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因嫉妒施展道术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座小镇,名叫云隐镇。
这镇子不大,但风景秀丽,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风味。
镇上有个木匠名叫李大山,手艺精湛,远近闻名。
李大山自幼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
后来母亲年迈,他便娶了邻村一个叫王翠花的姑娘,二人婚后感情和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王翠花勤劳朴实,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特别孝顺李大山的母亲。
李大山对妻子也是疼爱有加,两人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王翠花一连生了七个儿子,却没能给李大山生个女儿。
这在当时的社会,可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李大山虽然心里也盼着能有个贴心的小棉袄,但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身体,他又心疼不已。
每次看着七个调皮捣蛋的儿子,李大山总会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七个臭小子,将来还不知道要给我惹多少麻烦呢!”
镇上的人都说李大山命好,有七个儿子,将来老了不愁没人养。
可李大山心里却有自己的苦衷,他常常对着妻子唉声叹气:“翠花啊,你说咱俩咋就这么没福气呢?
要是能有个女儿,那该多好啊!”
王翠花听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她何尝不想给丈夫生个女儿呢?
可这事儿又岂是她能左右的?

每次看到丈夫失望的眼神,王翠花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
转眼间,七个儿子都渐渐长大了,调皮捣蛋的本事也越发厉害。
李大山每天除了忙着做木工活,还得管教这七个儿子,累得他是腰酸背痛。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大山总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心里琢磨着:“要是能有个女儿,哪怕让我少活十年,我也愿意啊!”
这天,李大山正在院子里忙活,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
他抬头一看,只见邻居家的小女儿正在院子里追着蝴蝶玩,那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一般。
李大山看得入了迷,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要是我也能有个这样的女儿,那该多好啊!”
就在这时,李大山的师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木匠,突然到访。
李大山一看是师父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
师父看着李大山满脸愁容,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
他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大山啊,你心里的苦,师父都明白。
但这事儿强求不得,还是顺其自然吧。”
李大山听了师父的话,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师父,您老人家见多识广,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家翠花生个女儿?”
师父听了,皱了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办法倒是有一个,但这事儿有违天道,弄不好会遭报应的。
你可要想清楚了。”
李大山一听有办法,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追问:“师父,您快说,是什么办法?”

师父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卷,递给了李大山:“这是一本古书,上面记载着一种道术,可以影响人的生育。
但你要记住,这道术有违常理,使用不当,不仅会伤及自身,还会连累家人。
你可要想清楚了。”
李大山接过书卷,翻看了几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道术和咒语。
他心里一阵激动,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抬起头,看着师父,坚定地说:“师父,我愿意一试。
只要能让我家翠花生个女儿,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也在所不惜。”
师父看着李大山坚定的眼神,无奈地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递给了他:“这里面装着一种特殊的药水,你按照书上的方法,让你家翠花喝下,或许能如愿以偿。
但你要记住,这事儿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大山接过小瓶子,如获至宝,他连连点头,保证一定会小心行事。
师父又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送走师父后,李大山迫不及待地回到屋里,按照书上的方法,将药水兑进了王翠花的茶水里。
王翠花喝下茶水后,没过多久,便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李大山见状,心里一阵忐忑,不知道这药水究竟会不会起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大山每天都提心吊胆地过着,生怕出什么岔子。
而王翠花的肚子也确实有了动静,她时常觉得恶心呕吐,胃口也变得大不如前。
李大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想:“这回总算是有希望了。”

转眼间,十个月过去了,王翠花终于要临盆了。
李大山紧张得在屋里走来走去,心里默默祈祷着:“老天爷保佑,一定要让我家翠花生个女儿啊!”
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王翠花终于生下了一个孩子。
李大山一听是女孩的哭声,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他连忙跑到屋里,看着妻子怀里那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心里别提多美了。
然而,好景不长,李大山很快便发现,这个小丫头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她不哭不闹,整天都睁着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看。
而且,她的眼神里似乎透露着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诡异气息。
李大山心里不由得一阵发毛,他想起师父的话,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会这样,我就不该使用那道术。
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大山发现,这个小丫头越来越不对劲。
她不仅长得飞快,而且行为举止也异常诡异。
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
有时候,她还会突然消失,过一会儿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屋子里。
李大山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心里越发不安。
他几次想带女儿去看大夫,可又怕被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于是,他只能每天提心吊胆地过着,生怕哪天会出什么大事。

