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间处处能体验到苦,为什么我们的痛苦远比欢乐多?

慢曝人生 2018-05-01 17:47:27

佛教说的人生之苦真是太多了,生而为人,一切都是痛苦的。

苦苦、坏苦、行苦三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说起来,人生的苦真是太多了。

这些苦想必很多人都体验到了,比如衰老的苦,很多人说那是老年才能领悟的苦吧,现在的我感觉还行。其实,这种苦几乎是一年又一年,在不知不觉中推送你离开现在的安逸和美好。中年人在职场之苦,企业不愿意要,工作不好找,年纪很大了依然在基层岗位,望着镜子中容貌逐渐的沧桑,那种苦涩也许只有自己能体会得到。不说身体的苦,即使这些也让人感觉到了衰老的苦。心理的苦有时候比身体带给人的伤害要大的多。

对于女人来说,则更是要忍受青春逝去,容颜不再的心里痛苦,年轻时候那种被人宠爱,青春活力,倾城倾国的容貌,到了中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老年更是一种难言的苦涩,这种苦相信很多人都体会到了,没有体会的人也不要高兴的太早,这种苦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

还有就是疾病带来的痛苦,一个感冒就让你难受好几天,更不要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了,疾病会让你觉得生无可恋,实在是人生的大苦之一。

所以,在佛教的世界观来看,人生世界,苦难几乎无时不在,生而为人能体遇到的苦难远远比幸福要多的多。人一出生就是一场痛苦的旅行,生老病死,爱别离,诸多的痛苦见证一个人的历程。痛苦就是人生的主题。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人生的幸运者,那些口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以为他们就没有痛苦,人生完全是享受,其实这是被无明遮住了识别痛苦的慧眼,人生谁的生活会有一帆风顺呢,那些家财万贯的人的痛苦要比常人来的更多呢!

既然如此这么多的痛苦,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不痛苦呢?

佛教其实就是一直引导人们走向解脱,不贪恋人间的快乐,也不深陷人间的痛苦,只要将痛苦和快乐都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大自在。

人生有那么多的痛苦,其实一切都是有来源的,只要你知道了这些来源,我们也能断除苦因。

佛教里有一种痛苦的终点,叫做灭谛。

什么是灭谛呢?就是寻找一处安乐的处所为最终的归宿,脱离开一切的烦恼,达到安乐寂静的境界,即是灭谛。放下执着,灭除迷惑,止息、出离、舍弃、解脱、放下。断除了一切苦蕴,烦恼就会远离,那些困扰世人的苦就不会出现,人生就达到了另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妙”的境界,也是灭谛的三个行相。能达到这个境界,基本上就脱离里痛苦。还有一个境界就是“离”,也就是灭谛的四个行相,脱离世间的一切苦海,得到大解脱,达到佛的高深境界。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