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道烹国,德润民生
张新贵
在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中,老子的《道德经》宛如一座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宝库,其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箴言,穿越千年的时光,依旧振聋发聩,向我们诉说着治国理政与为人处世的至理。
“治大国,若烹小鲜”,初读时,不过是将治国与烹饪小鱼做了个奇妙的类比,可细细品咂,其中蕴含的智慧如渊似海。烹饪小鱼,需小心翼翼,不能频繁翻动,否则鱼易破碎不成形。治理大国亦是如此,切不可朝令夕改、频繁折腾百姓。政策的制定与推行应如同小火慢炖,遵循规律,稳步推进。每一项政令,都关乎着万千百姓的生活,只有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才能让民众安居乐业,让国家在平稳中发展。频繁地变动规则,就像在热锅中不断翻搅小鱼,只会让民众无所适从,国家陷入混乱的泥沼。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里的“道”,是自然的规律,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准则。当一个国家以“道”来治理,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些可能扰乱社会秩序的“鬼”,也就是各种不良现象与隐患,便无法兴风作浪。这并非是说世间不存在问题,而是因为国家在“道”的指引下,有足够的能力去化解矛盾,让问题无法滋生蔓延。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那些歪风邪气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进一步说,“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即便有一些潜在的危机或不良因素,它们也无法对百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因为以道治国的圣人,心怀天下苍生,制定政策时总是以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不会让任何因素损害百姓的利益。国家的治理者就像一位心怀仁爱的厨师,精心烹制着国家这道“大餐”,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只为给百姓呈上最美好的生活。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当国家治理者遵循“道”,不伤害百姓,而各种潜在的危害也无法侵扰百姓时,德泽便会自然而然地降临到百姓身上。这种德,是国家的安定繁荣,是百姓的幸福安康,是社会的和谐有序。在这样的国度里,百姓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关怀与尊重,他们信任国家,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与国家共同成长。
从治国理政延伸到我们个人的生活,“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小小的“国度”,我们在其中扮演着治理者的角色。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我们也应遵循规律,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躁、不冒进。对待人际关系,如同烹制小鱼般精心呵护,不轻易伤害他人,也不让外界的纷扰破坏内心的宁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幸福。
让我们铭记老子的智慧,以道为指引,在生活与社会的广阔天地间,精心“烹制”出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让德泽在每一个角落流淌,润泽万物。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注释
- 小鲜:即小鱼。
- 莅:莅临、治理。
- 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这里“神”指灵验、发挥作用。
- 非:不只是、不仅 。
- 两不相伤:指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百姓。
- 德交归焉:让百姓享受德的恩泽,使德行回归交融于百姓之中。
翻译
治理大国,就好像烹饪小鱼一样。用“道”来治理天下,那些鬼神就无法显灵作怪。并不是说鬼神不能显灵,而是它们即便显灵也不会伤害到百姓。不仅鬼神显灵不会伤害百姓,圣人依照道来治理国家也不会伤害百姓。因为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百姓,所以德泽就会降临,惠及百姓。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