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整个国际局势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瞬息万变且充满了无尽的变数与危机。其中的意大利作为同盟国的重要一员,在军事战略的精心布局中,造舰计划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这一计划的重点则明确指向了潜在的对手——法国海军。意大利军队高层清晰地认识到,要在未来的海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拥有强大的战舰,而加富尔伯爵号的建造计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1910 年的这一年,意大利海军的加富尔伯爵号(Conte Di Cavour)的建造计划获得批准。
1910年8月10日,意大利的拉斯佩齐亚船厂加富尔伯爵号正式开工建造,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11 年的8月10日,加富尔伯爵号顺利下水。1915 年 4 月 1 日,这艘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期望的巨舰宣告完工。在当时,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加富尔伯爵号的各项参数令人瞩目,其舰长达到了 176.1 米,舰宽 28 米,吃水 9.4 米。其标准排水量为 23088 吨,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 25086 吨。该舰的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 31,000 马力,通过 4 轴驱动,航速可达 21.5 节。舰上载员约 1000 人。
加富尔伯爵号配备的武器系统也比较强大,主炮为3 座三联装和2 座双联装 305 毫米/46 倍口径主炮,以及18 门 120 毫米/50 倍口径副炮,22门76 毫米口径近防炮,此外还有3门具450 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各种武器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了严密的多层次防御和攻击体系。舰体艏、艉方向各有两座主炮炮塔,呈背负式布置,这种布局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较高位置上的主炮塔采用双联装,这一设计充分考虑了射击的角度和火力的覆盖范围,使得战舰在战斗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
同时,舯部一座主炮炮塔位于两组烟囱、三脚主桅之间,位置恰到好处,既不影响舰体的平衡,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火力。加富尔级的艏楼一直延伸到舰艉部主炮塔,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舰体的结构强度,还为安装炮廓式副炮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为舰体提供了全方位的防护。时光荏苒,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到了1933 年10 月,为了在未来的海战中保持竞争力,加富尔伯爵号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工程一直到了1937年的7月,才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就其尺寸而言,舰长从原来的长度大幅延长至 186.4 米,水线长达到了 169 米。尽管舰宽依然维持在 28 米,但舰员数量却有了显著的增加,从之前的规模扩充至 1236 人。该舰改装过后最大吃水深度达到了10.36 米。而动力系统实现了重大突破,摒弃了旧有的驱动方式,采用了更为先进高效的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更是以惊人的幅度提升至 93,000 马力,通过 2 轴驱动,使得航速从之前的水平一举提高到了 28 节。在续航力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达到了 3100 海里/20 节和 4800 海里/10 节的水平,为其执行远距离的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武备方面,同样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主炮系统更新为 2 座三联装及 2 座双联装 320 毫米/43.8 倍口径的强大配置,副炮方面则配备了 12 门 120 毫米/50 倍口径的火炮,高射炮的数量和规格也得到了增强,包括 8 门 100 毫米/47 倍口径高射炮、16 门 37 毫米高射炮以及 12 门 20 毫米高射炮。如此强大的火力配置,使其在面对来自空中和海面的威胁时,都能够拥有足够的反击能力。
而在装甲防护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改进和加强。装甲带的厚度范围在 3.1 - 9.8 英寸之间,主甲板的防护厚度在 0.5 - 4 英寸,炮塔的装甲厚度达到了 11 英寸,司令塔的装甲厚度则在 3.9 - 11 英寸。这样坚实的装甲防护,为舰体和舰上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使其在激烈的战斗中能够承受住敌方的攻击,并保持持续战斗的能力。1940年11月11日时,英国海军在塔兰托海战中用鱼雷击沉了加富尔伯爵号,打捞上来拆除大部分武备,意大利投降时被凿沉堵塞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