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国军中将被特赦,陈赓亲自前往迎接,政治上敌对却是知己

秘密花园入口 2025-03-11 20:59:25

前言:一个是开国大将,一个是国军中将,看起来毫无关系,甚至在政治上敌对的两个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情义。以至于在陈赓去世20多年后,宋希濂提起他依然十分伤心?感兴趣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一起来走近宋希濂和陈赓的精彩人生!

宋希濂相识相知在解放战争中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有很多,之后他们都被关进了功德林接受改造。后来,根据改造情况和新中国的政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得到了特赦被释放。在宋希濂出狱时,开国大将陈赓居然去亲自迎接他。宋希濂和陈赓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两人上学期间。宋希濂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富农家庭。小时候的宋希濂跟着父亲学习古文,曾经在私塾读书。进入中学之后,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宋希濂积极参加爱国活动。1924年,宋希濂进入了程潜办的讲武堂。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名同乡陈赓。两人年纪相仿,又有着同样理想抱负,很快就成为了好友。得知孙中山准备筹办黄埔军校之后,两人又一起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宋希濂和陈赓既是同乡,又是同学,所以关系很亲密。

在黄埔军校期间,对宋希濂来说,无疑是一生中最珍贵的日子。在这里,他有着和自己理想一样的伙伴,大家都为了救国救民而努力着。每次在军校遇见陈赓时,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在宋希濂的心中,早已将陈赓当做了自己的大哥。两人结识的时候,陈赓就已经是共产党员了。随着两人的相处,陈赓萌发了推荐宋希濂加入共产党的想法。此时,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宋希濂听过几次周恩来的演讲,心中对他非常敬佩。陈赓抓住机会,经常和宋希濂一起探讨时事。在陈赓的影响下,宋希濂逐渐开始参加左派的一些活动。东征开始后,陈赓和宋希濂先后被提拔。陈赓还在第二次东征时,救了蒋介石一命。但在察觉到蒋介石的阴谋之后,陈赓便找借口离开了蒋介石的队伍。

东征结束之后,在陈赓的介绍下,宋希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赓知道宋希濂仰慕周恩来,就私下里安排两人见了一次面。见到自己的“偶像”,宋希濂紧张不已。但是看到周恩来是那样的亲切,宋希濂很快就平静下来。三人对中国当前的革命形势进行了简单地探讨,结果陈赓却和宋希濂有着不同的看法。宋希濂对革命形势非常乐观,可陈赓认为,虽然国民革命正在进行,但是工农群众已经汇聚成了一股新的力量,革命要想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山舰事件”爆发之后,蒋介石排挤共产党员,宋希濂心里产生了动摇。他给陈赓写信,说自己现在很迷茫。但是陈赓还没来得及给宋希濂回信,两人就分开了。宋希濂被升为营长之后,觉得跟着蒋介石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所以就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

中山舰从此以后,宋希濂与陈赓就很少见面了。1927年,宋希濂前往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他经常参加抗日活动,因此多次被捕。宋希濂毕业回国后,很快就被升为旅长。“一·二八事变”之后,宋希濂坚决要求参与对日作战,前往上海战场前线。1933年,陈赓在江苏工作时,受到了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宋希濂听说后心急如焚,他跟随蒋介石多年,自然知道蒋介石的脾气,陈赓这次是凶多吉少。宋庆龄等人也在积极营救陈赓,宋希濂联系了好几个黄埔军校的同学一起联名上书蒋介石,请求释放陈赓。蒋介石知道陈赓的才能,不想轻易放走他,便亲自去见陈赓,希望可以说服他。但是,陈赓的革命立场非常坚定,蒋介石多次试探都无功而返。蒋介石劝陈赓,写一个认错声明,自己会给你安排一条很好的出路。陈赓坚决不从。由于陈赓之前救过蒋介石,再加上宋庆龄、宋希濂等人的求情,蒋介石并没有杀了陈赓,而是将他软禁在客房中。后来,陈赓趁着看守松懈,找准时机,逃了出去。宋希濂得知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派兵追赶。

