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闻说的是,最近福建厦门的一家餐饮店,因为“反向抹零”收款,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148.41元。
而这家餐饮店多收了多少呢?5毛钱。消费者在这里消费了189.5元,支付记录却显示被扣了190元。
并且店家拒绝退还这多收的5毛钱,理由是这是收银系统默认的“四舍五入”。
于是,在当地监管部门看来,店家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而且因为“反向抹零”却没有告知消费者,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该罚。
2厦门的这件事反映了一点,反向抹零的情况在餐饮行业比较普遍。
上次的新闻发生在2月7日的浙江慈溪。当时,消费者蒋先生到一家饭店用餐,结账后发现,账单上显示总金额1011.80元,应收金额1012元,被反向抹零多收了2毛钱。这事当时闹得动静挺大,还上了热搜,各种声音都有,其中就有很多网友晒出了自己被薅羊毛的经历。
身边有朋友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去年她在一家比较出名的湘菜馆,有道菜标价29.9元,结账的时候被收了30元。
和慈溪的蒋先生一样,她当时一是感到不太舒服:不是明码标价吗?凭什么要多收1毛钱?二是感到不能理解:现在都是手机扫码支付了,又不需要找零,为什么还一定要取整?
3被发现反向抹零之后,甩锅给收银系统,成了商家的统一说辞。
不管是慈溪、厦门的消费者遇到的,还是朋友在广州遇到的,商家无一例外,都说是系统的原因,是系统默认的四舍五入。
乍一看,这个理由很高级,很有技术含量,而且还能给人一种“我也无能为力”的感觉。
实际上呢?
一位开过餐饮店的朋友跟我说,他用的收银系统(也是市占率最大的那个),的确会有“反向抹零”这个设置,但是你商家可以选择不用。
所以,商家说是系统的原因,是在欺负人家系统不会开口说话吗?
这显然不好。而且还把自己的小心思暴露得更加明显了。
4商家为什么要反向抹零?
无非是觉得一毛两毛的,一般人不会去计较。
这种感觉不能说不对。举个例子,在马路上看到一毛钱,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弯腰去捡,至于交给警察叔叔这样的情况,更是只能停留在上世纪的儿歌中了。
于是,一些商家从中看到了“机会”:对单个消费者来说,反正他不会觉得损失什么;而对商家来说,如果能从每个进店的消费者身上薅到一两毛钱的羊毛,日积月累,那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即使被人说成是占小便宜,那也无伤大雅,不影响他挣钱。如果真碰上了那极个别较真的顾客,也大不了把多收的退回去;而且有些商家还会很理直气壮地反问:这一两毛钱你也好意思收?
像慈溪的事上热搜后,有一种声音就是在指责消费者,说他1000块钱都消费了,偏偏还计较这2毛钱,太抠了。
5说的也是,为了一两毛钱,又是找商家理论,又是发视频闹得满城风雨,至于吗?
至不至于要看什么事,对于反向抹零,那就是至于。
这根本不是钱的事。
这是原则问题。
该你商家收的钱,我一分都不会少你的;但是不该你收的钱,你也休想从我这里拿走一分。
这也是法律问题。
反向抹零违法了,而且违反了不止一条法规。
首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消法”的规定,商家结账时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抹零,“五入”必须经消费者同意,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也侵犯了知情权。为什么很多人遭遇反向抹零后,会感觉不舒服?就是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
其次是《价格法》。依据该法,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反向抹零,属于“加价出售商品”。
再次是《银行法》。该法规定,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为角、分。商家对零钞进行“四舍五入”计费,实质上是限制人民币的市场流通。
所以,反向抹零的商家,不要再以为自己只是占个小便宜了,你还违法了。
6对商家来说,反向抹零还会因小失大。
一方面,会损失钱财。像厦门的这家餐饮店,因为多收了5毛钱,结果被罚了4000多,非常得不偿失。据说老板现在也是相当懊悔。
另一方面,会损失顾客。要知道,人们去餐厅消费,他的体验会遵循“峰终定律”,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一个是结束前的最终体验。而结账恰恰就是最终体验,结账的体验不好,会大大影响他对这家餐厅的观感。
像慈溪的蒋先生,在那家饭店一顿消费了1000块,因为被薅了2毛钱,他就决定“再也不来了”。
可见,选不选择反向抹零,既取决于商家的格局,也取决于他的头脑。
真正聪明的老板,是不会这么干的。
7上个月慈溪的事动静不小,不过后来没见到对饭店有什么处罚,不知道是不是不了了之了。
这次厦门的餐饮店被处罚了,算是给商家提了个醒。
同时也是给消费者提了个醒。
所以,还在反向抹零、并且心存侥幸的餐饮商家,赶紧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