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究竟如何解释?文法逻辑最重要

万丈豪气文化 2024-12-08 02:48:01

我对《道德经》一直是保持谨慎态度的。虽说研究者众多,渐渐也形成了一些主流解释,但查看了诸多译文,还是有许多穿凿附会、云山雾罩的讲法,文理逻辑欠通,几乎就是各种读后感分析。一本《道德经》被各路“大师”各种“魔幻解读”,被神化成《万经之王》。如今更是如“万金油”般到处涂抹,应用于各行各业。各路研究大神粉墨登场,各抒己见。此情此景,不由我想起金庸武侠小说《侠客行》:诸位武林高手面对侠客岛上刻着李白之诗《侠客行》的武林秘籍按各自的理解修习,结果集数百人之智与数十年之功都不能“破译”。

马王堆《道德经》

自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目前最早的版本)证实《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看似没多大差别,但秩序一颠倒其实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先论德再论道和先论道再论德就可能有主次或破立的关系,加上还有一些文字的不同,那么整本《道德经》,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德道经》的释义就有大的调整。那么《德经》的第一章(原38章)就成了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了: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 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以上是马王堆版的《德道经》,以“上德”开头,然后讲到了“仁、义、礼”。本以为“上德”是最高境界,“礼”是最低标准,不料接下去话风一转,即便是“德”,那也是因为“失道”的缘故!而“礼”只是形式主义的“德”,相当于大家在那里“惺惺作态”地假客气。只知道“惺惺作态”的人(夫礼者)其实已经缺乏忠信了(忠信之薄),就是乱世的罪魁祸首(乱之首)。认知到前面“德、仁、义、礼”的人(前识者),知道的不过是“道”的美丽表象而已(道之华),其实是“蠢人”的代表(愚之首)。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以忠信为根本(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前面是忠信之薄),以“道”为根本(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前面是道之华)。

有没有发现这段里面的“德”、“仁”、“义”、“礼”再加上“忠信”全部都是孔子常常挂在嘴边的理论?加上后面章节里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统统被这本《德道经》怼了个遍!这风格和庄子在各种文章里怼孔子何其相似乃尔!这完全就是一篇先破“儒”而后立“道”的檄文,把孔子骂得够呛!即便真有老子其人,如果孔子是作为后辈见的老子,那么老子是不可能围绕孔子的立论来逐一针对而作这篇《德道经》的。这搞不好就是庄子的假借之作,或者说是孔子之后的反儒尊道者之作。

这里有必要提示一下:马王堆是西汉初期的坟墓,西汉初期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后来西汉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提出独尊儒术,并把孔子提出的“仁义礼”、孟子延伸出的“仁义礼智”扩充成“仁义礼智信”(孔子的言论里有许多“智”和“信”的内容)。

《道经》里第一章经常被各种断句法或争议解释搞得莫测高深,特别是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常”原本是“恒”,马王堆帛书的版本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因为汉高祖刘邦创立西汉之后,吕后专权,之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为了避讳这个“恒”字才改“恒”为“常”的,最近偶尔看到某短视频里的“民哲”王东岳煞有介事地以东西方哲学家讲述哲学理念一定都是用晦涩难懂的语言为观点,把“常”解释为“寻常”或“通常”,差点喷饭!

既然比较靠谱的《德道经》出现,有时间我会陆续就此逐篇提出我的见解和释义(至少保证说“人话”)。今天依照马王堆版先把“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争议句”给解读了。(注意:《德道经》的其他章节里是有“常”字的,当“经常”、“通常”解释,所以“恒”与“常”是有区别的。)

不管如何断句,几乎所有人都把“可道”的“道”当成“说”来解释。但我想提醒的是:在剩下的所有《德道经》的其他章节里再也没有一个“道”可以当“说”来解释。而当作“说”的意思用的文字是“曰”和“言”以及“谓”,故此处的“道”未必解释为“说”。

依我之见,“可道”是“可行之道”的意思,因为“道”最初的本义就是“路上行走”,既可取其名词属性(路),也可以取其动词属性(行)。前半句就是说“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恒定不变的道”即:道是变化无穷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可以灵活运用的(道法自然,《德道经》里讲了各种道)。名可名的主语其实并不是“名”,而依旧是“道”。也就是说“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名字。凭什么这么分析呢?我们来看接下去这句:“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马王堆版和传统版相同,但如何断句一直有争议。

到底是“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还是“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答案当然要从整本《德道经》里去寻找。

《道经》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马王堆版和传统版相同)

《道经》32章: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传统版: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经》37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传统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2、37章开头都有“道恒无名”。从这句话明确可以看出“道”其实是一直“无名”的,而在25章里原本没有名字的“道”就有了两个称呼:“道”和“大”。这不就是:“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名字”吗?而后面“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解释就是:“道”在万物开始之前是没有名字(无名)的,在万物形成之后才称“万物之母”为“道”(有名)。

现在是不是觉得“‘无’叫作万物之始;‘有’叫作万物之母。”这样的解释有点好笑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所以 “道”才是万物之母!而在天地之前的“混成之物”,“吾未知其名”,可不就是“无名”吗?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恒定不变之道。“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名字。“道”在万物开始之前是没有名字的(无名),在万物形成之后才将万物之母称之为“道”(有名)。

我始终坚信两条原则:一、古人也是说“人话”的。二、逻辑和文理分析一定强过读后感分析!如果大家都随性“句读”和乱解释的话,那么《道经》第25章里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岂不是可以理解成我们“故道传授”的“故道”在《道德经》里比天都大了?

0 阅读:0

万丈豪气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