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5%之际,奇瑞集团披露的产销快报引发产业链关注。该集团3月实现终端交付214770台,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仍保持18.3%同比增幅,其中新能源产品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产品结构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单月62210台新能源车型交付量,同比激增125.4%,占集团总销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13.2个百分点。在出口业务板块,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波动,仍实现86414台海外交付,持续巩固中国品牌全球化先行者地位。

从子品牌运营数据观察,差异化布局渐显成效。主力品牌奇瑞单月11.9万台销量维持基本盘稳定,专注年轻化市场的捷途品牌突破5.4万台,定位高端市场的星途品牌保持7,618台交付量。值得关注的是独立新能源品牌iCAR首度公开数据,7,016台成绩单展现新势力突围可能。



产品研发节奏显示战略调整。企业在第一季度连续推出覆盖燃油、混动、纯电三大领域的9款新车型,其中星纪元ES增程版与风云T8的技术参数显示动力系统迭代加速。工程研发人员透露,新一代混动平台热效率突破44%,正在开展寒区标定测试。



智能化布局方面,企业技术规划显示重大转向。原定2026年落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将提前至2025年装车,定名为"猎鹰智驾"的系统已完成累计300万公里实路测试。供应链信息表明,企业已与国内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协议。
编者后记总得来说,奇瑞当前产销数据背后,反映传统车企转型的典型路径:在维持燃油车基本盘同时,通过独立运营新能源品牌实现技术突围。其出口业务占总销量40.2%的结构特征,也为行业应对国内市场存量竞争提供参考样本。随着智能化投入进入兑现期,企业产品力重构或将引发市场格局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