那蜀汉和吴国可就都要面临灭顶之灾啦。”
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率领军队去讨伐蜀国。姜维一得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向上面请求,安排张翼以及廖化前往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这两个地方进行驻守。
然而当下刘禅再度宠信黄皓,而黄皓属于极为迷信之人。黄皓觉得魏军在当下绝无可能打过来,于是便向刘禅禀报,声称魏军是不会前来进犯的。
就这样,姜维那边的消息传了回来,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皇帝一直到诸位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为此去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就这么眼睁睁地把大好的战机给耽误了,实在是让人惋惜又气愤。
姜维与钟会有过数次交战。在这一系列交战的过程当中,钟会一度给姜维写去书信,于信中向姜维表达示好之意,并且期望姜维能够主动归降于他。然而,面对钟会的这番举动,姜维压根就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当姜维与钟会正处于僵持不下的胶着状态之际,邓艾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偷渡阴平小道这一计策。凭借此计,邓艾得以成功突破防线,一路顺利进入了成都。
在蜀汉的朝堂之上,魏军压境的状况引发了极为激烈的探讨。其间,众人各抒己见,一部分人觉得可前往吴国暂且躲避一番,而另有一些人则力主直接向魏军投降,两种观点相互碰撞,气氛颇为紧张。
其中,谯周所言颇具意味:当下若是选择投降,那只需投这一回便罢了。可要是去投奔吴国,之后等吴国也被灭掉的时候,那就还得再投一次降啦,如此一对比,倒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投降来得干脆呢!
就这样,蜀国君臣在刘禅的带领下选择了投降。随后,刘禅还写了信给姜维,命其也投降。姜维在接到这封信后,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向钟会投降了。
当姜维手下的士兵得知相关消息后,个个都气愤难平,满心的愤懑无从发泄。于是,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刀,对着石头用力砍去,以此来宣泄内心那难以抑制的愤怒之情。
如此一来,在诸葛亮离世二十九年后,蜀汉终究正式走向了灭亡之路。面临敌军兵临城下的局面而选择直接投降,这看上去确实算不上多么壮烈之举,然而不得不说,在蜀汉存续的这一过程当中,蜀国上下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已然竭尽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