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秀兰,今年 58 岁,住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的时候,我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后来供销社倒闭了,我就去了一家食品厂上班,干了二十多年,直到五年前退休。退休后,每个月有2800 块钱的退休金,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能凑合。
我老伴儿走得早,儿子张磊是我一手带大的。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给他做饭、辅导作业,生怕他吃不好、学不好。
好在他也争气,考上了省城的一所本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娶了个城里的姑娘,还买了房。虽然房子是两家人一起凑钱买的,我掏得少,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个落脚的地儿。
儿子结婚后,我原本想着能享几天清福,帮他们带带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可现实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我去省城帮他们带孙子,儿媳妇对我一直冷冷淡淡,家里的大小事情也没我说话的份儿。最让我寒心的是,儿子对我越来越敷衍,有时候一个星期都不给我打个电话,连孙子都不太愿意跟我亲近。
去年,我在省城呆了半年,受了一肚子气,最后还是回到了小县城。回家后,日子虽然清冷些,但起码自在。我一个人做点小菜,看看电视,去公园和老姐妹们聊聊天,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今年过年前,儿子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一家三口要回来过年,还特意发了几天的菜谱给我,让我提前准备好年夜饭。
我当时心里挺高兴的,想着这么久没见到他们了,儿子还能想着回家吃年夜饭,说明他心里还是有我的。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彻底寒了心……
02儿子打电话的那天,我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翻来覆去地想着该准备点什么菜。儿媳喜欢吃清淡的,孙子爱吃甜食,儿子呢,从小就喜欢我做的红烧肉。我一早就去农贸市场,精挑细选买了最新鲜的食材,想着一定要让他们吃得满意。
回到家后,我把菜谱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儿子发的菜谱里,全是儿媳和孙子爱吃的菜,却没有一道是他以前最喜欢的。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忍住了,想着可能是他口味变了,或者是怕我做得不好,特意给我列了清单。
这几天,我每天都在忙活,提前腌制酱牛肉,做卤味,还准备了几样过年必吃的点心。本想着儿子一家来了之后,能尝尝我亲手做的东西,感受家的味道。可是,等到年三十那天,我左等右等,却始终没有等到他们的身影。
下午四点多,我实在忍不住了,给儿子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背景声音嘈杂,像是在饭店里。
“妈,我们今年不过去了,在这边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孩子也不想折腾。”儿子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愣了一下,心里一阵发凉:“那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我菜都买好了,饭也准备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儿媳的声音:“磊子,你和阿姨说清楚啊,咱们这边安排好了,她一个人在家也能随便吃点嘛。”
儿子轻声“嗯”了一下,然后对我说:“妈,你自己吃吧,等过完年再去看你。”
我手里的电话差点掉地上,心里又气又难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我一整天的忙碌,换来的不过是他们轻飘飘的一句‘你自己吃吧’。
我挂了电话,坐在饭桌前,看着桌上一盘盘热腾腾的菜,心里说不出的孤独。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小时候黏着我的孩子了,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已经不再是他最重要的牵挂。
这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离开这个家,给自己找一个真正能让自己开心的地方。
我起身,把饭菜一样样收进冰箱,然后收拾了简单的行李,锁上了家门。我要去邻市的一个温泉小镇,那是我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的地方,据说风景很好,适合散心。
我没有告诉儿子我要去哪里,也没有给任何人留信息。 这一年,我太累了,不想再为了一个不在乎我的人操心了。
03在温泉小镇的日子,我过得出奇得轻松。每天早上去泡温泉,下午去镇上逛逛,晚上就在旅馆里看书、听音乐。没有人催促我做饭,没有人对我冷言冷语,我终于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由。
过年后的第三天,儿子终于给我打了电话。
“妈,你去哪儿了?家里锁着门,邻居说你走了。”他的语气里带着焦急。
我淡淡地说:“出去走走,换个心情。”
“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你们过年也没告诉我不回来了。”我轻轻笑了一下,语气却带着一丝心酸。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他说:“妈,等你想回来了,告诉我一声。”
我没有回答,而是挂断了电话,望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或许,他会意识到我的失望,或许,他不会。但这一刻,我知道,我要学着为自己而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