宋希濂再次见到陈赓,是在西安事变之后。陈赓率领红一师来到西安。在这期间,陈赓会见了黄埔军校的同学宋希濂。这时的宋希濂已经是西安警备司令,而陈赓是红一师的师长。这次会面是特殊时期的一次不寻常的会面。这次见面后,两人又投身于各自的信仰党派,立场对立,成为对手。成为政治上的对手在宋希濂生命中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奉命枪杀了瞿秋白。晚年的宋希濂,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情,心中总是无限懊悔。淞沪会战开始时,宋希濂已经是36师师长,他率领军队从西安披星戴月赶赴淞沪战场增援。宋希濂的军队到达后,一口气攻破了日军盘踞的汇山码头,使日军不得不开始撤退,宋希濂也因为这一仗而出名。

瞿秋白从上海回到南京后,宋希濂便和唐生智一起守卫南京城。不过,虽然南京当时还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但是蒋介石却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放弃南京城的准备。从日军开始攻城,到南京城门被攻破不过十多天。面对凶残的日军,国民党士兵甚至不战而退。面对这样的场景,宋希濂直接拿起枪开始督战,谁敢往后逃跑,就会被他击毙。国民党军88师不得不回到战场上,继续战斗。尽管宋希濂带着士兵与敌军浴血奋战,却拯救不了失败的结局。12月13日南京城被攻破,宋希濂也被免职。1938年,日军开始进攻大别山地区。日军集中主力部队,兵分两路,从合肥出发进攻大别山。宋希濂此时担任国民党军71军军长,率部前往大别山地区,阻击日军。在富金山、沙窝雨战役中,宋希濂率领军队重创日军。

富金山战役老照片日本侵略者想从大别山进攻武汉的想法破灭了。这两场战役之后,日军在华中地区逐渐放缓了进攻步调。河南、湖北等平原地区,也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平静时光。由于战役中宋希濂出色的表现,国民政府通电全军,表扬宋希濂的战绩。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之后,战火烧至我国的西南地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作战,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日军趁机侵占我国滇西地区,情况万分危急。为了缓解西南地区的困境,蒋介石任命宋希濂为昆明军区司令,率军前往云南,与日军作战。宋希濂带领军队进去云南之后,迅速在怒江附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士兵们的努力下,过江的日军被全部歼灭。宋希濂维护了对西南地区的稳定,也为之后第二次远征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宋希濂也因此被称为是西南地区的守护神。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挑起内战。内战开始后,国民党军仗着充分的准备和精良的武器,开始攻城掠池。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推进,国民党失去民心,政府又腐败不堪,导致军队节节败退。

抗日战争在西府战役后,宝鸡解放,胡宗南的老巢西安被攻陷,这个名震一时的“西北王”只能窜逃汉中。与此同时,宋希濂从宜昌来到南京,面见老长官张治中,征询他的意见,张治中此时正要前往北平议和,告诉宋希濂之后会给他回信。但因为种种原因,宋希濂却并未收到张治中的回信。等到1949年8月陈明仁、程潜等人通电起义,这更让宋希濂压力增大。逃窜途中,宋希濂乘专机与胡宗南会面。宋希濂是胡宗南的同学,两人关系不错,见面后双方商议之后的作战计划。胡宗南想利用秦岭这一天然屏障继续与解放军抗衡。但我军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作战经验丰富,宋希濂深知这不是长久之计,若是在此与解放军作战,被消灭掉时间只是早晚而已。

胡宗南宋希濂认为现在兵败如山倒,打一仗,败一仗。此时,宋希濂被任命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由于他抗战时期又曾带着远征军在滇缅和日军打过仗,对云南地区十分熟悉。于是和胡宗南提议,可以撤至滇缅边境,北可进行反攻,南退可守,南亚都是小国家,可以建立根据地。两人临别时,胡宗南高兴地对宋希濂说:“老宋,你这个计划真是神来之笔。”最后,因为周恩来的计策,宋希濂提出的南撤的计划不被蒋介石同意。宋希濂只能死守西南,在与解放军的战斗中,节节败退,最后被包围在大渡河。宋希濂当即举起手枪就要自尽,副官及时制止了他。就这样,宋希濂被我军俘虏,关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这期间,陈赓曾经前去探望他。上次见面时,自己还是意气风发的国军将领,而现在却成为了一个阶下囚,宋希濂的心中很不是滋味。陈赓告诉宋希濂不要放弃,认真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出去,这使宋希濂大为感动。虽然宋希濂和陈赓曾经因为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但是双方的兄弟情义是不变的。

