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计划入围短片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创作宝藏

岁月浅笑的秘密园 2025-02-22 12:37:31

踔厉风发,云程发轫

电影的未来将“越来越短了”?在电影某种程度上需要跟日渐趋于大众生活主流的短视频去竞争关注,观众对影片叙事体量的需求逐步收缩,影像创作的权力不再被少数人所把持,转而朝向全民开放的当下,这似乎是一句值得惕虑的箴言,隐约暗示着电影即将走下神坛。

但当我们把目光放落到仍在孜孜汲汲地耕耘其作品的导演群体以及因应他们的需要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的短片节展与短片竞赛之时,此种说法又宛如一则开诚布公的预告,坦然宣示着电影创作和那些怀揣赤诚之心或初涉、或深耕影像领域的创作者们依然在尝试探索并拓宽“观看”与“表达”的新界域。

自NOWNESS天才计划启动以来,参赛选手的热情有增无减,赛事送评短片数量亦稳步上升,前两届入围的作品已相继在上海K11 Chi美术馆、上海 Modern Art Base与Modern Studio,以及杭州的中国美院美术馆举行展映活动,反响颇为热烈。

及至今年,第三届NOWNESS天才计划也正在进行中,经过甄选入围的13部短片在创作路径、视听建制以及社会观察的层面均展现了导演们纷纭多姿各有千秋的个人思考,显示出他们昂扬奋发的创作态度与来日可期的发展潜质。

而这些入围影片还将接受专业评审团进一步的评鉴,最终选出最佳影片(Best Short Film)、评审团荣誉(Grand Jury Award)、艺术先锋荣誉(Artistic Award)、观众选择荣誉(Audience Award)和生态关注荣誉(Envirovision Award)五个奖项得主。以下是对本届NOWNESS天才计划终选入围短片的简要综述。

01 百花齐放的创作面向

入围NOWNESS天才计划终选的13部短片里,鲜有同质化的作品,显露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其中动画短片四部,真人短片九部。

而在动画短片之中,王之珩导演的《患者的心态》以类似古早游戏机般的画面风格,展现病患的意识流动与心理状况,并以此为基,试图延伸至医患这一社会关系维度再作究察,折射出人同人之间无法换位与共情的困境,精巧地呈示了由冷静到冷漠不过一步之遥的微妙区隔。

《患者的心态》剧照

《小孩》静帧

《小孩》一片则聚焦于私人化情感,通过一件毛衣串联起亲人间的代际关系,传达那份未能宣诸于口的,包含错迕与遗憾的深沉爱意。影片使娓娓道来的主观叙说与富有动感及想象力的画面相结合,轻逸灵动地阐扬了简致素朴却温润真挚的亲子之爱,在清晰通透的暖意之外,又匿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伤怀。

与上述两部影片秉持一种情感逻辑贯穿全片有所不同,马维佳导演的《河岸》则有更为明确的叙事诉求:记录无法被大声言说的历史创痛,纪念那些曾经存在,却默然消失的女孩。本片的故事脉络晓畅,叙事节奏平稳,意象元素精到,视听表达上颇具匠心。弃婴的冤屈与生者的负重并行,文本的褶皱也因此得以浮现,使其视觉设计不仅止于幕内的感官体验,更牵引出一些可值省思的画外之意。

《河岸》剧照

而真人短片方面同样各具特色,皆带有创作者们独到的观察视域与自觉的创作意识。既有如《阿卜杜G》与卓澜导演的《长河落日》这样观照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与个人憧憬的影片,亦存在项天歌导演的《金海岸大舞台》这种直击剥削女性与女性抗争议题的作品。

《阿卜杜G》海报、《长河落日》海报

《金海岸大舞台》海报

此外还有在短片创作思路上形成鲜明反差的作品,譬如乐毅导演的《葬礼》与一列导演的《心诚则灵》。前者是一部相当具有实验气质的短片,纯粹以视觉意象而非文本内容进行创设,侧重于某种情绪的体验,更接近当代艺术家的实验影像。后者比较贴近传统的叙事方式,以类型短片的架构讲述了一个为中彩票而拼命更换佛像,结果招致一系列疯狂事件的小市民故事。

《葬礼》剧照

《心诚则灵》剧照

元圆导演的《雁南飞》与周行导演的《囡囡》则在某种层面上显得殊途同归。两部影片都有关注到亲子矛盾的困境,《雁南飞》呈现了蒙古族小姑娘在父母离异后无法适应难以自处的困窘与尴尬,而《囡囡》展现的是一个母亲为寻回自己曾经抛弃的大女儿,却不慎冷落甚至伤害了小女儿的感情。

《雁南飞》剧照

《囡囡》剧照

张旭煜导演的《刺骨》与王炜导演的《双相》分别从女性捐卵巢换钱和校园霸凌的社会新闻中取材,前者以冷冽的拍摄视角,相对客观地呈现出底层女性被作为一种商品,遭受侮辱与损害的生存状态。后者则经由饱含情绪的视听语言去揭示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精神上的伤害与摧残。

《刺骨》剧照

《双相》剧照

多元的创作视角和丰澹的思想情感,多样的题材内容与开放的艺术理念,让本届NOWNESS天才计划的竞赛未有流于单一向度的表达路径,从而在对短片可能性的开掘上,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创作面向。

