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书生:宋文帝一心想要收复河南,沈庆之坚决反对怒斥文官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03-14 15:43:13

白面书生,字面意思是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形容缺少实践经验,只有书本知识的年轻书生。成语出自南朝梁沈约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立国之初,虽然当时天下呈现南北对立之势,但实际上北方割据着北魏、北凉、西秦、胡夏、北燕等国,而在更北方则还有着强大的柔然部落。北方诸国中,北魏虽然强大,却也遭到胡夏和柔然的牵制,刘宋虽只有半壁江山,却无后顾之忧。

此外,彼时的刘宋在对抗北方的形势上也占据一定优势,他们占据着河南南部,以及今天山东省的大部分,都城建康距离北方边境也较远,比起东晋初年,形势无疑要好上太多。

南朝宋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眼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初立,且与胡夏、柔然的战事连绵不断,于是决定趁机发动北伐。

元嘉六年(429年),宋文帝向北魏要求归还河南各地,声称否则便要以武力夺取,太武帝拓跋焘断然拒绝,宋文帝遂于次年命令到彦之率军北伐。此次北伐,宋军先胜后败,至元嘉八年(431年)初,第一次北伐彻底宣告失败,五万军队几乎损失殆尽。

第一次北伐大败后,刘宋因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转而恢复国力。不过,宋文帝北伐之志不曾懈怠,一心想要收复河南的他,待国力稍见恢复后,便再次决定北伐。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宋文帝再次调兵遣将,为第二次北伐做准备。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已经统一北方的北魏,率先派兵大举攻入刘宋边境,侵扰兖、青、冀三州,掳走百姓四千余人,牛六千余头,宋文帝大为恼怒,遂将北伐列入议事日程。

对于宋文帝的决定,朝中大臣分为两派,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极力迎合, 御史中丞何承天等人则极力反对,时任建威将军的沈庆之便是其中之一。

沈庆之出身吴兴沈氏,少年时便以勇武闻名乡里,不到二十岁时便随宗族抵抗孙恩、卢循的乱军,后得到雍州刺史赵伦之的赏识得以入伍参军,曾多次在征讨竟陵蛮的战争中立功,第一次北伐时他也曾随军参战,北伐返回后,他又参与了征讨湖阳蛮、驿道蛮、郧山蛮等诸蛮的战争,因功升任北中郎中兵参军,并加建威将军、南济阴太守。

对于宋文帝的北伐决定,沈庆之坚决反对,力陈前番到彦之北伐失败的教训,然而宋文帝却不以为然,后来因为对沈庆之的谏言不胜其烦,于是找来文臣徐湛之、江湛与沈庆之辩论,以求彻底驳倒沈庆之,防止他继续来烦自己。

沈庆之虽然有一大堆实践真理,但论嘴皮子功夫哪里比得上这些文臣,一时间被驳得哑口无言,气急之下怒道,“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意思是说,治理国事就像治理家事一样,农耕之事应当问男奴,纺织之事应当问女婢。陛下如今要出兵讨伐一个国家,却和一群没有打过仗的白面书生商议,这怎么可能成功。宋文帝认为这只是他的无能狂怒,于是一笑了之,并未采纳他的意见。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不理会沈庆之等人的反对,以萧斌统领东路军,臧质统领中路军,刘诞为统率西路军,兵分三路大举北伐。沈庆之虽然反对北伐,但仍被任命为王玄谟的副手,与其充作东路军先锋。

结果,此次北伐仍以失败告终,非但没有任何收获,反被北魏攻入境内,扫荡江淮六州之地,甚至京师建康也一度受到威胁。宋文帝不愿承认失败,到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时,趁着太武帝被杀的机会,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但再度无功而返。

0 阅读:0

绿茶纵横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