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红颜祸水”这个词,说的是女人迷惑君王祸国乱政,导致国破家亡,如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等等。在春秋时就有一个美的让人窒息的女人导致的“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后果。
这个女人名叫夏姬。
图片来自网络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以美艳著称。所说的“杀三夫”指的是:还未出嫁时就与兄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夭折。后来嫁给了陈国的夏御叔,育有一子夏征舒。夏御叔与夏姬婚后仅过了十二年,夏御叔死。夏御叔死后,陈灵公早闻夏姬美貌,但陈灵公自知相貌不行,而且有狐臭,并不为夏姬所喜。遂与孔宁和仪行父两个无耻之徒共行淫乱,被夏征舒射杀——这是“杀一君”。楚庄王杀掉了夏征舒——这是 “杀一子”,但见到夏姬时,一时惊为天人,楚庄王有心要把夏姬纳入后宫;令尹子反也想要。这时早就听说夏姬美貌的屈巫见夏姬果如传言之美,也想纳为己有。于是他劝谏楚庄王不要因纳夏姬而落得淫荡之名;他劝令尹子反说夏姬曾害死丈夫、情人、甚至是她的儿子也不能免祸,差点让陈国灭亡,是不祥的祸水,不要沾惹。楚王便把夏姬嫁于大夫连尹襄老做续弦妻子,但数年后襄老也死了——“杀三夫即公子蛮、夏御叔、襄老”。
图片来自网络
屈巫一番忙活,却让襄老捡了便宜。数年后襄老死,屈巫精心策划,让她到郑国去——“归!吾聘女”据传这句话曾感动不少渴望得到真爱的女孩,可惜的是主角都不是少男少女,是否真爱不确定,但期间掺杂的谋划、恩怨玷污了少年的纯真。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前590年,屈巫借聘问于齐国的机会,尽带家室财产而行。到了郑国,让副使回国复命,自己则携夏姬与家室奔晋。屈巫携夏姬逃至晋国的消息传到令尹子反耳中,子反大为恼怒,这才明白当年屈巫劝谏自己不纳夏姬是为了他自己,遂联合另一大臣子重诬告屈巫,尽诛屈巫之族,瓜分其财产。屈巫闻知其在楚国的宗族全部被杀,非常恼怒,立誓要报此仇。遂将姓名改为“巫臣”,以示与楚恩断义绝,并向晋国献疲楚之计,即联合楚国东南的吴国,夹击楚国。晋国采纳了巫臣的建议,两国结成盟友,并派巫臣出使吴国,教授吴国中原地区先进的作战经验和方法。吴国经此军事力量大增,开始不断袭扰楚国。子反、子重曾在一年奔波七次之多,最终两人被活活的拖死。所谓的“亡一国两卿”中的两卿指的就是二人,“亡一国”则是指在巫臣帮助吴国强大后,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帮助下灭了楚国。
夏姬的故事讲完了,所发生的事件件与她有关,却又件件与她无关。与她有关是因为所有的事都是围绕对她的争夺展开的;与她无关是因为所有的事都是她所不愿的,或者无法控制的、无能为力的。读着她的故事给人感觉只能是乱世佳人身不由己,辗转漂浮于权贵之间卖笑求生,而后来的文人却给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评价。
自古红颜多薄命,原应如是。
文末的话,巫臣真给了夏姬安宁稳定的生活吗?史书不会记载,但巫臣初心来自于惊艳,有家有室有子有孙,有钱有权富贵至极的巫臣在夏姬年老色衰后还会宠爱吗?史书记载:夏姬的女儿要嫁给晋国的公族大夫,遭到男方母亲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因为她有一个不检点的母亲。可见夏姬始终无法融入当时的主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