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苦硬吃,孩子泪流满面”:愧疚式教育,早该终结了!

张德芬空间 2024-08-20 13:31:21

一位网友分享了一件事,引无数人共情:

全家人高高兴兴包了一堆各种馅的饺子,等到吃的时候,老母亲却只煮了家人的份,自己把多余的边角料和饺子皮煮好吃掉了。

那一刻,作为女儿的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涌起各种复杂的情绪。

先是熟悉的愧疚,转而开始反感,最后又转为愤怒:

明明饺子已经多到冰箱都放不下了,她偏要吃饺子皮,这样自找苦吃到底是为什么?

由此,她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突然意识到:

那些一次又一次对母亲愧疚的事,母亲都有更好的选择。

其实,这种“愧疚式教育”,是很多中国家庭的通病。

活在愧疚感中的孩子,有多痛苦?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说过一句话:被看见,是生命最基本的需要。

在生命早期,这样的“看见”尤为重要。

养育者情感的在场、对孩子情绪的看见和接纳,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命养分和心理氧气,也是一个人一生的安全感和自尊来源。

但是,很多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都没被看见过。

于是当他们有了孩子后,因为感受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他们渴望“被看见”的需求被激活,自然无法看见孩子。

于是,他们可能会下意识“表演”。

就像我朋友的母亲,她特别勤快,每天一大早都会起来给朋友做早饭。可她每次非要等朋友吃完后,她才开始吃。

这让朋友很不舒服,总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从小暗暗发誓不能辜负母亲伟大的付出,直到朋友自己也成为了母亲后,她发现:

她等不了一点,而且跟孩子一起吃,孩子会更快乐。

其实,朋友的母亲不仅仅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更在用“我饿着肚子等你吃早餐”来建立一个无私伟大母亲的人设,获得光环。

她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获得朋友的看见:

你看,我是一个辛苦付出、全心为女儿的好妈妈。

而还有的父母,因为无法释放自己的压力与焦虑,不敢承认自己的匮乏,只能选择“卖惨”:

“我们家什么条件?你怎么能和别人比?”

“父母这么辛苦,你要争气要乖,给我们长脸。”

他们希望让孩子看到的,是自己的艰辛和不易。

就像在中年女性小A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辛苦又牢骚不断的父亲。

劳作一天的父亲一回到家,一坐下来就开始抱怨:“累死了。”然后对她说:“只要你争气,父母再苦再累都愿意。”

这让她落下了严重的心病。

从小,她就极尽节约,一花父母的钱就内疚,上学时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一百来块,不敢买菜吃,为了省下坐公交的一块钱,她可以连续走好几公里。

直到哪怕经济状况不差了,她对自己的苛刻也从未改变过:

从不买漂亮衣服,一花钱就心疼,更不敢享受生活去旅行、建立花钱的爱好、拥有更多的生命体验。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都是为了你”的父母:

“我含辛茹苦的都是为了谁?你怎么能这么不成器?”

“我留在这个家还不是为了你,要不然早就离婚了。”

他们想让孩子看见的,是自己的委曲求全、痛苦隐忍。

但话到嘴边,却成了“爱的绑架”。

就这样,孩子被强迫着去看见父母的处境,父母的情绪,父母的期待。但孩子们自己却从来没有被看见过。

于是,孩子们内在形成了极其严苛的超我。

他们总是自我攻击、莫名内疚,却可以对别人无私付出。

有人自己经济窘迫,却可以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大方地将借给不相熟的同事。

他们见不得别人不好,就像自己天生就欠别人的一样。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愧疚感制造的“病理性利他”。

他们还会因愧疚而形成了对父母亲的“道德防御”:我是糟糕的,而你们是完美的好父母。

就像有位中年女性总把一句话挂在嘴上:“父母的恩情,我就是一辈子都还不清。”

让她像苦行僧一样的反哺的,并非是爱和情感流动,而是内疚感。

而最糟糕的是,他们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很多人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无条件接受父母的安排,选择不喜欢的学校、专业和工作,和不喜欢的人进入婚姻;

也因无条件孝顺而放弃自己的喜好,让渡了人生自主性,让自己成为牵线木偶。

愧疚感的背后,双方都是受害者

但是,这些都是父母的问题吗?

当然不仅仅是,父母只是从“受害者”,长成了“施虐者”。

如果不从源头上觉察与改变,将会是一代又一代的悲剧延续。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深入走进家庭里,就会发现,愧疚式教育的背后,无不有着抑郁、被生存焦虑所困、被无助感围绕的父母。

父母自己内在的东西太多,甚至满到要溢出来了。

所以,他们才会像是一个个“坏掉的客体”,无法作为承载孩子情绪的容器,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情感滋养。

相反,他们会控制孩子,通过自己的示弱、诉苦和自虐,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照顾者,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要。

而这背后,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也有太多的辛酸和无奈。

比如说,被剥夺了自我的人,才会依附于某种身份,渴望外在认可。

就像有离婚女性说:我这辈子的任务只剩下两个了,先把孩子养大,等孩子成年后,我再回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

