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风烟,盛世苍凉。
金戈铁马踏破山河,多少红颜在乱世中凋零。
而她,一个闺阁中的女子,以诗词书写自己的凄美人生,留下千古绝唱。
她便是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携才华之慧,挥翰墨之妙。
父亲李格非,乃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是才女。
耳濡目染下,清照的文采如春花般绽放,晓畅音律,通晓诗词。
年方二八,清照与同为词人的赵明诚喜结连理,成就一段佳话。
夫妻二人志趣相投,常常对词作赋,以诗会友。
情深意切,令人向往。
然而,好景不长,金兵入据中原,聚少离多。
她的词也从少女的欢愉甜蜜,变得凄婉哀怨,字里行间满是寂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穿越千年,依旧触动人心。
“红藕香残玉簟秋“。
秋风萧瑟,残荷枯萎。
李清照望着凋零的秋景,心里满是惆怅。
丈夫明诚,远行已久。
曾几何时,他们在荷塘嬉戏,在湖上泛舟,那样的甜蜜恩爱。
日头西斜时,他执着她纤柔的手,邀她泛舟湖上赏月。
桨声灯影里,互相对视。
眉眼盈盈处,皆是柔情。
如今人去楼空,偌大的闺房,只剩下她一个人。
“玉簟“上不再有体温的余热。
唯有清冷的秋意随风而入,吹皱了这一池秋水,也吹皱了她的相思。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她轻轻脱下薄纱罗裙,换上素衣,仿佛要把满心的牵挂都藏起来。
“独上兰舟“,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道出了她内心的寂寞。
划动桨橹,小舟在湖面上漂荡。
四下寂静,只有水声潺潺。
望向远方,期盼着丈夫的身影,但是目之所及,却只有无边的水天相接。
“独上兰舟”,一个“独”字,就说明了一切。
仿佛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一个孤单的身影,独自撑着一叶小舟,在波光粼粼中摇曳。
她的眼神里,满是忧伤和思念,似乎要把所有的悲伤,都融化在这一湖春水里。
一叶小舟,承载了她所有的心事。
也许,在这样的时刻,她会想起和丈夫一起泛舟的快乐时光。
那时的湖面上,回荡的是欢声笑语,是甜蜜的情话。
而现在,却只剩下她一个人,在寂静中摇橹。
美好的回忆,反而让此刻更加凄凉。
抬头望向天空,看着云朵在风中舒卷,心里的思念又深了几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她轻声呢喃。
那白云翻滚的地方,会不会有丈夫的音讯?
她多么希望能收到他的来信啊,哪怕只有寥寥数语,也足以慰藉她的心。
她的目光追随着云朵,仿佛要穿越重重阻隔,去到丈夫身边。
她想象着他在远方的生活,想象着他提笔写信时的样子。
每一缕思念,都化作一行泪水,无声地滑落。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她又想起这句诗,期盼着大雁能带来丈夫的消息。
每当雁阵南归,她都会驻足远望,希冀看到熟悉的笔迹。
然而雁过无痕,只留下她一人在月下独自神伤。
湖面波光粼粼,映着她孤单的身影。
也许在远方,丈夫也在思念着她吧。
一叶小舟,载不动满心的惆怅。
清照等待的,却是“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落花飘零,水流潺潺。
花瓣随风而去,水流不知归途,就像她的思念,无处安放。
她想起了丈夫,想起了他们曾经的甜蜜时光,心中的愁绪又添了几分。
她多么想见到他啊,哪怕只是远远地瞥一眼,也足以慰藉她的心。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他们只能隔着山水,隔着时光,将思念埋在心底。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了思念的无奈。
那份牵挂来得太快太猛,刚从紧皱的眉头散去。
又马上缠上了她的心,久久不肯离去。
根本无计可施,无法将丈夫从脑海中抹去。
李清照就是这样深深地爱着,哪怕是梦中的一瞥,回忆里的一个影子,都会让她的心为之颤动。
她的词写得太美了,美得让人心疼。
这样的爱,读来让人动容,让人感怀。