这天夜里,李大山睡得正香,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连忙起身,披上衣裳,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门外站着几个神色慌张的村民。
村民们一看到李大山,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大山啊,不好了,你家闺女出事了!”
“是啊,我们刚才看到她一个人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做什么。”
“我们怕她出事儿,就赶紧来找你了。”
李大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跟着村民们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
只见女儿正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而那棵老槐树,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李大山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心里一阵发毛。
他刚想上前叫醒女儿,却突然听到一阵诡异的笑声。
那笑声阴森森、冷冰冰的,仿佛是从地狱里传出来的。
李大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顺着笑声望去,只见老槐树的树枝上,竟然挂着一个穿着黑袍、脸色惨白的老头儿。
那老头儿正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自己。
李大山吓得魂飞魄散,他转身就想跑,可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迈不开步。
就在这时,那老头儿突然开口说话了:“李大山,你可知罪?”
李大山一听,心里更加害怕,他颤抖着声音问:“你是谁?
我……我何罪之有?”

那老头儿冷笑一声,说:“我是你师父的师父,也就是你的师祖。
你擅自使用道术,改变天数,如今报应来了,你还想跑吗?”
李大山一听是师祖,吓得腿都软了,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师祖饶命啊!
弟子只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了这等错事。
求师祖开恩,饶我一命吧!”
师祖冷哼一声,说:“哼!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你如今自食恶果,也是命中注定。
不过,念在你师父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
但你要记住,从此以后,你必须好好管教你的女儿,不得再让她为非作歹。
否则,我绝不轻饶!”
李大山一听师祖愿意饶自己一命,连忙磕头谢恩:“多谢师祖开恩!
弟子一定铭记在心,好好管教女儿,绝不再让她为非作歹。”
师祖点了点头,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大山看着师祖消失的方向,心里一阵后怕。
他转身回到家里,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心里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这个诡异的女儿,究竟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命运……李大山从那晚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不再每天出去做木工活,而是整天守在女儿身边,生怕她出啥岔子。
村里人也觉得奇怪,这李大山咋突然就不出门了呢?
可每当有人问起,李大山总是支支吾吾,说啥家里有事,走不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大山的女儿,咱就叫她小翠吧,也越来越大了。
可这小翠啊,还是跟小时候一样,行为举止透着一股子诡异。
李大山心里明白,这都是自己当初贪图有个女儿,擅自使用道术惹的祸。
可后悔归后悔,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天,小翠突然跟李大山说:“爹,我想去村口的老槐树下玩玩。”李大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那老槐树可是师祖出现的地方,这小翠去那儿,能有啥好事?
可小翠非要去,还撒起了娇。
李大山没招儿,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到了村口,小翠撒腿就往老槐树下跑。
李大山紧跟在后面,生怕她出啥事儿。
到了树下,小翠围着老槐树转起了圈儿,嘴里还念念有词。
李大山听不懂她在说啥,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毛。
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那风刮得呼呼作响,树叶都跟着哗哗响。
李大山抬头一看,只见老槐树的树枝在风中摇曳,仿佛要伸过来抓人一样。
他心里害怕,就想拉着小翠回家。

