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绕颈其实离孕妈妈并不遥远,据统计,每4-5个胎儿中就有一个宝宝存在脐带绕颈。那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除了脐带过长、羊水过多、胎儿小、胎宝宝太调皮等自身原因,产科医生说:还有5个原因跟妈妈有关!!第一个就有很多中招!
脐带绕颈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孕早期是胚胎期,孕8周才初具人形,虽然有了胎动,但是特别弱,根本就不可能脐带绕颈;等到孕18-20左右,胎动越来越明显,幅度也特别大,胎儿经常在宫内上蹿下跳,转圈圈,很容易把自己绕进脐带里,不过胎儿一般都会自己绕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孕36周之前,大部分胎儿脐带绕颈都会自己绕出来的。孕36周以后,胎儿胎位几乎固定,已经盈满了子宫,即使胎动幅度不是特别大,脐带绕颈已经很难绕出来了,可能会伴随到分娩。
不过这也不是必然的,有些孕妇子宫空间较大,或者胎儿较小,胎儿特别活跃等等,也是有绕出来的可能的,之前就看到有网友分享,自己怀孕36周产检胎儿脐带绕颈,但是临产前突然自己绕出来了。
综上,孕18-20周以后,都是胎儿脐带绕颈的“高发期”,但是孕36周以后的脐带绕颈危险性相对更高一些。
脐带绕颈的原因
1、胎儿较小

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非常活泼的,经常会伸伸手、踢踢腿,还有可能360°翻个跟头。如果胎儿体型娇小,就更容易在妈妈肚子里「做体操」了,那这样玩着玩着,可能就发生脐带绕颈了。
2、羊水偏多
如果孕妈妈的羊水偏多,也就是说胎儿在肚子里活动的空间也会变大。玩的地方变大了,脐带又漂浮在羊水中,一不小心就会被绕住。
3、脐带过长
一般来说,足月时脐带的长度约30~100厘米。如果脐带过长,胎儿就会容易被绕进去,可能引起脐带打结、缠绕、脱垂等状况发生。
4、胎动频繁
宝宝在子宫里活动的时候把脐带绕到颈部,是很常见的现象,活泼型胎宝发生脐带绕颈的概率比较大。
孕妈这些小动作也会导致脐带绕颈!
1、绕圈摸肚子

当第一次感觉到胎动的时候,准妈妈一定非常兴奋,总是会忍不住把手放在肚皮上抚摸,希望能够继续感受胎儿的胎动。但是千万不要进行过度的抚摸,因为胎儿是能够感受到的,宝宝很可能会根据手的抚摸方向来运动,这样就比较容易造成脐带绕颈的发生哦。
2、孕期睡姿不当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睡姿,对宝宝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孕晚期,建议尽量采取左侧卧的睡姿。可以避免子宫对主动脉的压迫,另外也能给宝宝带来更大的空间,不易产生缺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孕期情绪起伏大

孕期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极端的情绪变化,如焦虑、紧张或兴奋,可能会通过母体激素影响胎儿的情绪状态,促使胎儿过度活跃。孕期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或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
4、过量散步或运动

孕期适当运动对孕妈和胎儿都有益,但需要到医院或者健身房咨询专业人士。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哪些运动是可以做?做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千万不要在网上看了一些视频和文章后,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哦。因为运动过量时,会打扰到胎儿休息,会让其躁动不安,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宝宝脐带绕颈和假性宫缩。
5、孕期熬夜不睡觉

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容易造成宝宝的作息也不规律,导致胎儿活跃频繁,加速脐带绕颈现象。
孕妈在睡不着时,可以尽量躺着闭目养神,因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也会睡觉休息,如果母体长时间精神亢奋,宝宝的运动时间就会变多,也会增加宝宝脐带绕颈的可能。所以,尽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哦。
脐带绕颈胎儿会有危险吗?

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与脐带缠绕的松紧、缠绕的周数,和脐带的长短有关。发生脐带绕颈的胎儿中,缠绕一周的情况最为多见。通常脐带绕颈1-2周是比较常见的,3周以上少见。
脐带富有伸展性,脐带绕颈后,只要不拉紧到一定程度,通常不会影响脐带血流,不会危及胎儿。
出现这几种情况要注意了!

1、脐带缠绕过紧:不管是缠绕几圈,只要不紧,有弹力,胎儿就有绕出来的可能,一般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但是如果过紧,即使是1圈也会导致胎儿缺氧,不利于健康。
2、脐带太短:脐带长度一般在30-100厘米之间,平均长度55厘米左右,小于30厘米属于脐带太短,太短的话即使缠绕1圈,估计也挺紧的。
3、脐带缠绕圈数太多(超过3圈):脐带的平均尺寸是55厘米,缠绕的圈数越多,脐带绕颈就越紧,胎儿的危险就越高。
发生脐带绕颈后,宝宝会给妈妈一些身体的信号,如:胎动频繁、胎动时上下起伏超过常规等,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时送医检查避免情况加重。为了宝宝安全降落,妈妈们要纠正坏习惯,避免危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