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到一个视频。
博主@丑穷女孩沈浪浪的好友蒋老师:
34岁和未婚夫分手以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教师编。
“爱情不顺”但“事业起飞”,这其实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情不是吗?
博主沈浪浪专程来采访蒋老师,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却发现,从好友蒋老师的嘴里挖不出一句自我肯定的话:
“我本来就不擅长讲话,居然来当老师。”
“都是运气好,对未来也没有期待。”
“我太清楚自己在社会哪个水平,我太普通了。”
听到这些话,沈浪浪简直快要崩溃了。
因为在她眼里,蒋老师其实跟很多人一样,非常优秀:
“曾在学校被老师公开侮辱,是你拿着联名举报信一个个找到同学签字,为大家声张正义。”
“在你妈妈背着你偷偷找你前男友让你俩复合时,是你义无反顾考编上岸,选择重新开始。”
“为什么你这么优秀,却还要一直否定自己呢?”
这句疑问,也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聊的:
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很棒了,却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果你也觉得疲惫、内耗,总是奔走在不断证明自己的道路上。
不妨停下来,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和我一起探索:感受到“我不够好”时,应该如何完成内在自洽。
我们这么努力,却还是“不够好”
有一通电话,我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为那时候的我一直在想:
关系里究竟卑微到什么程度的女人,才会连试探对方的过错,都如此小心翼翼?
那段时间,朋友小路刚生完二胎,她丈夫整月整月出差,总是不着家。
于是小路担心,丈夫可能出轨了。
她给所有和丈夫共同的朋友打电话,想要寻找一些端倪。
可言语间,不是对丈夫的指责,而是对自己的厌弃:
“我太笨了,跟不上他的节奏,他可能嫌弃我了吧?”
“我觉得他应该想要一个能在事业上帮到他的人吧?但我不够有头脑。”
“我不太会处理情绪问题,他的情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他肯定累了吧?”
实际上,她远没有自己说的那么“不好”。
丈夫创业以后,小路自考会计证,帮着丈夫处理财务方面的问题。 小路的父母对女婿有很多不满意,都是小路在中间调和,处理家庭矛盾。 丈夫有时候压力很大,小路便会计划旅行,做完整的攻略,确保丈夫能有足够的放松。 甚至孩子从出生以后,吃什么奶粉,去哪里上学,从来都没让丈夫操心过。作为妻子,她很称职;
作为女儿,她很懂事;
作为母亲,她很能干。
可作为自己,她总是不满意。
她总想着:
“是不是还应该再考个高一点的学历?”
“是不是应该再多买点课程培训?”
“是不是再多接触一些高净值的圈子,给丈夫拓宽人脉?”
“是不是应该再学点儿童心理,时刻注意孩子的身心发展?”
事实是,她也真的这么做了。
她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拼命逼自己“成长”。
可她依旧很焦虑。
其实,给我们这些朋友打电话那段时间,她的丈夫并没有出轨。
只是因为工作、环境压力太大,两个人的关系确实因为各种琐事,变得有些紧张。
可小路却把归因全部放在自己身上。
总认为,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让关系变成这样。
就好像,无论怎么努力,她都没有办法认可自己。
真的是她不够优秀吗?真的是她不够好吗?
我想如果她的内在能发出声音,那大概就是:
你好好看看我吧,你别逼我了,我已经做的够多够好了!
所以,那些所谓的“优秀”、“足够好”,到底是谁制定的标准?
统计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回归平均”。
是指当一组数据的极端值(无论是高还是低)被重复测量时,这些极端值往往会在后续的测量中向平均值靠拢。
换句话说,它们会显示出一种向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
“优秀与否”也是如此。
无论我们看上去有多么优秀,或者有多么差劲,最终都会向“平均”靠拢。
大家都一样。
没有什么标准能够定义一个人的“优秀”。
但我们的认知可以。
那么,为什么我们总会有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够好”的认知存在呢?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如此苛刻?
在我看来,一个人要形成对「自我」的认知,一定会是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环境」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环境」,同样包括身边的人,以及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
曾有一段时间,我也很喜欢自我否定。
从零开始学写作,第一次拿到的稿费有1000块;
我却对自己说:“都是运气好吧,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被渣男分手,眼睁睁看着他无缝衔接;
我对自己说:“你不漂亮,身材也不够好,难怪他和你分手。”
现在看来,对自己说出这么苛刻的话,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霸凌。
然而,那时候的我并不自知。
这是因为,小时候的我,被父母实施了「批评式」教育。
考试考了98分,他们一定会追问我剩下2分怎么丢的?