她的生命里缺了一种最重要的身份,叫做“自己”。

像她一样,很多人从小就被他人占据着,为满足他人期待而活着。

这样的生命是脆弱的,成年后的一些重大的挫折极容易让人自恋幻灭、摧毁自我。

于是,她们渴望通过自我牺牲而获得某种身份的胜任感,弥补自己的自恋需要:

“我等你吃完早餐我再吃,我是个无私付出的好妈妈。”

“我把鱼肉都留给你,我只吃鱼头就可以了,我很伟大。”

可是,通过自虐来抬高自己的行为,却使孩子走上了一条“下降”之路。

同时,有些父母的死亡焦虑过于强烈,才反过来希望孩子提供安全感。

很多网友抱怨“没苦硬吃”的父母:

有空调不吹,偏要热到中暑;明明家里有好饭好菜,非要一个人吃剩菜;子女买的补品舍不得吃,非要放到过期才肯吃……

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子女无奈又不解。

但很也有很多人意识到,很多老一辈人经历过的岁月,也许残酷到令人发指。

很多做了爷爷奶奶的人,都曾经历过饥荒和动乱。

一位爷爷回忆小时候,谈到他的母亲从年轻时就守寡,独自带大一双儿女。

那时,他们时常饿到前胸贴后背、两眼冒金星。

他记得,家里没粮食了,母亲就去挖野菜,去池塘里挖荸荠充饥。

有一次回到家,她发现两个孩子将饭桶里薄薄一层粥舔到干干净净,弱弱地在床上挨着睡着了。

母亲只好吃掉手里的几个荸荠,度过了难熬的、被饥饿笼罩的夜晚。

这样的经历,会使死亡焦虑和动荡不安如影随形,成为一生的底色。以后,就算经济条件再转好,他们也很难让自己正常享受生命,赶走匮乏感。

他们或许并不想“没苦硬吃”,只是“心不由己”。

他们或许并不想他们用自己的贫穷和苦向孩子施虐,只是太渴望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从而给自己一点安全感。

另外,被抑郁和不快乐占据的父母,总会不自觉向孩子索取安慰。

很多人在婚姻里得不到支持,夫妻失和,长期承受着另一半的冷暴力。

也有人长期抑郁,面对着无法摆脱的人生课题。

就像一位亲密关系糟糕、内心孤独、六亲缘浅的母亲,独自面对这个浩大的外在世界,只能强迫性自立,武装起自己,变得强大无比。

每天回到家后,面对幼小的女儿,艰辛无助无处诉说,孩子成了全部的情感出口。

最常见的表达是:“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她会时常独自垂泪,毫不避讳地表达着脆弱。

而幼小的女儿,心里的愧疚更是无法言说:

我总觉得我需要为母亲的眼泪负责。

我不敢出门找小伙伴玩,不敢有开心的时候,好像快乐是对母亲的背叛。

所以说,“愧疚式教育”没有赢家,父母和孩子都很难受。

那可以怎么做呢?

其实,新一代的孩子和父母已经开始了觉察与“整治”之路。

让愧疚式教育在“我这一代”终结

最有趣的是,这一套开始对00后不管用了。

00后非但不内疚,还开始了“逆反之路”。

有人会直接反唇相讥,实则是打开了新思路:

就像一个孩子,对拉肚子的母亲这样说道:

“你热的拉肚子,是因为你不开空调,为了给我表演节俭,你喜欢拉肚子就多拉几天。”

有人开始“以己之道还施彼身”,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就像有个00后戏谑地模仿父母亲的语气,对着上老年大学的母亲说:

“你要好好学,我就是砸锅卖铁都会供你上。”

而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10后,就更了不得了。

他们不仅完全无法被“PUA”,还口齿伶俐、逻辑清晰地反驳:“你别说你都是为了我,你就是想让我给你养老,你都是为了你自己。”

以往,很多擅长“愧疚式教育”父母,都是把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承接。

而孩子认同了父母受苦者和付出者的身份,接住了父母抛过来的情绪,不自觉在这样的关系中受虐,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

这是一种“投射性认同”的把戏。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00后不入局,也不接父母投射过来的东西。

他们不仅接受传统和家庭教育,还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他们的身后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他们变得思路开阔,懂得独立思考。

而我们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也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具有成长意识的父母。

很多人开始懂得课题分离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共识:

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陪伴他获得广阔而丰富的体验,就是生命本身最大的意义。

不去占据孩子的人生,不将孩子作为自我价值的衍生,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绽放出自己的精彩。

也有更多父母有这样的意识:无论对孩子付出再多,都不再觉得孩子亏欠自己什么。

就像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一书中说道:

“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这会培养出能真正看见父母、却也能真正自由的生命:我懂你的辛苦,但是我有我的人生。

别再让孩子在匮乏中长大。

一份爱如果只靠愧疚感维持着,是不可持续的。让愧疚式教育终结于我们这一代父母吧。

爱出自愿,何谈亏欠。

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作为子女,家庭心理学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真诚地邀请你参加《3天家庭心理学体验营》,收获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

*本文由南小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花花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