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 ··
最近,碧桂园正在被各种“口诛笔伐”。
8月7日,碧桂园支付的美元债息未能按期支付;
8月中旬,碧桂园公开发布了盈利警告;
大股东计划捐赠碧桂园服务股票给设立在香港的家族基金会;
杨惠妍卸任了旗下部分公司的董事长……
1.
/啥样的情况才算真·暴雷?/
这些碧桂园的动作,直接被解读为了“暴雷”,甚至被贴上了“碧桂园大厦将倾”的标签,感觉下一秒碧桂园就得步入某大的后尘。
但对于房企来说,什么是真暴雷?
暴雷这个词应该是始于当年的P2P,指的是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跑路、倒闭等问题。
这种严重程度如果平移到房企,那是房也交不上了、工地也停工了、欠的钱也还不上了、公司管理层也躺平跑路不管了、财务报告也出不来了、公司下一秒就得进入破产程序或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了。
但碧桂园真的不是这样。
首先,碧桂园还在还钱、并且在想方设法地还钱。今年1月17日,碧桂园完整偿还了6.25亿美元即将到期的4.75%优先票据本金及利息;7月到8月,碧桂园手里的钱已经很紧张了,还是咬着牙完成了多笔债券的兑付,合计兑付本息规模58.9亿元;这几年碧桂园为了保持信用也是很努力的,2020-2022年的财报显示,它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已经是三年净流出,合计净减少了有息债务接近1000亿。
目前,碧桂园名下并没有债务公开违约,仅有两笔美元债的票息支付处于30日的宽限期内。所以,碧桂园真正面对的困难是,随着市场销售大幅下滑及融资渠道严重受限,现金储备大量消耗,之后到期的债务需要有条理地对待。
其次,碧桂园交房交得热火朝天,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碧桂园共完成全国255个城市1384批次的交付,交付房屋数量总和近70万套,是房企中的榜首,还是前几名的数倍。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完成27.8万套交付,交付量仍然稳居行业第一,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交付总和。碧桂园旗下有很多项目在去年和今年一直都在努力地提前交房、“交房即交证”。一手拿房本一手拿钥匙真不是嘴上说说,要主动靠前对接、把工期提上去、进行竣工验收、确权办证等等,每一项都是要花大价钱的,说明碧桂园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做交付。
最近也有媒体的报道证明了这一点,碧桂园内部人士说,要平稳地保交楼,公司资金管理不能乱。碧桂园对有限的资金用于偿付各类款项有明确顺序,依次是:保交楼资金、工程结算款、项目层面负债、集团层面公开债等。还要和各方谈好支付节点和比例,确保公平公正。
重要的是,碧桂园的管理层真没有躺平。据统计,碧桂园控股股东及其家属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该公司折合约38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包括累计提供约6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一家地产私募债权人表示:“坚持到现在的民营地产公司,不用质疑它的还债意愿,要不然去年就躺了。”另外,碧桂园一方面正在竭尽全力公司现金流安全,加快销售回款和应收债权回收,努力盘活一些大宗及难去化商业类沉淀资产;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加强费用管控,高管带头降薪,严控销管费用,开源+节流地为还钱和交房做准备。
所以别给碧桂园扣上“暴雷”的帽子,经常这样渲染,普通购房人的直观感受就是碧桂园下一秒就要“嘎了”,这比实质性违约还要可怕。
2.
