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逃生
在清末民初那会儿,在山东临清县有个名叫柳河镇的村子,村东头住着一户人家,男人名叫李贵,妻子王氏长得如花似玉,两口子感情深厚,日子过得温馨甜蜜。
李贵为人憨厚老实,平时靠给人打短工维持生计,虽日子清苦些,但他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王氏有个姐姐,名叫王翠花,住在邻村,嫁了个名叫赵三的屠夫,此人心黑手辣,且是个爱占便宜的主儿。
这天,王翠花领着赵三来到妹妹家,一进门就见李贵正满头大汗地在院子里忙活,原来,这院子里的水井用了好些年头,不知怎的突然干涸了,这眼井可是全家的命脉,没水可不行。
王翠花见状,撇撇嘴道:“哟,妹夫啊,这井都干涸了,你还忙活啥呢?
赶紧另挖一眼吧!”
李贵喘着粗气说道:“不是我不想挖,只是这挖井可不是个小工程,得花不少钱呢!”
赵三在一旁冷笑道:“妹夫啊,不就是挖口井嘛,能花几个钱?
等回头我帮你算算,看看这井挖得值不值!”
李贵一听这话,心中不悦,但碍于情面,也没多说什么。
王翠花则在一旁说道:“妹夫啊,你可别听他的,他就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你别往心里去。
不过回来,这井确实得挖,这样吧,我们两口子先借给你些钱,等你手头宽裕了再还我们!”
李贵一听这话,心里这才好受些,赶忙说道:“多谢姐姐姐夫了,等我有了钱,一定第一时间还给你们!”
就这样,在王翠花夫妇的帮助下,李贵开始着手挖井。
可挖了十多天,竟挖到了石头层,井眼再也无法往下挖了。
李贵心急如焚,要知道,这眼井可是花了不少钱呢,要是挖不成,那可咋整?

这天傍晚,李贵正坐在井边发愁,却见王翠花夫妇鬼鬼祟祟地来到院子外,朝着井边张望。
李贵心中一惊,赶忙躲在一旁偷看。
只见王翠花对赵三说道:“你看,这李贵真是个废物,挖了这么多天,竟挖到石头层了,我看这井是挖不成了!”
赵三冷哼道:“哼,早就跟你说了,这李贵就是个窝囊废,干啥啥不行!
不过嘛,这井挖不成也好,等他没钱还咱们,咱就把他妹妹接过来,让她也尝尝当屠夫的老婆是啥滋味!”
王翠花一听这话,顿时笑得花枝乱颤,道:“还是你有主意,等咱们把妹妹接过来,那日子可就美哉了!”
李贵一听这话,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想到,这王翠花夫妇竟是如此狠毒之人,不光想占自己的便宜,还想占自己妻子的便宜。
李贵本想冲出去理论,但转念一想,自己势单力薄,根本不是这二人的对手,于是强压下怒火,决定暗中观察,看看这二人究竟想耍什么花招。
接下来几天,王翠花夫妇每天都会来院子里张望,见李贵仍在挖井,便在一旁冷嘲热讽。
李贵心中憋屈,但又不敢发作,只能忍气吞声。
这天深夜,李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仍在想着挖井的事。
突然,他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响动,赶忙穿衣下床,悄悄来到窗前查看。
只见王翠花夫妇正鬼鬼祟祟地朝着井边走去,手中还拿着铁锹和绳索。
李贵心中一惊,赶忙躲在门后偷看。
只见王翠花对赵三说道:“你看,这李贵睡得跟死猪一样,咱赶紧动手吧!”
赵三点点头,二人便开始朝着井里填土。
李贵见状,心中大惊,这才明白,这二人是想活埋了自己啊!

