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和谋臣星光璀璨。
有些名气与实力并存,有些乃实力大于名气,也有些则是名气大于实力。
之前写过实力大于名气的人物,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5位名气大于实力的人物。
三国的人物,如果名气大的话,那么基本就是因为《三国演义》。
今天要讲的5位,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真正实力并不匹配他们的名气。
华雄如果看过正史对华雄的记载,没看过演义的话,大概会觉得:
华雄?这什么玩意?被孙坚枭首,不就是个小虾米吗?
胡轸原来官职比华雄还大呀?
演义中,华雄形象乃关西猛男,出战就先斩了诸侯鲍信的弟弟鲍忠,重创孙坚还杀了其大将祖茂,后来又连续收了联盟的几个人头。
这种勇猛,最终也只能被老罗最爱的猛将关公才能收拾,待遇相当高了。
相信没有演义,没多少人会知道华雄这个人物。
赵云我相信写到赵云,很多云迷会来反驳我。
当然,我本身也是云迷,甚至还是云吹。吹的自然是演义的赵云。
我们抛开演义,只去看《三国志》和《云别传》,有一说一,赵云的存在感并不高。
他算得上有勇有谋,但并未有什么耀眼的战绩。至少没有大书特书的战功。你可以杠是蜀汉缺乏史料,但意义不大。
在关张马黄赵中,赵云的官位最低。官位低并非等于地位低。
陈寿将其比做夏侯婴,个人觉得还是异常贴切。
正史的赵云,综合能力不错,特别是忠勇与理性兼备,但他的名气真的比实力更大。
徐庶在诸葛亮没出山前,挂名单福的徐庶也是算无遗策的存在。
新野城设计击杀吕旷和吕翔,并破阵击溃曹仁大军,夺取樊城。
被迫投奔曹营后,徐庶终身不为曹操献出一策。
他还在赤壁之战中识破庞统的连环计。
当然,这些都是演义给徐庶加的戏份。
正史的徐庶加入刘备后,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给刘备,并无什么出谋划策的精彩演绎。
在转投曹魏后,徐庶也并无记载不出一策,只是有点郁郁不得志。
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因为先前给刘备做过事,那就无从得知了。
严颜以前刚开始看演义的时候,觉得严颜真的是忠勇的猛将啊。
特别当他喊出: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那感觉还是很震撼人心的。
尽管后来严颜感动于张飞的礼遇和恩义,选择归顺。
严颜能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与张飞打了将近10个回合,武艺还是不错的。
后世里,苏轼、文天祥等文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其实,正史中,严颜的记载不多,大致与演义差不多。
真实的严颜,就是一开始据守不降,后来又选择归顺的将领,没有出色战绩,也无什么谋略表现。
他的名气,明显是比其实力更高。
张任比起严颜,个人觉得张任是更值得歌颂和敬重的将领。
演义中,张任不仅设计射杀了凤雏庞统,还差点围攻张飞得逞。
他让魏延吃瘪,两次战张飞毫不畏惧,后来还是被诸葛亮设计,众多猛将合力才将其生擒。
这待遇,妥妥的明星级别对手和猛将。
正史的张任被评价为有胆略和勇气,年少的时候就颇有气概和节操。
只不过,张任在率军抵抗刘备的时候,没打过胜仗,最终兵败被擒,拒降而死。
张任是真正的忠臣不事二主,但你要说他有多强,是真没有。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上述5位是名气大于实力吗?汉末三国还有哪些人物你认为也是如此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