/挺到今天,其实碧桂园挺不容易的/
其实在业内看来,尽管都是万亿级规模房企,碧桂园与恒大当时“积重难返”的局面并不相同。
从财务层面来说,2022的财报显示,剔除合同负债后碧桂园负债为7667.32亿元。而同期剔除合同负债后,恒大负债为1.72万亿元。并且碧桂园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70%以内,为69.4%。
其实碧桂园的整体财务结构还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指标也都是健康的,说明三道红线出台以后碧桂园做得还不错,所以去年,碧桂园也被评为了示范性房企,在冰点市场都能低成本融资。一位牵头审计过数家房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也表示,碧桂园的财务基本面并不难看、杠杆也不高,通过债务重整,度过阶段性困难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碧桂园的危机也不是集团性的危机。例如碧桂园服务已经特别清晰地做了切割,杨惠妍捐赠20%碧桂园服务股票的操作,在许多雪球股民看来,是碧桂园服务与碧桂园切割以免受到牵连的举动,而非“转移资产”。
对了,碧桂园这些年的投资,也都是“心里有数”的那种,翻看财报,碧桂园投入最多的也就是机器人,但碧桂园的博智林机器人是量产并且商用了的,不仅碧桂园自己的工地上用,许多央国企的重要建筑单位也在用。
究其原因,恒大的风险爆发是其经营管理不善和盲目多元化扩张,加之市场大环境影响,从而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碧桂园则是行业的问题的缩影。
外因主要还是来源于回暖有限的市场行情,数据显示,7月TOP100房企的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4.1%,环比下降33.8%;前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6%。碧桂园的权益销售额也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前7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408亿元,同比下降35%、较2021年下降61%;7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21亿元、同比下降60%、较2021年下降78%。
销售回暖乏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碧桂园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在融资困难的当下,碧桂园拿出大规模的资金保证楼盘建设和房屋交付,也是碧桂园出现此次两笔债券兑付危机的直接原因。
当然了,一个企业出问题也不能全甩锅给市场,碧桂园现在的危机,有内因也有外因。
碧桂园出现阶段性困难的内因,三四线城市的楼市目前整体不太活跃,近些年来碧桂园已经在策略上调整为一到六线全覆盖,但相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三四线城市倾注的比例还是偏高了。
3.
/碧桂园的危机到底有多大?/
最后,我们需要合理讨论一个问题,碧桂园的危机到底有多大?碧桂园的处境到底是什么?
从报表层面来说,碧桂园没有走到资不抵债、出险的那步。可以去对比一下财报,碧桂园的资产足以覆盖所有的有息债务,流动性不足只是阶段性的问题。截至2022年末,它手中仍有超过1.2万亿元的充裕可售资源,完全可以保障未来经营的有序开展。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上半年还在一线城市的拿地市场很活跃,都指向了碧桂园的处境并不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想通过拉高一线城市项目储备、盘活资产等方式,度过难关。
也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当下碧桂园所处的阶段,极像去年九、十月份时的旭辉,有危机但可控。
当时旭辉快速启动债务重整,让债权人们选择不削减本金金额、自愿选择转股、减少利息的现金支付、债务展期不超过7年等方式,稳定经营争取空间,避免公开市场违约后的被动局面,到今年年中,旭辉的老板林中发朋友圈表示,旭辉在售房和交房上已经有了好转。
记得在旭辉债务重组告一段落时,旭辉的老板林中发了条朋友圈,说旭辉拒绝躺平,只是蹲下,蹲下意味着重心更稳,意味着来日更好地站起来。
希望碧桂园也能慢慢深蹲,这次对他的要求不是起跳,而是平稳起身。
写的非常客观,非常符合事实,碧桂园是伟大的民族企业,永远相信碧桂园,永远支持碧桂园
请注意,恒大,碧桂园都是负债2万亿元。这意味着是要掏出来真金白银去还债的。可是,要赚到2万亿元钱归还负债,恐怕做20万亿元甚至200万亿元的生意也赚不到这个2万亿元钱。花钱,赚钱,还钱,完全不是一回事。还有华南五虎!借新还旧以贷养贷,必然窟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作者很了解碧桂园啊,好话说尽有啥用
这文章写的!小编打个赌吧要不?
奇迹一、恒大集团亏损2.5万亿,亏损的规模之大居全世界第一。奇迹二、恒大明明是中国企业却在外国注册,破产了直接在美国申请保护,天下奇事、耳所未闻。奇迹三、恒大购买了美国国债,却要求中国银行还钱,真是高手在民间,无耻到新境界啊!奇迹四、恒大亏损的额度如此之巨大,许家印本人连同他的家族成员却一分钱债务也不用分摊。奇迹五、许家印和他老婆成功的发明了“技术性离婚”这个新概念。奇迹六
诚信社会,一个企业没有了信誉,还能长存的话那才是怪事。
直接趴下了,还深蹲!!!
会不会跟许家印一样跑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去?
碧桂园的重要点与要命点是:1 流动性在收紧,营业额只能下行。2 碧桂园的资产不停在贬值,且无法止损。3 因为政策,碧桂园就是想断腕,也做不到。4 碧桂园能否最终生存,取决于碧桂园的血能流多久,这点大家不难领悟。如果是这样,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