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在杭创业,靠短租网红相机,3个月狂赚40万,年轻人搞钱太猛了

事真多 2025-04-01 18:08:19

2024年10月,杭州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大二学生小蒋,用一台二手手机和几台网红相机,在二手电商平台上开启了他的数码租赁生意。

三个月后,他的月收入突破15万元,单日设备出租量最高达到110台,团队规模也从一人扩展至六人。这背后,不仅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搞钱”故事,更折射出年轻人对“轻资产创业”的敏锐嗅觉和社会信用体系下的新商业模式。

一、从“卖手机”到“租相机”:一个00后的商机捕捉

小蒋的创业起点,源于一款网红相机——大疆Pocket3。当时,这款设备因便携性和高画质在社交媒体上爆火,官方渠道一机难求,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小蒋发现,许多学生和年轻白领既想体验设备,又不愿承担高昂的购买成本。“有人为了旅行拍照,甚至愿意花一个月生活费买相机,但用几次就闲置了。”他说。

于是,小蒋卖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凑了2万多元买下4台大疆Pocket3,挂上二手电商平台尝试出租。定价策略简单粗暴:单日租金25元起步,租期越长单价越低。没想到,第一天就有人下单。为了拉近距离,他亲自送货上门。

一周后,订单量暴增,设备供不应求。他不得不向同学借钱,又购入20多台设备,并喊来室友帮忙打理客服和物流。

二、生意经:押金全免、流量密码和“情绪价值”

与传统租赁行业不同,小蒋的商业模式带着鲜明的“00后”特色。

1.“押金?我们靠信用分吃饭”

大部分租赁平台会收取高额押金,但小蒋直接对接二手电商平台的信用体系,对芝麻信用分650以上的用户免押金。“有人担心设备损坏,但实际丢损率不到1%。年轻人更在乎信用评价,很少为几千块钱毁掉自己的账号。”他说。

2.流量密码:用“买家秀”打败“卖家秀”

在二手电商平台商品页,小蒋没放相机外观图,而是铺满用户拍摄的成片——樱花树下的侧影、音乐节舞台的灯光、甚至宠物猫的慢动作视频。“女生更在意成像效果,而不是参数。我让设备自己说话。”这一招让他的链接浏览量迅速突破2.7万,转化率比同行高出30%。

3.不只是租设备,更是“租体验”

一位用户曾留言:“用这台相机拍vlog,男友说我终于不像‘直男审美’了。”小蒋团队顺势推出“拍摄攻略”服务,附赠网红博主的同款滤镜参数。

设备归还时,他们还会手写感谢卡,塞进几颗杭州特产桂花糖。“很多人复租是因为觉得我们‘懂年轻人’。”团队成员小吴说。

三、争议与挑战:风口上的隐忧

尽管生意火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1.“设备坏了算谁的?”

一名用户曾因相机镜头刮花被索赔800元,小蒋选择自己承担维修费。“如果每道划痕都计较,用户体验就没了。但长期来看,折旧成本可能吃掉利润。”目前,团队每月维修支出已超过5000元。

2.昙花一现还是持续风口?

数码产品迭代极快。大疆Pocket3的热度能维持多久?小蒋的应对策略是“追热点”——演唱会旺季租长焦镜头,毕业季推微单套餐,甚至试水无人机租赁。但同行竞争也在加剧,杭州已有数十家同类店铺,单日租金被压到20元以下。

3.“学生创业,能走多远?”

团队六人中,五人是在校生。有人上课时偷偷回消息,有人因考试临时请假。小蒋不得不制定“弹性值班表”,并计划招聘全职员工。“学业和生意的平衡,比赚钱更难。”他说。

四、社会镜像:年轻人为什么选择“租生活”?

小蒋的案例并非孤例。在二手电商平台上,95后、00后贡献了超过40%的租赁订单,从扫地机器人到奢侈品包,甚至“陪拍服务”(每小时50元的拍照搭档)都成为热门品类。这种现象背后,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

“所有权”让位于“使用权”

“买不起但租得起”的心态催生了共享经济。一台3000元的相机,日均租金仅需一杯奶茶钱,这对学生党极具吸引力。

“体验经济”的崛起

Z世代更愿意为新鲜感、社交属性买单。一名用户坦言:“租相机不是为了拍照,而是为了发朋友圈的‘仪式感’。”

信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芝麻信用、二手电商平台鱼力值等评分机制,让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本大幅下降。小蒋的免押金模式,正是基于这套体系220。

五、创业热潮下的冷思考

杭州被称为“创业天堂”,从早年支付宝的诞生,到如今蒋正豪的无人机反制系统融资2亿17,再到小蒋的数码租赁,这座城市不断见证草根逆袭。但对普通学生而言,创业仍是一场高风险游戏。

一位投资人提醒:“租赁生意门槛低、易复制,护城河在于服务差异化和品类创新。如果只是倒卖设备,很可能沦为价格战的炮灰。”

与此同时,社会对“学生该不该赚钱”的讨论从未停止。支持者认为这是“财商教育”的实践;反对者担心过早商业化会扭曲价值观。小蒋的辅导员却态度开明:“只要不耽误学业,实战比课本更能教会他们风险管理和责任感。”

0 阅读:0

事真多

简介:寻找社会中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