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校长的“法宝”,寒假怎样让孩子“宅”而不“荒”

观云脑 2025-01-22 12:30:40

寒假马上就要到啦,这对众多家长而言,是个既满怀期待又颇具挑战的假期。从一方面讲,孩子们总算能从紧张的学习状态里暂时脱离出来,度过一段无拘无束的美妙时光;

可另一方面呢,家长们心里也有担忧,要是彻底放手让孩子去玩,会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呢?那在寒假期间,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在家待着却不虚度光阴呢?下面就来瞧瞧知名校长陈钱林为家长们提供的寒假“秘籍”吧!

01时间管理至关重要

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时,由于受到校风校纪的约束,会展现出社会人应有的素养,作息时间也比较规律。然而,回到家中,没有了社会人的规则限制,人的自然本性就容易显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作息时间变得混乱。引导孩子做好家庭时间管理,对培养他们的自律品质有着很好的作用。在我家孩子处于幼儿期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达成了口头上的作息时间约定。上学之后,我又引导他们制定作息时间表。我的家教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一定要制定作息时间表,这是不容置疑的要求。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我对两个孩子都秉持严格的态度。因为我已经向他们阐明了作息时间的重要性,所以两个孩子都会认真对待这件事。当他们尝到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后,就很自然地从他律过渡到自律了。

其二,作息时间表具体该怎么做,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可以提供建议,但仅仅只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手中。如果发现执行起来有困难,随时都可以修改。例如,孩子说早上6点起床,8 - 9点阅读,10 - 11点锻炼身体……我都会表示同意。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觉得早上6点起床太早了,那就进行调整,一直到孩子自己满意为止。

其三,只要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就必须严格执行。在我们家,学习时间玩游戏是不被允许的,同样,玩游戏时间学习也是错误的。

02为何要有作息时间表呢?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是需要遵循一定规则的。孩子的成长历程,就像是一场与大人之间的智慧较量。要是缺乏规则,仅仅依靠说教是很难养成良好习惯的。

从家长的角度看,如果孩子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息时间表,家庭教育就很容易出现随意性。举个例子,在双休日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忙完自己的事务后,一看到孩子没有在学习,心里就会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往往不假思索地冲孩子喊道:“赶紧去学习!”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毫无计划的瞎指挥,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但要是有了作息时间表,到了玩耍的时间就让孩子尽情玩耍,到了学习的时间再去管理孩子,这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就能轻松一些,家长自己的心情也能放松不少。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法治”。有些家长喜欢无时无刻、事事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控,这就是所谓的“人治”。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好像确实能把孩子管住,但实际上是靠大人每说一句话孩子才做一点事,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被动的性格。

而“法治”就不一样了。家长负责制定规则,规则再去约束孩子,孩子清楚规则的内容,也就更容易主动去遵守,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要是家里没有任何规则,这就如同一个国家没有法律一样。所以,作息时间表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时间管理规则。

03为何要让孩子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呢?

合适的规则就像一把万能的金钥匙,而不合适的规则却宛如束缚人的绳索。要是大人仅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就把规则强行施加给孩子,那么这个规则要么与孩子的情况不相符,要么得不到孩子的喜爱。只有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尝试,才有可能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有着许多益处:

其一,这样制订出来的时间表更容易执行。家长在管理的时候也能更有力度,毕竟孩子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其二,能够培育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掌控。要知道,家庭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管住孩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自律习惯的养成并非只是单纯地培养一种习惯,更为困难的是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塑造自律素养。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对作息时间把握得相当不错。例如晚上洗漱、早晨起床这些事情,小小年纪就不需要大人操心去提醒了。孩子小时候常常约定的就寝时间是晚上八点半。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们聊得太投入,都忘了时间,突然发现孩子不在场,一看时间才意识到已经八点半了,那他们肯定是准时上床睡觉了,客人们对此总是赞不绝口。

孩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在中学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学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忙起来很容易手忙脚乱,而有了作息时间表,就能确保劳逸结合。再加上我为孩子争取到的自主选择作业的特殊权利,到了该休息的时间点,哪怕还有再多的作业,他们也会先放下不管去休息。两个孩子都很热爱学习,他们会选择最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反而更高了。

我儿子14岁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大学期间,儿子基本上每晚10点就寝,早上7点前起床。后来儿子在中科大的平均绩点在数学系名列前茅,这与他良好的作息规律是分不开的。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原院长陈卿教授曾和我谈到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计划能力。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引导孩子制订并实施作息时间表,能够帮助孩子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而制订时间表的过程本身,又能助力孩子培养计划能力。

04作息时间的自主管理至关重要

它不仅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还对孩子的学习效率有着深远影响。我一直坚信,培养家庭作息时间自主管理的习惯,是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至关重要的习惯之一,也是塑造孩子自律素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倘若孩子在家中能够实现自主管理作息时间,那么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我的经验并非仅仅局限于制定一份家庭作息时间表,而是致力于帮助孩子养成自主管理作息时间的习惯,寻找到家长宏观调控与孩子爱好自由之间的平衡点。自主管理的核心在于“自主”,即引导孩子亲自制定作息时间表和计划,并自主掌控自己的时间。只有真正实现自主,孩子才能在达成目标时获得成就感,也才能培养出幸福人生所需的自律素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