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

老畅 2025-04-10 12:47:55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大臣祭仲立世子忽为君,是为郑昭公。但郑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子突却不愿意了,他暗中联络宋庄公许以厚利让他帮自己继位。宋庄公诱使祭仲出使宋国并抓捕了他,以死相胁迫他立子突为君。祭仲屈从了,他与宋庄公订立了盟约,答应立子突为君。郑昭公知道后逃奔卫国。

图片来自网络

公子突回国继位,史称郑厉公。郑厉公即位后,祭仲专擅国家大权,作威作褔,郑厉公很不满意,他暗中联络祭仲的女婿雍纠要杀掉祭仲。雍纠设计准备利用郊外宴请祭仲的机会杀死祭仲,雍纠之妻、祭仲之女雍姬知道此事后,问她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父與夫孰親?母曰:父一而已,人盡夫也。《史记》)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纠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不怀好意,所以告诉您。”祭仲提前发动杀死雍纠,迎接郑昭公回到郑国复位。

图片来自网络

奇怪的是郑昭公复位不久被高渠弥所杀。高渠弥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前707年,周郑发生戡葛之战,高渠弥以中军奉郑庄公,打败周王室,后被任命为卿。郑昭公被杀,祭仲不但没有追究高渠弥的弑君之罪,反而与高渠弥合作改立郑昭公之弟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那么郑昭公被杀祭足扮演了什么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

郑昭公被杀这件事,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祭仲参与的痕迹,只是一个意外,祭仲外出,高渠弥因与郑昭公早有嫌隙,惧怕被诛,所以先下手为强。但仔细分析却有种种不合情理,要知道郑昭公不是养在深宫的君主,要杀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史书记载:高渠弥在与郑昭公出去打猎时,在野外射杀了郑昭公。没有谋划,没有设计,好似很随意,很简单,就是一个意外。给人感觉郑昭公不像一个领兵打仗多年的人,对一个与自己有嫌隙的人竟一点都不设防。要知道郑昭公作为太子时就对郑国的贡献很大,他曾带领郑国军队打过多次胜仗,军事经验极为丰富,又经历了祭仲的背叛出奔,怎会不做预防?射猎时怎会不带卫士,郑昭公反应怎会如此的迟钝?所以郑昭公的死不是那么简单。对朝政的掌控,权力的争夺,以及曾经的背叛,郑昭公与祭仲不可能回到从前,必然是矛盾重重,所以郑昭公之死祭仲才是最大获利者。祭仲是弑君参与者,他不追究高渠弥的弑君之罪,反而与高渠弥合作改立郑昭公之弟公子亹为君就不难理解了。

祭仲明智识远,是郑庄公去世后郑国是自己掌控者,他以自己的智慧能力独立撑起郑国的大局,周旋于诸侯国之间,确保郑国证据稳定。他先后辅佐郑国五位国君,专擅朝政,废立由他,可谓春秋“第一权臣”。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