他心中悲愤交加,但此时出去无异于送死,只能强压下怒火,暗中观察。
不一会儿,王翠花夫妇填完了土,拍拍手上的泥土,便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李贵见二人走远,这才悄悄来到井边,朝着井里望去。
只见井里黑漆漆一片,啥也看不见。
他心中焦急,但此时出去仍是凶险万分,只能暂且留在屋里,等待时机。
次日一早,李贵假装仍在挖井,暗中观察王翠花夫妇的反应。
只见二人见李贵仍在忙活,便在一旁冷笑道:“哼,这李贵真是个傻子,还在这挖呢,殊不知自己已经被活埋了!”
李贵一听这话,心中更加确信,这二人就是想置自己于死地啊!
他心中悲愤交加,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只能继续隐忍。
这天傍晚,李贵趁王翠花夫妇不在,悄悄来到井边,用铁锹将填进去的土一点点刨了出来。
不一会儿,他便刨出了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李贵心中大喜,赶忙顺着洞口爬了进去。
只见这井底竟是一个宽敞的洞穴,里面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
他心中有些害怕,但此时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他顺着洞穴走了许久,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水声。
他心中一动,赶忙朝着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一处地下暗河旁。

只见这暗河水流湍急,水面上还漂着许多杂草和树枝。
李贵心中一惊,暗道:“这暗河如此凶险,要是掉进去,那可就没命了!”
他心中焦急,但此时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沿着暗河往前走。
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掉进河里。
走了许久,他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丝光亮。
他心中大喜,赶忙朝着光亮处走去。
不一会儿,他便走出了洞穴,来到了一处茂密的树林中。
只见这树林中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与他之前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
他心中感慨万分,暗道:“没想到这地下竟有如此仙境,我算是捡回一条命了!”
他顺着树林往外走,走了许久,才来到了一处小村庄。
只见这村庄虽小,但房屋错落有致,村民热情好客,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李贵心中感激不已,赶忙向村民们打听回家的路。
村民们告诉他,这村庄名叫桃源村,离柳河镇有百余里地呢。
李贵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要知道,他此时身无分文,又无交通工具,要想回到柳河镇,谈何容易啊!
村民们见李贵面露难色,便纷纷劝他留下来。
李贵心中感激不已,但一想到家中的妻子王氏,便婉言谢绝了村民们的好意。
村民们见李贵去意已决,便纷纷拿出干粮和盘缠送给他。

李贵心中感动不已,赶忙向村民们道谢。
就这样,李贵怀揣着村民们送给他的干粮和盘缠,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但一想到家中的妻子王氏,便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天傍晚,李贵终于来到了柳河镇。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朝着家中走去。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家门口。
只见大门紧闭,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响。
他心中一惊,赶忙上前敲门。
敲了半天,却见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陌生男人探出头来。
李贵心中一惊,赶忙问道:“你是谁?
我妻子王氏呢?”
那男人见状,冷笑道:“哼,你妻子?
她早就跟别的男人跑了!”
李贵一听这话,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竟得到了这样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他心中悲愤交加,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只能强压下怒火,问道:“那你可知她跟哪个男人跑了?”
那男人冷笑道:“哼,我怎会知道?

不过嘛,你可以去问问你那姐姐姐夫,他们或许知道些内幕呢!”
李贵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他强压下怒火,转身朝着王翠花家走去。
一路上,他回想起王翠花夫妇的种种恶行,心中愈发坚定了要找他们讨回公道的决心。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王翠花家门口。
只见大门敞开着,院子里灯火通明,王翠花夫妇正坐在院子里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李贵见状,心中愈发愤怒,他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怒视着王翠花夫妇。
王翠花夫妇见状,先是一惊,随即冷笑道:“哟,这不是李贵吗?
你咋回来了?
莫非是挖到宝贝了?”
李贵怒喝道:“你们别装蒜了!
我妻子王氏呢?
她在哪?”
王翠花夫妇一听这话,顿时面面相觑,随即冷笑道:“哼,你妻子?
她早就跟人跑了!
你回来找我们也没用!”
李贵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他猛地扑上前去,与王翠花夫妇扭打在一起。

