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葬在日本的中国人,中国后代去扫墓,为何德川家族全程陪同?

书签夹住时光 2025-01-13 16:50: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一座墓。在日本的茨城县。墓主是中国人。他的后代去扫墓,竟惊动了德川家族的后人。全程陪同,肃然起敬。这座墓里的人,到底是谁?

一个中国人的抉择

1644年,明朝灭亡了。消息传来时,朱之瑜正在书房中读《春秋》。

这本记录着礼义和忠信的书,他从小背到大。他沉默许久,把书合上,抬头看着屋檐外的天空,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朝代更替。外族入主中原,他熟悉的世界,彻底颠倒了。

朱之瑜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聪慧过人,熟读经史子集,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

那时,他是家里的骄傲,是同乡人羡慕的对象。志向很明确:入朝为官,为百姓谋福,为天下立业。

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连考数次都没中进士,只能待在家乡做些地方事务。他并没有放弃。

他觉得,只要朝廷在,只要国家还在,机会终会到来。可崇祯十七年那场巨变,让这一切化为了泡影。

清军入关,崇祯帝自缢。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接受现实、顺应新主的时刻。但对朱之瑜来说,这意味着背叛。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剃发、不降清,甚至劝说家人一起抵抗满清的统治。这样的选择,意味着危险。

起初尝试联合乡邻,发起小规模的抗清行动。可这些努力,在清军的镇压下,毫无意义。他藏身山林,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朋友、亲人,一个接一个被捕、被杀。他心力交瘁,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靠武力,无法改变这一切。

“不能仕清,也不能白白送死。”朱之瑜对自己说,“我要为明朝留下点什么。”

于是,他选择东渡日本。听说日本的德川幕府崇尚儒学,渴望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许,自己的思想在那里能生根。

1659年,已经快60岁的朱之瑜,带着弟子和少量家人,登上了一艘前往长崎的船。

这趟旅程充满了艰险。木船在海上漂了数月,不时遭遇风暴,食物和淡水也供应不足。许多人病倒了,甚至有人死在了甲板上。

每当夜晚降临,朱之瑜便站在船头,望着黑漆漆的大海,喃喃自语:“这片海的那一头,会有一个容得下我的地方吗?”

最终,他们抵达了日本长崎。

但这并不是旅程的终点,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语言不通,身份尴尬,他初到日本的日子并不轻松。当地人对这位中国儒者并不买账。

四处拜访儒学学者,却屡屡碰壁。没人愿意接待他,更没人愿意听他的讲学。寄人篱下,生活极其艰苦。

每晚睡下时,他都会想起家乡的炊烟、稻田。怀念故土,但他明白,再也回不去了。

与德川光圀的相遇

1666年,一封邀请信送到了朱之瑜的住处。信是德川光圀写的,内容不多,只有寥寥几句:“闻舜水先生大名,盼与之切磋经义。水户光圀,恭请。”

朱之瑜愣住了。他知道德川光圀,这位日本水户藩的藩主,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侄子,也是德川家康的孙子。

听说这位藩主酷爱中国文化,尤其推崇儒家学说,但他没想到,这位身份尊贵的藩主会主动邀请自己。

“光圀?”朱之瑜反复念着这个名字。他决定接受邀请。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水户藩的书房里。书房很简朴,墙上挂着中国的字画,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儒家经典。

朱之瑜一进门,德川光圀便起身相迎,给他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礼:“舜水先生,久仰大名。”

这一下,让他有些受宠若惊。急忙还礼,说:“在下不过是一介流亡之人,不敢当‘先生’二字。”

光圀笑了,说:“明朝已亡,但儒学长存。您远渡而来,便是我的先生。”

这一句话,让朱之瑜对这个日本藩主刮目相看。他们在书房里谈了整整一夜。

从中国的亡国之痛,到日本的未来;从儒家的治国理念,到个人的修身之道。他们观点不同,但彼此欣赏。

从那以后,朱之瑜便留在了水户藩。他开始为光圀讲学,教授儒家经典。

他的课,还有一批日本的学者慕名而来。朱之瑜的讲学,不只是讲学。讲仁义,讲礼法,讲治国安邦之道。

他告诉光圀,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根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道德的修养。他反复提到一个词——“天下”。希望光圀能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只为一藩之地。

光圀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仅在水户藩内大力推广儒学,还启动了一项宏大的计划——编纂《大日本史》。这部书借鉴了中国正史的体例,以儒家的视角重新梳理日本的历史。

它成为日本史学史上的里程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朱之瑜的影响。

不仅是光圀的老师,更是他的朋友。

每次闲谈,光圀都会问朱之瑜:“先生,您后悔来日本吗?”朱之瑜总是摇头:“我不后悔。如果我留在中国,早就死了。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是我的福分。”

这段师生之谊,持续了十多年。朱之瑜在水户藩的日子,是东渡日本后最安稳的一段时光。他的思想在这里生根发芽,甚至成为了影响日本未来的重要力量。

死后的尊严

1682年,朱之瑜在日本去世,终年82岁。他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后半生。

对明朝仍心怀遗憾;对日本,他已融入这片土地。他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水户藩主德川光圀耳中。

光圀沉默许久。他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也失去了一盏明灯。决定用最隆重的方式为朱之瑜送别。

按照当时日本的礼制,一个外国人,不可能享有如此高规格的丧礼。但光圀破例了。他为朱之瑜选择了一片风水极佳的墓地——茨城县常陆太田市的瑞龙山。

指挥工匠们建造一座墓园,完全依照明朝的风格。

墓碑上,用中文刻着“明朝遗臣舜水先生之墓”。这是光圀对朱之瑜的尊敬,更是对明朝文化的敬仰。

更难得的是,他下令每年都要有人为朱之瑜守墓、扫墓。水户藩的后人代代相传这个任务,毫不懈怠。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对朱之瑜的感恩,也是对先祖光圀意志的传承。

他虽然死了,但影响力却延续了下去。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日本思想界的中流砥柱。水户学派的兴起,与他有直接关系。

而水户学派的思想,后来又间接影响了明治维新。可以说,一个中国人,为日本的现代化埋下了思想的种子。

死后的朱之瑜,成为日本尊敬的儒家先贤。他的墓地,成了文化象征。许多日本学者会专程来此,表达敬意。

2011年。第十一世孙朱育成,带着家人来到日本,准备祭拜祖先的墓地。

他们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扫墓之行,却没想到,会遇到一件让人意外的事。

到达茨城县时,德川家族的后人德川齐正早已等候在那里。齐正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

他亲自带领朱育成一家,走过蜿蜒的山路,来到瑞龙山的墓地。他一路介绍朱之瑜的生平、墓地的维护情况,甚至连墓碑的每一个字都如数家珍。

朱育成有些愕然。他没想到,一个日本人,会对朱之瑜的事迹如此了解。而更让他感动的是,德川家族至今仍在延续守墓的传统。

齐正告诉他:“这座墓地,一直由德川家族负责维护。从光圀公到现在,我们从未间断过。”

祭拜开始了。朱育成一家焚香叩首,而齐正则在一旁肃立,双手合十。语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敬意。

扫墓结束后,朱育成问齐正:“为什么你们对我祖先这么尊敬?”他答得很简单:“因为舜水先生是光圀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文化恩人。”

回国后,朱育成将这一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国内的报刊上。

他希望更多人知道,朱之瑜不仅仅是一个遗臣,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