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誓到底有多灵验,司马懿违背誓约后付出了多大代价

书签夹住时光 2025-01-13 16:43:2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洛水之畔,一场誓言改变了魏国的命运。司马懿以真诚之言,换来了曹爽的投降。但誓言犹如洛水波光,消失得无影无踪。背信弃义还是精明谋略?

洛水之誓的背景

公元239年,魏明帝病逝,年仅8岁的曹芳即位。按照遗诏,年迈的司马懿和年轻的曹爽共同辅佐新帝。

看起来这是个完美的安排,既有老成稳重的宿将,也有精力充沛的新贵。可实际上,这两人的搭配注定不会和平。

司马懿,久经沙场,资历深厚。曾随曹操征战南北,为曹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个懂政治、善谋略的人。

这样的人,曹魏政权本该重用。可惜,他的智慧太过锋芒毕露,早已让曹魏皇族警惕。

尤其是曹爽这个年轻的宗亲,他觉得,司马懿就是个挡在前进路上的大石头。

曹爽是曹魏宗室的后代,年轻、得宠,又是大将军的头衔。曹叡在世时,他被当成新生代的希望。辅政之初,他也的确展现了野心和能力。

他迅速清洗朝中反对他的人,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亲信,逐渐把朝廷控制在自己手里。司马懿被架空了。

为了削弱他的影响,曹爽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换掉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把重要职位交给自己的亲信。

他还对司马懿本人下手,限制行动范围,把他赶出权力核心。不到几年时间,这个魏国的“老臣”,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

可是,曹爽低估了司马懿。他以为这个老头真的服软了。

司马懿的反应很有意思。没有公开反击,而是选择隐忍。他甚至装病,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别人:“我老了,没力气了,你们年轻人玩吧。”

洛阳城里的人们都传,这位昔日的军事奇才,如今整天在家里装傻充愣,有时候连基本的朝廷事务都不参与。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

司马懿不是退缩,而是在等待。他用表面的软弱,掩盖了暗地里的积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成为布局的重要棋子。

司马家的势力并没有真正被削弱,反而暗中稳步发展。很多重要职位,依旧掌握在司马家族的人手里。司马懿知道,他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让局势彻底逆转。

洛水之誓的经过

249年正月。当时的曹魏,按照惯例,每年都会举行祭祖活动。作为皇室成员,曹爽决定亲自陪着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先帝曹叡。

这是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但却成为改变历史的转折点。

曹爽的决定非常大胆。他不仅带着皇帝出城,还带走了大部分禁军。

这是个巨大的漏洞,因为洛阳城内的守卫力量几乎被掏空。对司马懿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的反击非常迅速。没有任何犹豫拖延。就在曹爽出城的当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政变。

先控制了洛阳城门,断绝了外部的联络通道。

他占领了武库,掌握了兵器和兵力的分配权。整个洛阳城,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落入了司马懿的掌控之中。

消息传到了高平陵,曹爽彻底慌了。他和自己的亲信被困在城外,孤立无援。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带着皇帝起兵反击,要么放弃抵抗,回洛阳投降。

曹爽犹豫不决。他的幕僚中,有人主张反击,说司马懿年纪大了,手里的军队未必是我们的对手。

可也有人反对,说司马懿在朝廷经营多年,手腕毒辣,如果硬碰硬,胜算不大。

曹爽自己,没有主见。他既不想冒险,又不愿彻底认输,就在左右摇摆中消耗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派来了使者。

这个使者带来了他的口信。表示无意伤害曹爽,更无意谋害皇帝。

他只希望曹爽能够回洛阳,辞去大将军一职,把兵权交出来。作为保证,他以洛水为誓,绝对不会伤害曹爽及其家人。

这番话打动了曹爽。

最终选择相信司马懿。他认为,司马懿年事已高,又身为魏国的老臣,应该不会做得太绝。

而且发了毒誓,以洛水为证,应该有几分可信度。于是,曹爽放弃了抵抗,带着皇帝和随从返回了洛阳。

他低估了司马懿的狠。

曹爽一回到洛阳,就被软禁了。随后,司马懿迅速发布诏书,指控曹爽谋反,并开始清算他的亲信和党羽。

短短几天时间,曹爽一家三族,以及主要幕僚,全都被处死。所谓的洛水之誓,不过是司马懿的一场骗局。

这一场政变,以曹爽的灭亡告终。而司马懿,用一份假的誓言,彻底掌控了魏国的权力。

违背誓约的后果

曹爽的命运,在洛水之誓破裂的那一刻,便已经尘埃落定。

他的选择不仅断送了自己,还连累了家族与党羽。司马懿的刀,落得毫不留情。这一结果,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权力考量。

司马懿的军队已经控制了局势,所有人都知道反抗就是找死。

他天真地认为,作为曹氏宗亲,不会对他下死手。结果幻想在司马懿的严令下破灭了。

曹爽一家三族,包括兄弟、亲信和家族下属,全都被杀。

这场清算彻底拔除了他的政治根基,也彻底断绝了魏国皇室对司马懿的任何反制可能。至此,曹魏政权的大权,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但这件事对司马懿来说,代价同样不小。

他违背誓言,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污点。当时很多士人对此非常不满,甚至公开谴责他的做法。

一个辅臣,为了巩固权力,不惜以诓骗手段处死曹氏宗亲。这样的背信弃义,直接挑战了当时儒家提倡的“信义”观念。

“誓言”在古代是很神圣的。以河为誓,是一种庄重的承诺,代表天人共鉴。但司马懿撕毁了这一规则,也让个人名誉蒙上了阴影。

不过他不在乎。比任何人都清楚,政治没有真正的仁义。为了活下去,为了赢,可以放弃一切。

他不仅诛杀了曹爽,还顺带剿灭了反对他的力量。洛阳城里的气氛,变得冷冰冰的。大臣们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人敢挑战司马懿的权威。

从这一刻起,司马家族开始真正接管曹魏的朝政。虽然曹芳名义上还是皇帝,但不过是个傀儡。

司马懿成了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奠定了司马氏篡魏的基础。

洛水的波光依然闪烁,但誓言早已消散。他赢了这场斗争,却也背上了沉重的骂名。权力与道义的碰撞,至今仍让人深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