被叔叔阿姨夸奖“漂亮”,我妈一定会追着说我“又黑又胖”,让我不要高估自己的颜值。
当然,父母的认知也有局限,也有他们的考量,我在这里并没有埋怨的意思。
只不过,长期生活在被否定的环境里,不知不觉的,我也认同了这些否定。
并且,为了摆脱这些「否定」,长大以后,我变得非常努力,去摆脱这些否定。
我学习健身,还曾经考过教练证,最初并不是因为喜欢「健身」,而是害怕「又黑又胖」的我,没有人喜欢;
我报了很多课程,心理类的、社科类的、经济类的、技术类的;
最初我学习它们,并不是因为对这些课程感兴趣,而是觉得它们可能「有用」,能让我在职场中,获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
我这么努力,有用吗?
当然有用。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各方面的影响,那就是,努力追求优越,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些好处。
比如,拿到100分,爸妈就会对我们更宽容,更温柔,甚至还会给我们奖励;
比如,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家人就会对我们表达更多的赞赏;
也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爱与关注。
在这种「利益交换」的模式下,我们的“优秀”便有了标准,我们的努力也成为了交换。
因为驱动我们变“优秀”的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内心的恐惧:
怕不被关注、怕不被赞赏,怕没用就不被爱。
所以一旦我们没有达到那个标准,我们便会由衷地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更可怕的是,我们可能因此陷入一个非常严重的极端:
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厌恶感,甚至觉得:我这么没用,就这样“死”掉算了。
像我有一个同样做全职作者的朋友,有时候写稿过程中遇到卡文、不顺利的情况,她会觉得自己太废物了,陷入极大的抑郁情绪中,甚至好几天不和身边的人讲话。
我们的内在冲突如此强烈,是因为在达不到标准的那一刻起,我们的死亡本能开始攻击我们的内在了。
弗洛伊德说:“生命一旦开始,就产生了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
而唯一对抗这种死亡本能的,是二元论中的另一种本能:生本能。
当我们不断追寻着优越、将「达成外界」的目标视作我们「活着的意义」时,一旦不能「达标」,我们的恐惧便会像排山倒海般涌来。
如此一来,我们便陷入了无限消耗的循环。
为了抵抗恐惧而努力,达不到标准却会更加恐惧。
我们甚至没有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
为什么我要如此对待自己?为什么我和自己的关系这么差?
我到底应该如何和自己相处?
所幸的是,现在慢下来,也不晚。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会停止对自己苛刻呢?
其实我觉得,强迫自己“停止苛刻”,也是一种苛刻。
因为长期以来的认知模式,让我们习惯了追求“优秀”“卓越”。
强迫自己“停止优秀”,你会发现:
我们根本做不到。
但我们又会因为“做不到”,而埋怨自己“无能”。
如此一来,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循环。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停止苛刻,但是或许——
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对自己说的话,给我们的“苛刻”“放点水”。
比如:
当我们考编上岸,却还在埋怨自己“普通”、“运气好”、“没什么用”时;
我们或许可以说:“虽然还有进步的空间,但这次,你做的还不错,也算是一个小进步吧!”
再比如:
当我们没能处理好家庭关系、情绪问题,逼着自己买课学习时;
我们或许可以说:
“我当然可以学习,学习本身是没错的,但这一次,我可以允许自己学不懂,允许自己在累的时候休息,允许自己偶尔翘课。”
每一次“放水”,都给自己的“优秀标准”留白。
放下预判,给「优秀」扩展「容器」,接纳人性本就存在的那些缺陷:
懒惰、逃避、贪玩、放弃……
你会发现,就算它们偶尔跳出来一下,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你的内在,会放下沉重的负担,你会变得轻松起来。
其实,尝试不要为了「标准」而去努力。
我们去健身房流汗,不是为了别人能够多看我们一眼,而是因为喜欢运动的感觉;
我们报课程学习,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而是发自内在地为精进自己而感动;
做任何事,都是因为喜欢,而非恐惧。
最后,永远不要否定自己的成就。
考编上岸,考证升学,就是很厉害;
安排好一家人的日常,就是很厉害;
哪怕是很小的事,也不要否定。
今天做了运动,就是很厉害;
今天看了书,哪怕只有两页,还是很厉害;
今天你笑了,哪怕只是一瞬间,也是很厉害。
请记得,你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再为了任何人或任何事而贬低自己。
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或者你做到了什么,而在于你就是你,一个独特而宝贵的存在。
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学会善待自己,拥抱自己的每一面,活出最真实的自我吧。
*本文由珂文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