可小翠却像着了魔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
就在这时,李大山突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吟唱声。
那声音忽远忽近,忽高忽低,仿佛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
他循声望去,只见老槐树下的土里,竟然缓缓地冒出了一股青烟。
那青烟越冒越多,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人形。
李大山定睛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那青烟形成的人形,竟然跟师祖的模样一模一样!
他吓得腿都软了,想跑却迈不开步。
师祖的鬼魂看着李大山,冷冷地说:“李大山,你女儿身上的邪灵,已经越来越强大了。
你再不管教,恐怕她会惹出更大的祸端来。”
李大山一听,吓得连忙磕头:“师祖,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可我现在也不知道该咋办啊?”
李大山一听师祖愿意再帮自己,连忙磕头谢恩:“多谢师祖,多谢师祖!”
师祖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递给李大山:“你把这张符纸贴在你女儿身上,然后带着她离开这个村子。
记住,永远不要回头,也不要再回来。”
李大山接过符纸,按照师祖的吩咐,贴在了小翠的身上。
小翠突然尖叫了一声,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李大山吓得一把抱住她,生怕她出啥事儿。
就在这时,师祖的鬼魂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小翠也停止了颤抖,眼神变得清澈起来。
她看着李大山,轻轻地叫了声:“爹。”
李大山一听女儿这声“爹”,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他抱着女儿,哽咽地说:“小翠,咱们回家,再也不回来了。”
李大山带着小翠回到了家里,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准备离开这个村子。
村里人听说他们要走,都纷纷来送行。
李大山看着这些淳朴的乡亲们,心里一阵感动。
他发誓,一定要好好管教女儿,再也不让她惹出啥祸端来。
离开村子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要下雨。
李大山背着行李,牵着女儿的手,踏上了离开的路。
他们走了很久,才走出了这个村子。
回头望去,只见村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李大山带着小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租了一间破旧的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每天带着女儿出去讨饭,晚上就蜷缩在破旧的房子里,相依为命。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李大山却觉得心里踏实。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了那个诡异的地方,女儿也不会再惹出啥祸端来。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这天,李大山带着小翠出去讨饭,突然遇到了几个流氓。
那些流氓看到小翠长得漂亮,就想把她抢走。
李大山拼命反抗,却被打得鼻青脸肿。
就在李大山绝望的时候,小翠突然冲了出去,嘴里念念有词。
只见那些流氓突然浑身颤抖起来,仿佛被什么东西附体了一样。
他们扔下李大山,撒腿就跑。
李大山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心里一阵害怕。
他知道,女儿身上的邪灵又发作了。
他连忙跑过去,抱住女儿,生怕她做出啥出格的事儿来。
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
那风刮得呼呼作响,仿佛要把一切都卷走似的。
李大山紧紧地抱住女儿,生怕她被风吹走。
风停之后,李大山发现,自己和女儿竟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他看着女儿,心里一阵欣慰。

因为他知道,女儿身上的邪灵,终于被这里的美景所感化,不会再发作了。
从此之后,李大山带着女儿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定居下来。
他们靠打渔为生,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心里却充满了幸福。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远离了那个诡异的世界,可以安心地过日子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李大山已经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而小翠也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每天都陪着父亲出去打渔,晚上就坐在院子里,陪着他聊天。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大山总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那些往事。
他后悔自己当初贪图有个女儿,擅自使用道术,惹出了那么多的祸端。
但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
他看着身边的女儿,心里一阵感慨。
因为他知道,无论命运如何波折,他们父女俩都能够相依为命,共度难关。
而这,也许就是命运给他们最好的安排吧。
李大山和小翠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一过就是几十年。
村里人都说,那地方邪性,外来人待不久。
可李大山和小翠,却像是被啥神秘力量给定住了,咋也离不开。

小翠越长越俊,村里的小伙子都瞅着她眼馋。
可小翠心里,却只有她爹。
每天陪着李大山出去打渔,回来就给他做饭、洗衣裳,伺候得那叫一个周到。
村里人都说,小翠孝顺,李大山有福气。
可李大山心里明白,这都是自己当初造的孽,如今女儿这样,也算是老天开眼了。
这天,村里来了个道士。
那道士穿着一身道袍,手里拿着个拂尘,看起来挺有派头。
他走到李大山家门口,说要给他家看看风水。
李大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道士是不是看出啥来了?
道士围着李大山的房子转了一圈,然后皱着眉头说:“你家这房子,风水不好。
有邪气。”
李大山一听,心里更慌了。
他连忙问道士咋办,道士说要给他画个符,贴在门上,就能驱邪避凶。
李大山一听,连忙点头答应。
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符,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在黄符上画了个奇怪的图案。
他把黄符递给李大山,说:“你把这符贴在门上,七天之内,不要出门。
七天之后,邪气自会散去。”