王翠花夫妇俩一看李贵这不要命的架势,当时就吓得酒醒了一半。
赵三顺手抄起一根擀面杖,王翠花则在一旁咋呼:“你这死鬼咋还动手了呢?
咱俩可是帮了你的啊!”
李贵哪还听得进去这些,眼睛都红了,边打边骂:“你们这两个狼心狗肺的玩意儿,我妻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非杀了你们不可!”
赵三一边躲闪,一边骂道:“你个穷鬼,你以为你是谁啊?
你媳妇跟野男人跑了,跟我们有啥关系?”
李贵一听这话,更是火上浇油,一拳就把赵三打倒在地。
王翠花一看不好,撒腿就往屋外跑,边跑边喊:“快来人啊,救命啊,李贵要杀人啦!”
李贵也没心思去追她,上去照着赵三就是一顿猛踹,直到赵三躺在地上不动弹了才停手。
他累得气喘吁吁,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的狼藉,心里五味杂陈。
这时,村里的人也被王翠花的喊声引了过来,一看这架势,都愣住了。
有的人赶紧上去拉李贵,有的人则去查看赵三的伤势。
李贵被众人拉开后,仍是一脸怒容,大声喊道:“你们别拦着我,这俩人害得我家破人亡,我今天非得弄死他们不可!”
村里的老村长走了过来,叹了口气,拍了拍李贵的肩膀说道:“李贵啊,你先冷静冷静,有啥事咱好好说,别冲动。”
李贵喘着粗气,看着老村长,眼里满是悲愤:“村长,您可得给我做主啊,这俩人狼狈为奸,害得我家破人亡,我妻子现在都不知去向,我……”
老村长皱了皱眉,转头看向王翠花,厉声问道:“翠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赶紧说清楚!”

王翠花一看这阵势,知道躲不过去了,哭丧着脸说道:“村长,我……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啊,我就是借给李贵点钱让他挖井,我哪知道他媳妇会跑啊?”
李贵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又要冲过去打她,被众人给拦住了。
老村长沉吟了片刻,对众人说道:“这样吧,咱们先把赵三送去看大夫,然后再说这事。”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赵三抬到了村里的诊所,大夫检查了一下,说是没什么大碍,就是受了点皮外伤。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又回到了王翠花家。
此时,王翠花已经吓得脸色苍白,坐在地上一个劲地哆嗦。
老村长看着她,叹了口气说道:“翠花啊,你这次做得可不地道,不管咋说,李贵都是你妹夫,你咋能这么害他呢?”
王翠花低着头,小声说道:“我……我就是看他家穷,想占点便宜,我哪知道会这样啊?”
老村长摇了摇头,又对李贵说道:“李贵啊,你也别太激动了,现在你媳妇跑了,咱得想办法把她找回来才是。”
李贵一听这话,眼里闪过一丝希望:“村长,您说我媳妇还能找回来吗?”
老村长叹了口气:“这事不好说,不过咱得尽力去找。
这样吧,我明天就去镇上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你媳妇的消息。”
李贵感激地点了点头:“多谢村长了,只要能找回我媳妇,让我干啥都行。”
就这样,众人散了,李贵也回到了自己破败的家中。
他坐在屋里,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接下来的几天,老村长带着村里的人四处打听王氏的消息,但都没有任何线索。
李贵也变得日渐消沉,整天坐在院子里发呆。

这天,村里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在镇上的青楼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王氏的女人。
李贵一听这话,当时就来了精神,也顾不上多想,拔腿就往镇上跑。
到了青楼门口,李贵喘着粗气,一把抓住门口的龟公问道:“你们这有没有一个叫王氏的女人?”
龟公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啊,我们这的姑娘都有名字,没叫王氏的。”
李贵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他还是不死心,硬闯了进去,一间一间地找。
青楼的老鸨一看这架势,赶紧派人把他给拦住了。
李贵红着眼睛,大声喊道:“你们别拦着我,我要找我媳妇!”
老鸨皱着眉头说道:“你这人咋这么不讲理呢?
我们这哪有你媳妇啊?”
就在这时,一个姑娘从楼上走了下来,看到李贵后,愣了一下,随即惊呼道:“这不是李大哥吗?
你咋来这了?”
李贵一看这姑娘,顿时愣住了,这不是村里的小芳吗?
他疑惑地问道:“小芳,你咋会在这?”
小芳叹了口气,说道:“我……我也是没办法,家里太穷了,我只能来这了。”
李贵一听这话,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小芳也会落到这种地步。
他看了看小芳,又看了看青楼的环境,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抓住小芳的肩膀,急切地问道:“小芳,你在这有没有见过一个长得很像我媳妇的女人?”
小芳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见过,不过她已经不在这了,她被一个有钱的老爷给赎走了。”