02 放飞自我的视听表达

短片因与长片的叙事体量不对等,故而有时会被认为不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一个导演的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酌量,短片同时也具备着长片所难以企及的优势。它的形式可以更为自由奔放,去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行使其表意功能而不受文本空间的制约。特别是一些视听语言的建制,亦是为短片所独有,无法随意扩容或延展成长片的样态。

而纵观此次入围的13部短片,不乏在视听表达方面尝试发掘短片多样可能性的作品。几部动画短片相对来说自由度较高,在场面的经营与调度上呈现出一种随性的跳宕,却又维持住了一个整体的设计感。其影像的节奏并不追随现实的时间逻辑,而是在沿着情感的波动与流转抑或是想象力的漫溯相应有所变化。几位导演既有承袭或借鉴其他媒介与作品在视觉风格上的调性,又将此种影响内化为其短片视听层面上的幽思奇想,使之呈露出自己的个性。

《葬礼》剧照

比如《葬礼》一片,基本舍弃了惯常的叙事思维,代之以盈满的视效与浩瀚的景象,死亡与丧葬的画面同进入太空的场景相拼接,一种咏叹调式的宏大与诗意油然而生。整个视听的表达跳脱出了服务于内容的层面,直观作用于意绪的生成与体验。

《那雷》剧照

另一类作品则通过视听设计让内容更为切近创作者所希图表达的情绪,例如覃俊杰、李玥导演的《那雷》。这部影片试图钩沉起残余的记忆,在名为那雷的偏远之地,编织主角父母过往故事的余烬。本片在视听层面的表达有些近似毕赣导演《地球最后的夜晚》,如梦似幻的呓语与暧昧难明的情绪同它虚实相生光影流转的视觉画面尚能共洽,既存在仿效与学习的影子,也有一些个人创作设计上的心思。

03 冷峻克制的社会观察

现实主义题材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活水源泉,相比于天马行空自成一格的想象抑或是喃喃自语的先锋与不破不立的影像探索,大多数入围短片还是以其删繁就简的创作方式与冷冽自持的观察视角体现了它们的社会意识与人文关怀。

如前文所提及的《刺骨》与《双相》,张旭煜导演十分沉静地拍摄了两个女孩试图通过捐献卵巢换取金钱的地下交易,将一个具有一定戏剧张力的故事处理得平稳、克制、不动声色。虽然以故事体量而言,或许有发展为叙事长片的空间,但恰恰是在短片的格局里,令影片对人物困境的那种冷峻审视拥有了更摇撼人心的力量感。

《刺骨》剧照

王炜导演在他的短片《双相》呈现了遭受校园霸凌的被胁迫者与受害者,并通过一个戏剧性事件(阔别多年后重逢)与人物内心的负罪感回顾昔年的情感及精神创伤。没有激烈的争吵与苍白的辩解,导演只让受害者的生活在被胁迫参与施暴的好友眼里渐次呈现,无言的哀伤与无可挽回的过去经由旁观者的注视与回忆得到了很好的渲染与诠释。

而如《长河落日》、《阿卜杜G》这样的影片则带有对少数民族个体情感的客观书写。不论是一心向往到别处生活的阿卜杜G又或是深信死去的孙子转世为一匹小马,故此踏上寻马之路的老奶奶,他们的文化生活兴许同普罗大众有所差异,但其情感愿景与生活憧憬却是一般无二。导演简单、素朴、直观地纪录了他们的生活与行为,在疏离的镜头背后,闪现的是善意的目光。

《长河落日》剧照

再像是《雁南飞》与《囡囡》,也分别以离异家庭与缺爱子女的视域展示了复杂扭曲的亲子关系与代际矛盾,“继母”和“姐姐”的介入使本就不稳当的父/母女情感愈加风雨飘摇,创作者则在呈示这种冲突之余,意欲借此勾连起社会转型与生活史之间的款曲,力图指涉更为广阔的语义面。

总体来看,入围影片的导演们大都呈露出相当积极的言说渴望与创作热忱,不过同时他们也有审慎处理现实素材和社会议题的意识自觉,能够在短片的形式当中自如地处理视听上的内容隐显,抱持隐忍克制的创作理念,从生活阅历与社会观察中汲取丰富的灵感和养分

结语

短片历来被视作新导演们在影像创作领域试水的练手习作,是为积累经验拍摄长片的预热阶段。而评价一名初出茅庐的导演具备多大潜力,也往往会以其短片作品是否显示出驾驭叙事长片的才能作为标尺。

但今时不同往日,短片作品不再停留于为长片作嫁的从属地位,在这个“视听书写”能够被全民所参与的时代,短片同样可以是对创作者影像才能的重要评骘。

它既不受限于表现形式,亦不拘泥于思维定势,短片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表达,让创作者自由徜徉于求索与开发影像可能性的浪潮中,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

而NOWNESS天才计划志在找寻与帮扶的,也正是这样独具个性超逸出群的“声音”。在本届终选入围的短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会是这批在影像创作上踔厉风发,云程发轫的青年导演,还将是他们所寓示着的,一道象征影像艺术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的时代曙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