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馆阁体,没有特点就是它最大的特点,我们有什么资格看不起?

晋韵书斋人 2025-02-26 04:18:10

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一句普遍的说法,叫做“融合百家而自成一体”。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刻苦训练,汲取多方的营养;二是要能写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众多的书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个性当然值得追求,但是没有个性的、中规中矩的、好好写出来的字难道不值得被追求吗?非也!

相比较米芾的书法,赵孟頫的书法就没有那么强烈的个性,但是并不影响赵孟頫成为我们敬佩的书法大家;相比较张旭的狂草,颜真卿的楷书就显得没那么个性了,但是影响颜真卿成为书坛“亚圣”吗?

所以,口口声声把“个性”挂在嘴边,恰恰是想走捷径的一种思路。当代欧楷大家田蕴章在他的一期视频中讲:我们学习书法,不要走弯路,但是同样也不要总想走捷径!书画家范增也说:你要做一个聪明人,但是要懂得下笨功夫。如果这些说得还不明白,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的解释则更加通透。欧阳中石先生曾经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指出,我们初学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把一种楷书写好,把一种帖掌握好了,眼和手的能力都达到了,你掌握了识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了,那么是不是要一定要遍临诸家已经不重要了,可能你看一看其他的帖就能够吸收其中的精华了。

就像下面这些楷书,就是容易被我们忽略和看不起的楷书,他们虽然没有太明显的个性和特点,甚至被认为是馆阁体,但是没有特点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的规范美和严谨美能够塑造我们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我们反过来想,如果不把这些优美的楷书掌握好,没有扎实的审美和创造美的基础,怎么去做到“融合百家”呢?如果连基本的用笔和结构都还没掌握好,我们有什么资格去看不起这样的楷书呢?

1 阅读:75

晋韵书斋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