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高梅
编辑|t
引言因为《宰相刘罗锅》这部剧,很多人对刘墉这人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剧中,刘墉担任宰相一职,常年弯着腰驼着背与和坤斗智斗勇,形象深入人心。
因此人们受影视剧的影响,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历史上刘墉就是这样。但真实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刘墉既不是罗锅也并非宰相,更没斗过和珅,存在感极低……
(《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
一、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刘墉身高将近两米,他也不是罗锅,但是为什么会有“刘罗锅”这个外号呢?是怎么来的?
这其实是因为刘墉在年纪大了之后便开始弯腰驼背,嘉庆皇帝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刘坨子”。
这时候,刘墉已经八十多岁了,一个老人难免弯腰驼背。但是年轻时候的刘墉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刘罗锅”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太正确的。
还有一点也可以证实刘墉并不是“罗锅”。刘墉一个科甲出身的人,在这么严明的选官制度下,“身、言、书、判”是为官要过的第一关,每一项都得合格才能入选,只要有一项没合格,那必然是不可以入朝为官的。
那合不合格到底怎么判断呢?
身指的是身材相貌,必须要身材匀称、长相端正。言就是得要讲话清晰,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书指的是书法,需要写的一手好字,美观大方。判指的是考试文章,需要文理优长。
据说钟馗就是在“身”这一关被淘汰的,仅仅是因为相貌丑了些,即使他才高八斗、满腹经纶,那也是不行的。
当时清朝的选官对身形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身体上有缺陷的人是注定会落选的,所以刘墉必定不是罗锅。
(刘墉照片)
二、我们熟知的宰相刘罗锅真的是“宰相”吗?宰相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他拥有滔天的权势,可以把握朝廷的局势,地位仅次于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就是宰相。
宰相这一官职延续了上千年,到元朝时,皇权孱弱,宰相权重。明初朱元璋继位之后,他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在于朝臣权利过大,因此对宰相一直存有防范和猜忌之心。
(宰相形象)
加上当时的宰相胡惟庸独断专行,许多事情都不向皇帝请示,直接自己做主,最后因谋逆罪被处死了,朱元璋就把宰相这个职位废除了,六部直接对接皇帝。
早在明朝就已经没有宰相这个职位了,清朝也没有再设置宰相,以内阁大学士充当了宰相这一角色,但是两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内阁大学士只是个虚职,并没有决策权,和宰相的权力比起来,弱太多了。再后来,雍正设置了军机处,内阁大学士就彻底沦为摆设了。
(内阁大学士画像)
首先清朝没有宰相这个职位,其次刘墉最高的官职就是东阁大学士,没有什么用,权力很低很低,所以刘墉根本不是宰相,都是胡编乱造的,根本不可能的事。
三、刘墉斗和坤究竟是真是假?在《宰相刘罗锅》这部影视剧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刘墉与和坤互斗的场景,整个作品都是围绕两人的斗争展开的。
但是在正史中并未找到关于两人的斗争的详细记载,所以这些故事大多都来源于民间传闻,或者野史记载,这么说来,整体上可信度其实并不高。
(刘墉与和坤斗嘴的画面)
这也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两人究竟有没有交集?
乾隆四十一年,刘墉任职内阁学士,这个时候的和坤已经是军机大臣了。
两人身份差距大,刘墉任职的内阁学士只有虚名,是没有实权的,军机处确是有实权的,所以这个时候的刘墉,凭他的身份地位,是没有与和坤斗争的资本的。
后来刘墉到达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后,和坤也爬的更高了。一直以来,刘墉的官职品位都比和珅低,基本是没有与和珅斗的资本的。
史料中关于两人的交集仅有寥寥几处。
(《宰相刘罗锅》里的和坤)
乾隆四十七年,爱新觉罗·弘历派和珅、刘墉与钱沣一起办理山东巡抚国泰“营私舞弊”的案子,两人又聚在了一起。
乾隆帝也是有私心的,他想要包庇国泰这位皇亲国戚,和坤与国泰关系好,肯定会有所偏颇。
但最终国泰还是被查处,虽然刘墉参与其中,但其实出力的人是钱沣,刘墉只是起到了配合的作用。
或许刘墉是看不惯和坤的,但是和坤与乾隆关系密切,权势之大,刘墉心里肯定是忌惮的,所以并未与和坤发生过正面冲突。
(《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
直到嘉庆帝登基后,实在忍不了和珅了,嘉庆才下令让刘墉把和珅查了。
《清史稿》中记载,嘉庆四年,刘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
这里说的是嘉庆四年,刘墉被嘉庆皇帝派去办理和坤的案子,两人产生了交集,但这并不是两人之间的斗争。刘墉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并且在如何处理和珅时,刘墉还曾出言偏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刘墉和坤之间虽然有过多次交集,但是两人并没有发生过斗争。
(钱沣半身像)
《宰相刘罗锅》中虽然有很多剧情都不符合历史,但是这部剧的热播,大大的增加了刘墉的名气。
事实上,刘墉在历史中的存在感很低,并不像《宰相刘罗锅》剧中演的一样。
嘉庆二年三月,他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的时候,乾隆表示是因为没有其他人选,所以才提拔的他,显然他是不受重视的。
同年,和坤已经是大清第一朝臣了。比刘墉混的好的多,乾隆的关系也更亲近。
(刘墉半身像)
刘墉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刘墉逝世,享年八十五岁,据说去世的时候十分安详,他这一生跌宕起伏,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了。
参考资料:[1]陆杨.名符其实官二代磨圆棱角笑清风探访宰相“刘罗锅”故居[J].时尚北京,2013,(08):228-231.
[2]隋瑾.刘墉:我不是宰相,更不是罗锅[J].群文天地,2012,(13):103.
[3]刘墉真的是“罗锅儿”吗[J].文史博览,201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