再次走到一起一开始被捕后,宋希濂非常沮丧,觉得生活没了意义。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吃饭、睡觉,有时候还会和别人下下象棋当做消遣。宋希濂在回忆起这一段生活时,称自己是“行尸走肉”。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陈赓来看望他。原本在被俘虏之后,宋希濂是想联系陈赓的,但是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就作罢了。但让宋希濂没想到的是,陈赓竟然专门从云南赶来看望他。再次见到朋友,宋希濂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临别前,陈赓告诉宋希濂,只要他积极接受改造,还是可以重获自由的。听了这话的宋希濂更加惊讶了,他一直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能在这里度过了,却没想到自己还有被赦免的一天。陈赓的话重新点燃了宋希濂的希望,在之后的日子里,共产党的改造教育,宋希濂积极参与。有什么新的政策号召,宋希濂积极响应,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功德林战犯宋希濂先后学习了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这些书真切地让宋希濂了解了什么是共产主义,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宋希濂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在大会上,宋希濂第一个站出来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1956年,距离宋希濂被关押已经过去了7年。这一年,也是宋希濂新生之路的转折点。4月,在党组织宣布可以和自己的子女取得联系后,宋希濂激动的几乎落泪。不久之后,宋希濂和他曾经同伴们又被邀请去天安门参加庆典。5月1日的晚上,宋希濂等人来到了会场。天安门广场前,绽放着各种烟火礼炮,热闹极了。老百姓载歌载舞,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这样的场景,回想起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宋希濂终于明白了一句话,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在这个国家里,没有压迫和剥削,充满着幸福与和平。这一刻,宋希濂感受到了新中国不断壮大起来的力量!参加过这次庆典之后,在改造过程中,宋希濂更加积极,希望可以早日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并肩作战,为人民服务!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出狱,陈赓推掉了工作,专门来接他。见到好友,此时的宋希濂内心涌上百般滋味。12月4日,应周总理的邀约,宋希濂等人前往赴宴。在见到周总理时,年过半百,经历坎坷的宋希濂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几十年前,周总理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以及西安事变字后,跟随陈赓一起拜访周总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自己选错了路,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如今受到周总理的接待,宋希濂既感激共产党对他的宽恕,又为曾经做下的错事羞愧万分。好在自己已经接受了改造,以后就可以为人民服务了。陈赓对宋希濂说:“我们又走到一起来了。”宋希濂的心中对陈赓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想要和自己的好友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宋希濂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陈赓已经病得很重了。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逝。听到这个消息的宋希濂惊悲伤到不能自已,在陈赓的追悼会上失声痛哭。宋希濂赴美国探亲后,就定居在美国。

1985年,陈赓的妻子傅涯因为公务来到了美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已经78岁的宋希濂亲自去机场迎接傅涯。傅涯在美国期间,宋希濂热情地招待了她。两人在闲暇之余聊天时,总会提到陈赓。每当这个时候,宋希濂都显得非常难过。傅涯回国的时候,宋希濂又到机场去送她。就在傅涯要登机的时候,宋希濂拉住了她。宋希濂向傅涯手里塞了一些钱,并对她说:“希望你回国之后,可以帮我买一些鲜花送给他,告诉他,我在这里一切安好。”话还没有说完,宋希濂就已经眼含热泪了。虽然宋希濂一直在美国,但是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的,是中国的统一。在美国期间,宋希濂经常举办一些爱国活动,呼吁海外华人为新中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宋希濂生前曾撰述自己的生平,写成《鹰犬将军·宋希濂的自述》一书。在书中,宋希濂多次提到了陈赓,感谢陈赓当时对他的鼓励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陈赓的怀念。1993年2月,宋希濂去世。在去世之前,宋希濂还告诉自己的孩子,等到台湾回归的时候,一定要告慰自己的在天之灵。

周总理他是周恩来的学生,与开国大将陈赓是同窗。在南京保卫战中,誓死不后退,云南地区的人视他为“保护神”。宋希濂一生坎坷,前半生征战沙场,联合我党一致抗日,为抗日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战争中被抓,后来得到特赦后出狱,晚年自嘲为“鹰犬将军”。虽然宋希濂之前的信仰与我党不同,但是在抗战时期宋希濂为国而战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向前进,不管之前走了多少弯路,只要能重新回为人民服务的阵营,多久都不会晚!而宋希濂和陈赓之间的友谊,也并不会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变质。在宋希濂出狱的时候,陈赓百忙之后,抽出时间,亲自去接他。而在陈赓去世之后,宋希濂更是悲痛不已。到了晚年的时候,还塞钱给陈赓的妻子,希望她可以代替自己买束花,去看看陈赓。两人之间的友谊,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