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宋国农夫手拔禾苗,导致禾苗枯死,孟子以此教导弟子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03-16 02:24:21

拔苗助长,也作揠苗助长,原意是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导致事与愿违。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先秦时期,宋国有个农夫,每天都跑到田地里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田里的禾苗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眼见禾苗生长速度如此缓慢,农夫心急如焚,时常想是否有什么办法,能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呢?

一日,他又来到田间查看禾苗的生长状况,发现还是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就在他因此而烦恼之际,正好看见旁边有另外一个农夫,正在田间拔草,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心想既然你自己长得这么慢,那不如让我来帮帮你吧。

于是,农夫便亲自动手,弯腰抓住禾苗向上用力一提,禾苗果然被拔高了许多。见到有效,农夫于是弯下腰,一株一株地将禾苗拔高,从清晨一直忙到了傍晚,这才将所有禾苗全都拔高,虽然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但当他看到所有禾苗全都长高了许多,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的欣喜。

农夫看了看自己的杰作,然后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虽然此时的他已经身心俱疲,但心情却十分愉悦,一进家门便兴冲冲地对家人说道,“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全都长高了!”

家人听他说没头没脑,不知是何意思,便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农夫便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都给家人叙述了一遍。他的儿子一听便知道大事不妙,连忙跑到田间查看,结果发现所有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从古至今,犯下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于是农夫的事迹很快便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笑之资,因此得以广泛流传,不止是宋国人,就连周边诸侯国的百姓也都多有耳闻,后来更是传到了孟子的耳中,被他作为了教育弟子的典型案例。

一次,孟子和弟子公孙丑交谈。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您擅长的到底是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善于培养浩然之气。”

公孙丑有些不解,继续问道,“请问什么叫浩然正气呢?”

孟子思考了一番后,回答道,“这很难说得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使它充满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相互配合,如果没有这些,它就会枯萎。它需要通过不断积累才能产生,而并非偶然有过正义之举就能获得。而且,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只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孟子继续说道,“对于浩然之气,一定要持续的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但也不能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看到禾苗生长的缓慢,便跑去刻意拔高,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说到这里,孟子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虽说如此,可纵观如今之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实在很少啊。有的人,认为培养浩然正气没有任何用处,于是半途而废,这就像那些不给禾苗除草的懒汉;而有的人,为了尽快培养浩然正气,又妄自帮助它的生长,这就像拔苗助长之人,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害了它。”

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其实可以视作是一个人的品性修养和道德品质,这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和修身养性,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才能养成的。如果像拔苗助长的宋国人那样,就只会事与愿违,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0 阅读:0

绿茶纵横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