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 张建国 ,今年 62岁 ,在我们这个 小县城 生活了一辈子。
年轻的时候,我在县城的一家国企上班,后来单位改制,我提前退休了,退休金还算可以,勉强能支撑家庭的开销。 妻子王梅 是家庭主妇,一辈子围着家里转,照顾孩子、操持家务,一点怨言都没有。
我们就一个 儿子张磊 ,从小学习好,性格老实,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 公务员 ,进了县里的财政局工作,日子稳定,收入也不错。
按理说,儿子这样的条件,找个本地的姑娘结婚,日子应该顺风顺水。
可他偏偏看上了一个 农村姑娘 ,而且说什么都要娶她。那姑娘叫李雪,比他小两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据儿子说,李雪大学毕业后,在县里的一家私企上班,性格温柔,心地善良。
可我们一打听,姑娘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个弟弟正在上学。
我和妻子一听,心里就犯了嘀咕。 农村姑娘,家里还有个弟弟,这不就是典型的“凤凰女”吗? 将来是不是得帮衬娘家?
我们这些年供儿子上学,东拼西凑把他送上了公务员的路,图的就是他以后能过得安稳,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过个舒心的日子。
可他现在偏偏要迎娶一个农村姑娘,我们实在不能理解。
我们劝了很多次,甚至动了怒,可儿子始终不肯松口。他说李雪是个懂事的姑娘,不会拖累他,更不会让我们操心。 但这些话,我们能信吗?
我和妻子心里不痛快,暗地里打听了不少关于李雪家的情况。 乡下的亲戚告诉我们,李雪家里确实清贫,父母是普通农民,靠种地为生,家里那点收入勉强供弟弟上学,平时连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
听到这些,我们更不放心了。 这样的家庭,能不给儿子添麻烦吗?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们说:“ 爸,妈,我想带你们去李雪家里看看。 你们总是觉得她家条件不好,怕她拖累我,但你们亲自去看看,就会明白她是怎样一个人。”
我和妻子对视一眼,心里虽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 我们倒要看看,这个姑娘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儿子非她不娶。
那天一大早,我们开车出发。从县城到李雪的家,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后面还有一段崎岖的山路,车子根本开不上去。我们只能下车,步行半个小时才到李雪家门口。
李雪的家,是一栋老旧的砖瓦房,院子里种着一些蔬菜,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整洁。 她的父母早早就在门口迎接我们,满脸堆笑,手里还端着刚煮好的红薯,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
进了屋,我环顾四周, 家里的陈设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寒酸。 客厅里只有几张旧木椅,墙上贴着一些泛黄的奖状,看得出这个家曾经对孩子的教育寄予厚望。
李雪的母亲忙着给我们倒水,父亲则有些拘谨地坐在一旁,时不时看看我们,脸上满是朴实的笑容。 李雪的弟弟,今年刚上高中,见了我们,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然后就坐到一旁安静地看书。
这时,李雪走了过来,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笑着说:“爸,妈,快尝尝,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包的。”
她叫我们“爸妈”,声音清脆又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这一声,让我心里微微一震。
吃饭的时候,我有意无意地问:“你弟弟还在上学,以后是不是要靠你们帮衬?”
李雪摇摇头,认真地说:“叔叔,我弟弟的学费是他自己申请的助学贷款,平时他也会打零工贴补家用。爸妈虽然辛苦,但他们一直教导我们,要靠自己努力,不给别人添麻烦。”
听到这话,我心里有些触动。 这姑娘,和我想象中的“凤凰女”完全不同。
饭后,我借口去院子里走走,碰巧听到李雪和她母亲的对话。
她母亲担忧地说:“你嫁过去,会不会被嫌弃?咱家条件不好,怕他们看不上你……”
李雪轻声安慰她:“妈,我和磊哥是真心相爱的,他父母只是担心我会拖累他,但我不会的。我有工作,有自己的收入,以后不会给他们添麻烦,您放心吧。”
听到这里,我的心彻底软了。 这个姑娘,不仅没有想要依赖儿子,反而处处为他考虑。她的家境虽然贫寒,却有骨气,有教养。
回县城的路上,妻子沉默了很久,才轻声问我:“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
我叹了口气,说:“ 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
回到家后,我和妻子认真思考了很久。 我们曾害怕儿子娶一个农村姑娘,会给他的生活带来负担,可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李雪虽然出身贫寒,却懂事、独立、有教养,和那些依赖夫家的女孩完全不同。
两个月后,儿子和李雪正式订婚。 我们不再阻拦,甚至主动帮忙操办婚礼。 我终于明白,婚姻最重要的,不是门第,而是两个人能否携手同行,共度风雨。
那天,婚礼上,李雪拉着我们的手,眼里含着泪光,说:“爸,妈,谢谢你们成全我们。”
我握着她的手,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这个女孩,值得我们张家的认可。
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