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大众,该不该向比亚迪学习?

趴着说车不烦 2023-04-27 12:26:01

迄今为止,除了特斯拉之外,没有任何一款跨国巨头的电动汽车可以在中国市场真正立足。

丰田已经承认电动车型开发失败。大众比丰田要好,但好不太多。

丰田的主要市场是北美以及包括亚非拉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北美不缺石油,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电能基建还成问题,所以丰田真有时间细研电车。而大众的主要市场就是欧洲和中国。一旦失去中国市场的未来,大众的未来至少有一半都看不到阳光。

大众必须重视纯电车的开发,必须重视中国市场。

冰与火

在欧洲,大众集团去年销售了约34.2万辆电动汽车,超过第二名特斯拉近11万辆,基本面非常强势。

大众ID.系列阵容领先,常年占据集团内部第一名与第二名的位置。实现了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总交付量一半的贡献值。

大众在欧洲有多得意,在中国就有多失落。去年,大众ID.系列国内市场全年交付14.31万辆。

这个成绩不能和比亚迪、特斯拉比,却也勉强挤进新势力头部阵营。不过,一旦考虑到这是南北大众共计5款ID.车型,三家MEB工厂,产能储备近百万辆的投入创下的成绩,刚刚泛起的一丝兴奋之情也被冲得寡淡。

大众引以为傲的技术基因,并没有在新能源时代传承下去。

——用传统油车思维来制造一部新能源汽车,正是大众在华受挫的根本原因。

MEB是MQB平台向电动化升级的产物。去掉了燃油车的横向底盘设计、前置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复杂的传动系统,让车辆可以拥有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架。

对于MEB的电子电气架构,大众直接从MQB的分布式直接跨入中央电脑,对于传统的车企而言,步子迈得不可谓不大。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承认MEB的纯电属性,也要承认它作为纯电平

台的原生度不够。这也最终体现到产品上,大众ID.续航主流,底盘扎实,转向精准,德味依然浓郁。

虽然大众基于MEB平台打造了vw.OS以及E3电子电气架构,但与智能网联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比如高等级无人驾驶、V2X、智能座舱等,还有待解决。

这也是大众ID.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上不下,而在欧洲市场雄霸天下的主因。

——大众ID.系列是好车,只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审视。

新与旧

在所有的跨国巨头的新能源转型上,大众是个特例。

2018年9月,在德国德雷斯顿的大众透明工厂内,大众汽车品牌正式发布了“ELECTRICFORALL”计划,同时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的发布也成了重头戏,并官宣了大众ID.即将诞生。

从战略计划,到专属平台,再到全新产品,大众的布局全面且及时。按照时间排序,大众MEB比丰田e-TNGA早了两年,比通用奥特能早了三年。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还是赶了个晚集,大众ID.在中国市场一直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究其原因,是中国市场不按套路出牌。

在传统燃油车一统天下的时代。就好比大家都有一袋面粉,目标是把面粉做成面包。做面包是老外的强项,所以,怎么紧赶慢赶中国品牌都和老外有差距。

赛道切换之后,还是那一袋面粉,老外认为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面包改做成蛋糕。问题不大,他们就把发动机拿下,把电池装上去,成了!

不承想中国人彻底换了玩法。就着这袋面,差不多做成了面食的满汉全席:除了各色馒头,更有河南烩面、武汉热干面、宜宾燃面、成都担担面、重庆小面……

这些花样翻新的做法,正中中国消费者的下怀。

关于电动汽车,中国人才是场景化应用开发的鼻祖。

把一辆普通的交通工具升华成为移动的家,移动的办公室,露营小基地,卡拉OK厅,移动影院,电子游戏厅……

中外之间在彼此的概念中都拿出相同的产品一比较,老外才发现同一个产品竟然不同物种。

以至于在中国市场,年龄在40岁以上者,基于对VW品牌的情感,基于实际驾驶的体验,选择大众ID.不会后悔。

但年轻人可不一样,大众ID.系列很少进入到他们的购车List,要么是特斯拉,要么是比亚迪,要么就是新势力,没有其他!

进与退

大众要不要学习比亚迪和新势力?从2023年上海车展大众的表现来看,是要的。

大众可能是最重视本次上海车展的全球汽车巨头。包括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在内,由集团总部、保时捷、奥迪等品牌的高管组成了相当规模的代表团共赴山海。

这才有了后来保时捷高管组团研究仰望U8,大众高管围观比亚迪海鸥的新闻。

上海车展首日,大众集团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全资公司,目前命名为“100%TechCo”。

新公司不造车,且一切事务仅与新能源汽车关联,不涉及燃油车任何业务。它是一个研发中心,开发中心,资源整合中心,决策中心。

比如,100%TechCo拥有更精简、集中化的组织流程,使得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约30%。

——关键是,无需再向狼堡汇报!

大众中国将通过100%TechCo协调大众安徽、南北大众三家合资车企的资源。100%TechCo第一个项目是大众安徽首款基于MEB平台车型的开发。

同时,100%TechCo拥有独立采购权,可以在产品开发早期融入本土供应商,将本地化的需求直接与本土供应商协调。

事实上,大众40年耕耘中国市场,本土化率已经超过了90%。不难看出,100%TechCo公司的成立,除了意在加强产品推新速度,同时也着眼于智能化提升高度。

一年多前,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全新软件公司,CARIAD成立中国子公司一事。未来CARIAD也将与100%TechCo协作,前者提供负责软件,后者则立足硬件制造。

然而,与大众高管们在上海车展的风风火火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新车发布的灯火阑珊。

ID.系列的新旗舰车型ID.7 VIZZION完成了全球首发,是本次车展大众品牌唯一亮相的一款量产新车。

此外,来自纯电车的元素仅有概念模型ID.Next,以及ID.4X和ID.6X 的2023年度车型。

写在最后

为什么仅有ID.7 VIZZION一台重磅车型,这又要回到MEB上来。

2021年,大众前任CEO迪斯表示:2035年以后全新SSP纯电动平台将会取代现有的MEB、PPE电动平台,并实现两大纯电平台的统一。

随着迪斯的离任,接任者奥博穆带来了不一样的决定。大众决定将SSP结构整合到MEB平台中。于是,升级之后的MEB+平台即将发布。

ID.7 VIZZION是MEB平台下最新的产品,也极有可能是MEB+首发前夜的最后一批产品。它势必也将为MEB+平台投石问路。

大众新能源能不能复制燃油车时代的荣耀,目前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众是真的在认真学习新势力,真的拥抱中国市场。

0 阅读:2

趴着说车不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