李贵一听这话,心里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你知道她被带到哪去了吗?”
小芳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不过那个老爷经常来我们这,你可以在这等等,说不定他会再来。”
李贵咬了咬牙,决定在这等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守在青楼门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终于,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那个老爷坐着马车来到了青楼。
李贵一看这架势,当时就从地上弹了起来,冲了过去,一把抓住马车的缰绳,大声喊道:“停下!
我要见你!”那老爷被李贵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马车猛地一停,差点把他从车上颠下来。
他怒喝道:“你这刁民,竟敢拦本老爷的马车,活得不耐烦了?”
李贵也豁出去了,啥也不顾了,红着眼珠子喊道:“老爷,我找您找了好几天了,您得帮帮我!”
老爷身边的保镖一看这架势,就要上去动手。
老爷却摆了摆手,说道:“慢着,看他这样子,像是有什么急事,让他说说。”
李贵也顾不上客气了,赶紧把王氏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那老爷听完,皱了皱眉,说道:“确有此事,前几天我是赎了个女人出来,不过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你媳妇。”
李贵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激动起来:“老爷,肯定是她,肯定是她!
您能带我去见见她吗?”
老爷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吧,你先跟我回去,我让人把她叫出来,你认认看。”
李贵连连点头:“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就这样,李贵跟着那老爷回了府。
到了府上,老爷让人把王氏带了出来。
李贵一看王氏,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这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媳妇啊!
王氏看到李贵,也是一愣,随即哭了出来:“李贵,你咋会在这?”
李贵上去一把抱住王氏,说道:“媳妇,我可找到你了,这几天我都要急死了。”
王氏哭着说道:“李贵,我对不起你,我不该听信那俩人的话,跟他们跑了出来。”
李贵擦了擦眼泪,说道:“都过去了,咱不提了,咱现在就回家。”
那老爷在一旁看着,叹了口气,说道:“你俩既然团聚了,那就好。
不过,你得记住,以后别再做这种糊涂事了。”
李贵赶紧点头:“多谢老爷,多谢老爷,我以后一定好好对我媳妇,再也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就这样,李贵带着王氏回了家。
村里的人一看他俩回来了,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李贵也顾不上多解释,拉着王氏就进了屋。
进了屋,李贵看着王氏,说道:“媳妇,你这次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咱俩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再也不分开了。”
王氏点了点头,说道:“李贵,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听信别人的话了。
咱俩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李贵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咱俩一起努力,啥都能有。”
接下来的日子,李贵和王氏起早贪黑地干活,日子虽然苦,但俩人的心却贴得更紧了。
村里的人看他俩这么努力,也都伸出了援手,帮他俩干点这干点那。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李贵和王氏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这天,他俩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李贵啊,你家来客人了!”
李贵一愣,赶紧出去一看,原来是那老爷家的管家带着几个下人,抬着几箱东西来了。
李贵赶紧上前问道:“管家,您这是干啥啊?”
管家笑了笑,说道:“这是老爷赏给你们的,说你们勤劳善良,值得表扬。”
李贵一听这话,赶紧推辞:“这使不得,这使不得,我们哪能要老爷的东西呢?”
管家却说道:“你就别客气了,这是老爷的心意,你们就收下吧。”
就这样,李贵和王氏收下了这些赏赐。
村里的人一看他家来了这么多好东西,都羡慕得不行。
李贵却跟王氏说:“这些东西虽好,但咱不能忘了本,咱还得好好干活,不能光靠别人。”
王氏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咱俩一起努力,啥都能有。”
就这样,李贵和王氏继续努力地干活,日子越过越好。
村里的人也都夸他俩能干,说他俩是村里的模范夫妻。
过了几年,李贵和王氏有了一儿一女,日子更是过得红红火火。

每当有人问他俩咋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时,他俩总是笑着说:“只要咱俩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天,村里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镇上的煤矿要招人,工资还不低。
李贵一听这话,当时就来了精神,跟王氏商量了一下,决定去煤矿干活。
王氏虽然有点担心,但知道这是为了家里好,也就同意了。
李贵去了煤矿后,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虽然累,但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多干一点,家里就能过得更好一点。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李贵和王氏用汗水换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们不仅盖起了新房,还供两个孩子上了学。
村里的人都说,李贵和王氏是真正的模范夫妻,是村里人的骄傲。
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李贵和王氏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们也更加珍惜彼此,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