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的预制菜项目“舌尖英雄”目前已经开始扩张,在多个城市开设了实体门店,这个项目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加盟?为此,餐宝典专程前往广州的线下门店做了实地探访,一探究竟。
△图自餐宝典这家店位于广州一个比较大的小区,属于典型的社区店。选址不错,店面大概有四十平米。进店以后,店员就开始引导下载App,用App下单会有优惠。这种做法,跟锅圈食汇很像,都是想把线下的流量导到线上。消费者可以选择自提,也可以选择外送。在这种定位下,门店就变成了一个“自提点”或者说是“仓库”。
△图自餐宝典观察发现,“舌尖英雄”其实想干的是一个渠道生意,主要产品均来自其他企业,比如安井、龙大、恒兴等;产品种类比较多样,有预制食材、速烹菜、即热菜、火锅食材、调味品以及小吃等等。
整个过程下来,体验上有三点不足:
第一,门店内基本上看不到实物,只能在店内或者App中看图下单。这种设计跟顺丰曾经推过的“嘿店”非常相似,都是没有实物,都是看图下单,购物体验不是很好。
第二,部分产品的保质期比较长,一些产品的保质期超过一年(冷冻条件下)。保质期过长会有什么问题呢?会让人觉得不新鲜,可能会把预制菜等同于料理包,这对复购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从舌尖公司的角度看,这么做,成本最低。当然,一旦规模起来了,不排除会增加一些更“新鲜”的产品。
第三,有些产品没有备注怎么制作。如果是小白用户,可能还真的不会做。一起去探店的小伙伴就是个典型,买了个产品,自己不会做,也没有说明,回来后先是找客服,然后去搜索,最后找人问,虽然最终解决了,但整个过程还是挺折腾的,尽管这种用户可能是少数。
△图自餐宝典以上这几个问题都算不上致命的问题。对于想加盟的人,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有两点:
第一个问题,市场教育问题。在探店的时候就发现,进店后很多人还是要问店员是什么、有什么、怎么做。也就是说,确实有很多人对预制菜没概念。有网友就表示:买菜的都是会做菜的,不需要预制;不买菜的都想吃现成的,根本就不想动手。预制菜对会做菜的没用,对不会做的也没用。认同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
目前市场现状也是如此,预制菜主要在集中在B端,C端还在早期。而舌尖英雄看上的恰恰就是C端市场。这就会有个问题:市场不成熟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有两个办法:
其一,等待市场自然成熟。当然,这是不现实的,以陆正耀的风格,肯定不会等,加盟商也等不起。
其二,就是用钱教育市场,当年的外卖就是这么培育起来的。但要知道的是,教育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舌尖英雄”能不能不断拿到大资金,能不能有大资本支持,就很重要。
据报道,舌尖英雄的主体公司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20年8月成立,当月完成了由盈科资本领投的5.5亿元A轮融资,后陆续累计获得16亿元融资。从今年1月初面市以来,1个半月时间已签约6000家店。这意味着舌尖英雄已从每个加盟商手里吸入1万元意向金、2万元品牌管理费和3万元品牌保证金(保证金在合作期结束退还),收拢资金3亿多元。
当然,用钱能解决的是体验性消费的问题,复购才是市场能否真正培育起来的关键。而复购又有很多因素,比如价格,比如产品,等等。
第二个问题,商业模型问题。我们都知道,很多餐饮品牌开加盟,一般都是要有几家直营店,还要经过几年的打磨,只有单店模型跑通了,被验证了,才会考虑放加盟,只有这样,加盟商可能才会赚钱。
但从舌尖英雄的动作来看,这一步明显没有做足。项目启动没多久,就开始大规模找合作伙伴,大范围扩张,这样的事情有一种人会干:赌徒。赌徒想吸引一群人,让这群人帮他去验证他的想法。
对舌尖英雄的操盘手陆正耀来说,他肯定很乐意有这么一群人来帮他测试市场,去验证这个商业模型。
陆正耀这次押注舌尖英雄,底气来自预制菜的火爆。NCBD(餐宝典)的《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
△2015—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及预测作为资本型玩家,陆正耀的做法很明确,资本喜欢什么就干什么,趁着风口抢市场,快速做规模,以便融资上市。所以,陆老板追求的一定是:快。
但对于加盟商来讲,在模型不成熟的情况下去玩,这也是一种赌,当然,这种赌失败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一般人也玩不起。所以,如果你是求稳型的加盟商,这种项目不能算好的目标,还是要慎重。
人懒没救
餐饮小诸葛你们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