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比不上美军士兵那堪称豪奢的伙食供给,但是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士兵在伙食待遇方面的丰富程度,绝对也是位列前茅的存在 ,单单是随处可见的铁口食和各种各样 的香肠熏肉,就不是随便哪一个国家的军队都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众所周知,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的“炖肉大炮”就已经成为军队伙食补给必不可缺的装备,不过,野战炊事车再好,也不可能直接开到战场边上旁若无人的炖肉做饭,那么德军炊事兵们到底有那些办法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呢?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即便是意志坚定如德意志之流,饿着肚皮也没法子冲锋打仗,即便在战事胶着补给困难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处于前线的德军士兵们每天还能拥有750克面包,750克烤土豆,120克牛肉或猪肉,120克香肠,200克果酱,黄油以及蔬菜等供给。而作为野战炊事主力的机动式炊事车就是负责把这些供给按照参战的人数,烹饪成热乎乎的饭菜,但是要快速及时的在餐食没彻底凉透之前送到士兵的手中,依靠人员输送无疑是最简单最便利同时成本也最低的方式。

无法离开战壕或者防线的德军要吃上一口热乎饭,自然是以各自的连、排或者班为单位,派遣专门的人员来运送伙食。而野战厨房为了让士兵们携带更多人份的饭菜,还专门为野战炊事拖车配备了专用的金属制造的食物保存筒,这种容器正式的名字叫做Essenbehälter。这种容量为12升,净重8.2公斤食物运输桶采用双层构造设计,具有相当不错的保温效果,筒上还设计有背带以便于士兵背负机动。

一般情况下,大一些的野战厨房会配备六个这样的送饭桶,小一些的也至少配备有四个。不过在大多数时候,野战厨房的送饭桶还是满足不了前线官兵需要的,士兵们随身携带的猪腰子饭盒就派上了用场,负责打饭的士兵们会事先将自己班或者排的饭盒收集起来,获得烹饪好的食物之后,人多饭多的话几个人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拿面包、有人专门提饭盒、甚至还有专门背水壶的,人少的话只能辛苦一个人自己抗了。

拿到饭食后,这些士兵还要再冒着随可能成为烈士的危险,将饭菜送到部队所在的掩体内,其阵亡比例丝毫不比机枪手小多少。除了靠人力送饭之外,德军还有一种比较高大上的送餐方式,那就是骑BMW、NSU、尊达普等三轮胯斗摩托车送“外卖”。一辆跨斗子里至少可以放上三四个Essenbehälter,足可以满足一个排的食物供应了,同时摩托车快速的机动能力也不是人力所能比拟的。


神剩骡马帝国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摩托车送饭?那是“翎毛凤角”!德三的食品补给是从波兰压榨出来的,而且到了斯大林格勒下半场开始,逆风局了,日子就开始难过了。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在下水道里备了高质量的配件和工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就德军那种后勤水平,给美军提鞋都不配
有点夸张了吧?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一代被包围后,空投连其五分之一的需要都达不到,士兵饥寒交迫,汽油耗尽,骡马杀光,还想吃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