李大山接过黄符,按照道士的吩咐,贴在了门上。
然后,他就和小翠在家里待了七天,哪儿也没去。
七天之后,李大山打开门一看,只见门外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小伙子。
他吓了一跳,连忙把小伙子扶进屋里。
小翠一看,也吓了一跳,问李大山这是咋回事。
李大山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那道士的符起作用了,把这邪气给赶跑了。”
小翠听了,心里一阵害怕。
她问李大山:“爹,那咱以后咋办?”
李大山叹了口气,说:“咱也不知道这地方到底有啥邪性。
不过,既然咱已经在这儿待了这么多年,想必也不会有啥大事儿。
以后,咱就小心点儿,尽量别惹事儿。”
那小伙子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他醒来之后,第一句话就问:“这是哪儿?
我咋会在这儿?”
李大山和小翠告诉他,这是他们的家,他在门外昏迷不醒,被他们给救了回来。
小伙子一听,连忙道谢。

他说他叫王二狗,是附近村里的一个猎户。
前几天他进山打猎,遇到了野兽,被追得迷了路。
后来,他就不知道咋回事,来到了这个地方,还昏迷在了李大山家门口。
李大山一听,心里不由得一阵嘀咕。
他想,这王二狗是不是也被啥神秘力量给弄来的?
不过,既然他已经醒了,那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王二狗在李大山家里住了几天,伤也养得差不多了。
他感激李大山和小翠的救命之恩,就说要请他们吃饭。
李大山和小翠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那天,王二狗带着李大山和小翠来到了村里的一家酒馆。
那酒馆挺热闹,人来人往的。
李大山和小翠一进门,就觉得一股子热浪扑面而来。
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然后点了几个菜,要了几壶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王二狗突然问李大山:“大哥,你们在这地方待了这么多年,就没遇到过啥奇怪的事儿?”
李大山一听,心里不由得一紧。
他想,这王二狗是不是看出啥来了?

不过,既然他已经问了,那就得回答。
于是,他就把当年自己擅自使用道术,惹出女儿身上邪灵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二狗。
王二狗一听,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说:“大哥,这事儿可不小啊!
你得赶紧想办法解决,不然的话,恐怕会有大祸临头。”
李大山一听,心里更慌了。
他问王二狗咋办,王二狗说要带他去找一个高人,帮他解决这事儿。
李大山一听,连忙点头答应。
第二天,王二狗就带着李大山和小翠,离开了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他们走了很久,才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
那山村挺穷的,房子都破破烂烂的。
不过,村里人都挺热情,看到他们来了,都纷纷打招呼。
王二狗带着李大山和小翠,来到了一个破旧的道观前。
那道观挺小,就一间屋子。
不过,屋子里却供奉着很多神仙的塑像。
王二狗说,这就是他要找的高人住的地方。
李大山一听,心里不由得一阵嘀咕。

他想,这高人住的地方咋这么破呢?
不过,既然王二狗已经带他来了,那就得进去看看。
他们走进道观,只见一个老道士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王二狗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老道士的肩膀,说:“师傅,我带人来了。”
老道士睁开眼睛,看了看李大山和小翠,然后点了点头。
他说:“你们来找我,是不是遇到了啥难事儿?”
李大山一听,连忙点头。
他把女儿身上邪灵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道士。
老道士一听,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说:“这事儿可不小啊!
得赶紧解决。”
老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递给李大山。
他说:“你把这符纸贴在你女儿身上,然后带她去村口的老槐树下。
在那儿,我会帮她驱除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